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本天成妙笔能得之-谈记叙文中写景的几个注意点

2019-10-29 12:33:22

  作者:江苏泰兴市黄桥中学 韩健

  在作家的笔下,景物非常的优美,栩栩如生,令人神往;同时景中有情,景中有理,或借景抒情,或借景感悟人生,做到了情、景的高度的融合统一。那么我们在写景时候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要学会全面深入细致地观察,这是写好景的前提

  我们先讲一个画家观察景物的故事,传说宋代画家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冒着似火的骄阳,全神贯注地看着一片竹子,脸晒得通红,衣服被汗水湿透,但他好像是毫无知觉一样。不知何时乌云盖住了山头,随后狂风大作,文与可撩起袍襟,迎着咆哮的狂风,攀登到山顶,继续观察狂风吹乱的竹林。突然一声雷鸣顷刻大雨如注,竹叶子上晶莹的水珠又吸引了他。他不顾雨急路滑,向竹林跑去,心神完全溶于了竹的海洋。由于文与可彻底地了解了竹子,因而才能画出最出众、最富有特点的竹子。

  文与可观察可谓是“痴”,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他调动了各种感官要素进行观察,只有这种观察才能全面深入。其实画家的观察和我们观察一样,也要深入细致的观察,甚至流连忘返,才能有所收获。

  二、要展开丰富的想像和联想,这是写好景的基础

  面对景物,展开丰富的想像,一叶荷花,可以想像成凌波仙子,一池荷花,可以想像成花仙的盛会。当我们展开了想像的翅膀,景物可以在我们笔下想像成各种事物,云,可以变成屋顶的瓦,也可以变成某种动物,也可以是一棵树,也可以是舞动的少女。联想,就是由此及彼的想像,早上看到地面潮湿,会想到可能是夜间下过了雨。由沙漠想到森林,由光明想到黑暗等,通过联想,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

  三、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描写景物,这是写好景的关键

  1.注意进行多角度描写。

  观察点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同样描写要根据观察点的变化而变化,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于观赏庐山的角度不同,描写的角度也不一样,所呈现的景象也不一样,所获得的感受也就迥然不同了。

  在描写景物时,我们要注意一定的顺序,如从高到低,从远到近,或根据行写景作文和看图作文有相似之处,都是以观察作为写作的前提。观察景物与观察图画不同,观察景物要确定观察点,也就是观察景物的立足点。观察点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于观赏庐山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所获得的感受也就迥然不同了。

  描写的角度可以从高低,从远到近,从中间到两边,也可以根据行踪的变化而变化。

  2.通过各种感受来描写景物。

  我们除到将看到的景物诉诸笔端,还可以将自己感受到的景物写出来,如闻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等,比如写农村景色,可以写绿油油的麦浪,可以写泥泞的土路,这些都是看到的,我们还可以听到潺潺的流水,熟悉的鸡鸣,清切的母亲呼儿回家吃晚饭的声音;我们还可以嗅到炊烟的气息,泥土的芳香,哪怕是动物粪便的味道也可以写进去,这样可以避免内容的单调,增强文章真实性。

  3.用比喻、拟人等手法状物绘景。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说过:“在描写时,不能不设喻。”通过比喻能把简单的东西具体化,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比如,作者把稻穗的颜色比作“黄金般”,就生动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不过话要说回来,比喻也要创新。如果总把某种景物的比喻固定化,那是不会增添文章的情趣的。拟人,是把没有思想感情的生物当作有思想感情的人来写,它也往往能使语言富有魅力。例如“原野上的青草,换上青翠的衣服”,作者这样一比拟,就把春去夏来的意思委婉地表达出来。把春天人格化为“春天是个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春天是个慈祥的守护神”,“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这样状物写景,文章就更富有感染力。

  4.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状物绘景。

  古人笔下有这么两句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如果不写蝉噪、鸟鸣的动态,就能知道林静林静、山更幽,这说明:以动写静,动静结合,这是状物绘景中高妙的一着,它能使文章情趣盎然。

  5.运用传说,状物绘景。

  状物写景要富有活力,运用传说也是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在描写景物时,插入一些故事逸闻、神话传说、典故名言、文史资料、民俗谚语,使景和物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不仅能使文章内容丰富,而且能使文章情趣横生。

  四、做到情景交融、物我统一,这是写好景的重要手段

  写景的目的,不应为写景而写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为文章注入活力,才能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比如:《林海》一文,通览全文,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一腔赞美之情。作者正是凭借这真挚的感情,讴歌了大兴安岭,讴歌了绿色宝库——林海。他告诉我们,大兴安岭不仅是良材产地,也是科研基地。人们利用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给大兴安岭添上了新的景色,添上了愉快的劳动歌声。”这说明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因此,作者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兴国安邦”的意义,其结束句,既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又余味无穷,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