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回炉”中职是价值回归还是资源浪费

2019-10-25 17:34:49

  今年9月,重庆交通大学、重庆三峡学院等高校的22名大学生被录取为四川省盐业学校新生,开始两年的中职学习生涯。中职学校招生,来了这么多大学生,连学校的招办主任也感到意外(10月18日《中国青年报》)。

  事实上,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回炉”中职的新闻并不鲜见。但“回炉事件”的主角已经由个例发展成群体,这无疑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从“回炉事件”中读到的积极信号是,大学生愿意回头读中职、学技术,说明他们已经转变了就业观念,意识到自身的不足,看出了社会现实的需要。与其以后待业甚至失业,不如尽早学习一门技术,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这也是大学生个体理性的折射,反映出社会一定程度上对技能型人才价值的推崇、对精英文化的纠偏。

  然而,从另一方面看,大学生“回炉”中职,对于个人而言,是为个人价值的实现绕了一个不小的圈子;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则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

  扩招以后的很多高校,还停留在过去的精英教育阶段,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缺乏足够的认识,培养出来的学生总是重理论轻实践。而各个社会岗位需要的大多是有动手能力的实用型人才。“榫子”对不准“口子”,对接当然艰难,大学生只好“回炉”。

  与此同时,社会轻视劳动、鄙薄技能的观念依然存在,中职技工学校的社会地位和办学条件,仍落后于高等院校。因此,让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获得长足发展,对于学生就业而言,应该不失为一个现实、直接、通畅的途径。

  鉴于此,我们在着力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和思量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时,不妨着眼于社会人才供需机制的平衡上,给每一个劳动者以同等的尊重,使年轻人上升的渠道走向多元化。只有这样,教育资源才不会白白浪费,年轻人的理想价值才能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