在教师看来并不太难的某些高考试题,学生的得分率却显著偏低,成了学生视角中的难题,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忽视了师生差异,在教学中有时候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研究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忽视师生差异容易导致呈现教学内容轻描淡写和能力训练不到位的状况,既不能很好地践行课程理念,也不能很好地提高高考应试能力;正视师生差异,才能拿捏好教学的尺度,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破解学生视角中的化学难题。
一、正视师生掌握概念能力的差异,准确把握概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随着教学的深入,有些概念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式不断扩展。正视师生差异有利于形成强化概念教学的意识,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会更为精准。例如:氧化还原、酸碱等概念在中学是不断深入和扩展的,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范围也是随学生所学知识的增多而不断扩大的。助学生准确识记、理解、表述基本概念,构建和掌握重要考点的小知识体系,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高三第一轮复习的关键着眼点。适当借助情境习题训练对知识的识记与理解,使学生在新情境中实现与教材的知识链接,在变换角度、置换情境后识记或理解知识,强化对知识的识记、理解,更有效地训练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1.(2013·广东理综·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8g O2含有4NA个电子
B.1L 0.1mol/L的氨水中有NA个NH4+
C.标准状况下,22.4L盐酸含有NA个HCl分子
D.1mol 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2NA个电子
【评析】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题一直以来就是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其最核心点在于NA就是12克碳-12所含的碳原子数,其物质的量为1mol,只能用来表示微观粒子,可用于任何与微观粒子相关的命题,在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同时考查其他相关的化学理论和知识。1个O2分子含有的电子数为16个,8g O2的物质的量为0.25mol,所以8gO2含有的电子数为0.25mol×16=4mol,A正确,本选项中还用“常温常压下”作为干扰;一水合氨为部分电离的弱电解质,所以1L 1mol/L的氨水中NH4+的数目会小于NA个,B错误;标准状况下,盐酸为液态混合物,无法换算(或氯化氢为强电解质,盐酸溶液中不存在氯化氢分子),C错误;1mol Na完全氧化为Na2O2转移的电子数为1mol,即失去的电子数为NA个,D错误。答案:A。
【评析】该题考查多个化学基本概念,要求学生对基本概念掌握精准。A选项燃烧热的定义是在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如果生成气态水,就不是H2的燃烧热。所以A选项错误;C选项中两种物质虽然相差-CH2,学生如果对同系物定义中的结构相似理解不准或者忽视,容易造成错误,C错误;D选项BaSO4属于盐类,是强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是指一定条件下能否完全电离的化合物,与溶解大小无必然联系,也与其水溶液的导电能力无直接联系,学生根据电解质的概念认为水溶液能导电的就是电解质,导电能力弱的就为弱电解质,对电解质的掌握更应着重把握概念的外延;B选项中Na2SO3具有强还原性,H2O2具有强氧化性,二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正确。答案:B。
二、正视师生实验能力的差异,让学生在亲身完成实验中提高实验能力
由于教师都经过了大学的专业学习与更多的实验训练,也有更多的生产、生活实践,许多学生实验体验少,实验能力相对较弱,很多高中毕业生在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操作,操作原理的理解,实验设计等方面不过关,解答实验题的能力较差。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许多本该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被砍掉了,尤其在高三复习时,许多学生几乎不再进实验室,不再接触实验仪器,把生动、形象的实验变成许多抽象的死的条文去背去记,学生亲身做实验被忽视了。要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唯有让学生亲身完成实验操作,多一些必要的亲身实验训练。
例3.(2013·新课标卷I·26)(6)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圆底烧瓶 B.温度计 C.吸滤瓶 D.球形冷凝管 E.接收器
