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云波
上鲁迅的《孔乙己》的时候,心中总是感觉特别压抑。明明知道孔乙己是作家虚构的一个人物,但对他悲惨的结局,感觉特别心酸、难过。“究竟是谁害死了孔乙己呢?”我对学生展开了追问。
很多学生说是丁举人打死了孔乙己。依据来自原文。
我们来看喝酒人和掌柜的那段对话: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吗?”“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了腿,而且打了大半夜,所以直接导致他很久没来酒店了。再看小伙计最后一次见他时,对他的刻画——“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通过这些外貌描写,我们可以断定此刻的孔乙己,他的双腿被丁举人打折了,所以不起任何的作用了。他的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说明他已没有人形了。而且自小伙计这次见到他之后,就再也没有看过他。所以我们可以断定是丁举人害死了孔乙己。
也有学生说是当时的社会害死了他,因为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为了自己的科举梦始终不愿意脱下长衫,更不愿意放弃梦想,他没有考取功名,又不会谋生,处处受到人的讥笑,奚落。人们都把他当做取乐的工具,以戳他的伤疤为乐。孔乙己是被封建的社会制度,封建的文化制度,冷酷的封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害死的!
但我认为是孔乙己自己害了自己。《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我认为孔乙己的悲剧主要是由自己造成的。“百行孝为先,万恶懒为首”!如果他能早一点脱下长衫,加入到劳动人民的队伍中,凭借他高大的身材,一定能谋得一份职业,过过短衣邦一样的日子。虽然清贫,但可以养活自己,不至于受人讥笑,被人奚落,结果丧命。即使他不愿脱下长衫,凭借他的一技之长,写的一笔好字,也可以替别人抄书。可是因为他的好喝懒做,导致他坐不了几天,带着人家的书籍纸砚一起失踪。这样以来,还有谁请他抄书。所以是他断送了自己的职业,也是他自己害了自己。我们再假设,即便有封建的科举制度,如果他懂得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不去学那些腐朽的无用的东西,用心钻研,静心读书,也可能会考取功名,人家范进,最终不还是考取功名了吗?所以不管是通过哪种方式,只要孔乙己能改变好喝懒做的恶习,一定可以寻得一条出路,不会悲惨死去。
“究竟是谁害了孔乙己?”,虽然每一种介绍都有道理,但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已经不再重要了。我认为重要的是,希望学生能透过《孔乙己》,得到一些属于自己的启发。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即便是在农村,也都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优待。他们得到了太多的宠爱,导致许多学生养成了懒惰的恶习:生活上懒惰,学习上懒惰,思想上更懒惰!
我希望学了本文,学生能改掉懒惰的恶习。不管是现在的学习,还是将来的工作,都应该拥有勤奋的精神。
在下课之后,我让学生的学习反思以“由孔乙己的懒想到的”为题,写一篇文章,反省一下自己,做一下自我剖析。我期待学生能有所收获!
是谁害死了孔乙己?
2019-12-09 12:04:57
相关推荐
- 北京市2013年美术类专业统一考试考生须知 2019-12-08 08:14:55
- [ZXXK独家]江西省吉安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试题 2019-10-09 21:23:53
- 名师建议:中考复习做题不在多而在精 2019-09-23 06:54:32
- 明治天皇的胜利 2019-11-05 07:01:22
-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启动 上海浙江试点不分文理 2019-12-04 10: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