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国珍
三、纵横捭阖,穿针引线——如何在主体部分使用素材
在正文中如何运用素材,这往往要根据文体的不同而定,比如规范的议论文,比较适合用素材来支撑分论点;而对于叙议结合的随笔、散文之类的文章,往往是素材与观点紧密结合,不分彼此;至于以记叙为主的文字,往往是素材的扩写,要根据自己的社会生活和阅读的经验,加入很多想象的成分,素材主要是起一个结构框架的作用。文体的不同,素材的运用和位置自然也不同。(1)用素材支撑分论点
规范的议论文,强调思维逻辑的严密,是以论点的条分缕析为行文思路的,素材主要起论证观点的作用。一般而言,素材并不是放在突出的位置,是“嵌入”在论证过程中的。在位置上,大抵有两种模式,一是论点——论证——素材——进一步论证,或者是素材——论证——论点。在论点、论证与材料之间,有时可能有融合,但大抵有较模糊的分界。
如《文化是最浓的乡愁》一文的片段:
乡关何处?对于知识分子来说,他们的故乡多在记忆中,他们是精神家园的守望者。他们浓墨重彩地刻画记忆的故乡,其实也是在回望一种已经流逝的文化传统。莫言说,我就想呆在高密。他还说,一旦离开故乡,就会产生一种魂牵梦绕的感受。对于莫言来说,魂牵梦绕的红高粱,血海一般的红高粱,其实在现实中已难以寻觅。他的写作,是在寻找失去的故乡,那是他精神的栖息地。
选段提出了一个观点,即知识分子的故乡不是物质意义上的故乡,是记忆中的文化传统,这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再用莫言的写作和言论为例,论证故乡对于他写作的意义。选段思路明晰,举例贴切,说理有力。(2)用素材串联正文
当今高中生写作,普遍喜欢用叙议结合的随笔体,追求思想与语言的灵动之美,使文章各个部分浑然天成。而在素材的使用上,往往做到随物赋形,灵活自然,不刻意大段地复述,却在雪泥鸿爪般的穿插中传达作者的思考和情感,不板滞,也不僵化。
如《故乡》一文的片段:
趴在地图上,拿放大镜细细寻找,总会找到一个点,那就是我们的故乡。我们很自然地想到故乡的人,故乡的一草一木。那么熟悉,那么亲切,魂牵梦绕,是我们一辈子也走不出的。作家莫言获奖,有记者问他是否会迁居海外,他直截了当地回答:“我离开了国家干吗?我连高密都不想离开,我就想呆在高密这个地方,因为这个地方生我养我,我熟悉这个地方,这里的食物特别适合我,所以我不会离开这个地方。”是的,故乡与人是一种血肉相连的关系,是最初的也是最后的所在。叶落归根,所有的生命都奔向最初孕育他们的地方。越鸟巢南枝,狐死必首丘。为什么?就是因为当初的栖息地给予我们安全、温暖、呵护、成长,教会我们感恩。
这段看似很零散的文字,引用莫言的原话,还引用了两句古诗,表达对故乡的深厚感情。文章没有提出什么明确的观点,只是用素材串联起来,作者的议论与情感抒发也是随机穿插在文中的,行云流水,又妙合无垠。
四、穿插迂回,交相辉映——素材与观点的位置
当前中学生运用素材的一个毛病,就是大段地复述素材,结果导致素材掩盖了文章的行文思路,素材与观点是两层皮,粘不起来。其实,素材的运用是为抒情立论服务的,所以必须贴着行文的思路,顺着文章的观点,顺着作者的思考去选用,从而融化在自己的话语中,同作文的思考方向、议论角度和中心和谐地结合,读来没有素材与论述隔开的感觉。
大体来说,素材与观点的位置,可以有以下几种:
(1)后证式。材料放在观点之后,作为它的证据——也是对观点的具体说明。后证式是最常见的。如以下片段:
当我们津津乐道于中国特色时,我们也不要忘记,不是所有的“中国特色”都是创造性的先进文化的代表。“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中国式插队”就是用卖萌和恳求见缝插针,灵活机变。“中国式接送孩子”就是一到放学时间,各种交通工具把学校门口停得满满当当,把门前的路堵得水泄不通。”(《融入世界》)
(2)前铺式。材料在观点之前,引出相关的话题,且与观点相一致。简言之,材料与观点是一种承接、铺垫关系。如以下片段:
网友说,“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此外还有“中国式治堵”“中国式晾晒”等一系列的词,套用“中国式”这个表达中国特殊情况的词,表达了人们对当今中国部分现象的不满、调侃,也表达了他们的焦虑和期望。(《中国式可以休矣》)
(3)前衬式。材料在观点之前,与观点构成反衬,使观点更加醒目。如以下片段:
“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自然是值得批评的,但也不能把部分人的行为上升为整个国民素质。过马路闯红灯的现象是世界普遍存在的,在崇尚个性的美国,讲求个性、惯于我行我素的美国人,甚至根本就不凑够一撮人,一个人就大摇大摆地过马路。
(《中国式,不中国》)
(4)嵌入式。材料嵌入观点之中,与观点完全融为一体。如以下片段:
许多冠以“中国式”的词语,如“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陪读”“中国式养老”,折射的是中国人不只是当前而是牢不可破的心理与思想痼疾。(《想起鲁迅》)
(5)后“喻”式。材料在观点之后,用比喻的手法对观点进行形象说明。如以下片段:
随大流是中国人的陋习。我们一边在网上调侃“中国式过马路”,一边在现实生活中随大流。假如你正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一群人都闯红灯,集体过马路,这时候,你过还是不过?相信不少人会随大流,而要坚持绿灯行的,自己都可能觉得异常,不便利。这样,我们一边痛恨这些陋习,一边又在重复着这些陋习。(《随大流是根本的陋习》)
以上只是材料与观点位置具体而微的表现,具体到每一篇作文,素材该放在什么位置,是多种多样的,看似信手拈来,未必不是精心设计。素材在文中的位置,其实涉及三个问题,大小、性质和观点的前后关系。根本上,必须摒弃一段素材一段议论的拙劣方式,让素材与观点浑然天成,亲密无间,这才是真正把素材吃透,融化在写作之中的。(来源:《语文报·高考版》)
2013高考语文作文最新素材集锦之文明标尺篇素材讲座-位置精确(下)
2019-11-03 19:53:21
相关推荐
- 光脚行走在爱中:特蕾莎修女诞辰101周年(图) 2019-11-08 07:43:22
- 一个让英美人无比纠结的英语小词 2019-10-09 06:57:08
- 09月10日带您走进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 2019-10-19 22:20:48
- 盘点全球特大地震之最 2019-12-07 09:31:03
- 2013年中考备考如何少走弯路? 2019-11-28 20:4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