【评析】这个题从教师的视角来看是一个常识性的题,可高考阅卷结果显示该题的得分率很低,反映出学生对基本实验操作掌握不牢。究其原因一是题中出现了吸滤瓶和球形冷凝管两种高中不要求掌握的陌生仪器;二是学生对蒸馏所需的仪器掌握不准确,如果掌握准确的话,除了必需的就是不可能用到的仪器,不难得出答案;另外有些学生自以为是地认为球形冷凝管就是(直形)冷凝管,而不选D,这在于没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专有仪器名称不能随意替换。答案:CD。
例4.(2013·海南化学·11)下列关于仪器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定管装滴定液时应先用滴定液润洗
B.锥形瓶用作反应容器时一定不能加热
C.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可以高于蒸馏瓶支管口
D.振荡分液漏斗时应关闭其玻璃塞和活塞
【评析】以上选项都是基本实验操作或常见仪器使用,每位老师都讲了很多遍,可学生中选什么的都有,还不乏高分段的学生选错,原因在于学生实验操作训练不到位,和教师平时忽视实验教学有关。B选项中锥形瓶可隔着石棉网加热,C选项中水银球不可以高于蒸馏瓶支管口。答案:AD。
三、正视学生容易受思维定式的束缚,注重质疑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定式是指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学生容易受思维定式的束缚。消极的思维定式可能使学生在面对新情境下的新问题时,用老套路理所当然地想问题,忽略情境变化和可疑之处,对问题的分析不深入,一叶障目。消极的思维定式是束缚质疑与创新思维的枷锁,忽视师生差异,教学时不注意挖掘启导思维的着力点,不能助学生从一般性知识结论及思维定式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学生解答主要考察创新思维的试题的应试能力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例5.(2013·上海化学·20)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s)B+C(g)-Q达到平衡。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时,C(g)的浓度与缩小体积前的平衡浓度相等。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产物B的状态只能为固态或液态
B.平衡时,单位时间内n(A)消耗﹕n(C)消耗=1﹕1
C.保持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平衡可能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1mol B和1mol C,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
【评析】本题是一个关于化学平衡的一个创新题,关于化学平衡移动许多学生受思维定式的影响,一般不会考虑用平衡常数来思考,而定性地认为缩小容器体积,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C(g)的浓度与缩小体积前的平衡浓度相等,即C(g)的物质的量减小,平衡向左移动,从而不能继续深入本题,造成解题障碍。学生想到用平衡常数来解答本题,就会柳暗花明了。若B是气体,平衡常数K=C(B)·C(C),若B是非气体,平衡常数K=C(C),由于C(g)的浓度不变,因此B是非气体,A正确,C错误,根据平衡的v(正)=v(逆)可知B正确(注意,不是浓度消耗相等);由于反应是可逆反应,因此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小于Q,D项错误。答案:AB。
例6.(2013全国高考Ⅰ·12)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 )。
A.15种 B.28种 C.32种 D.40种
【评析】该题的创新之处在于有两处转折,因为其最终问的是能形成C5H10O2的化合物的酸与醇,最终重新组合形成的酯有多少种,跟平时训练的求符合指定分子式和限制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种数不同。我们先谈论酸和醇的数目:
从上表可知,酸一共5种,醇一共8种,因此可组合形成的酯共计:5×8=40种。答案:D。
四、正视师生的知识储备与知识结构的差异,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
信息给予题是近年高考的热门考题,所谓信息给予题就是指平时正常教学中学生没有接触过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利用题目给出的新信息并结合已有的旧知识进行分析解答的题型。是高考命题从注重知识考查向侧重能力考查转变的成功题型。如果学生信息加工处理能力不强,解题不得要领,这种题就成了学生的难题;对于教师来说,这些新信息有些是其旧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加之老师信息处理能力较强,这些题并不是难题。要提高学生解这类题的能力,唯有加强训练,从解题方法入手,培养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绝不能靠扩充教学内容,搞题海战术。平常练习中要注意训练学生捕捉试题的情境刺激想到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点,既学会用较完整的小知识体系做较细致严密的分析,也要善于根据试题情境用最具紧密联系的某个知识做快速的判断、验证,或缩小分析的范围而迅速抓住思维的目标指向。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