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膳食制度

2019-09-29 17:38:49

膳食制度是指把全天的食物定时、定质、定量地分配给食用者的一种制度。在人的一天生活中,工作、学习、劳动和休息的安排是不一致的,而不同的时间人体所需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也不完全相同。所以针对食用者的生活、工作情况,规定适合食用者生理需要的膳食制度是非常重要的。膳食制度确定之后,即成为一个条件刺激因素,只要到了进餐时间,机体就会表现出主观食欲,就会预先分泌消化液,这对保证食物被充分的消化、吸收、利用和维持人体健康是极为有益的。膳食制度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程度和提高劳动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能充分发挥食物对人体的有益作用,促进工作劳动能力,有益人体健康。如果膳食制度不合理,一日餐次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消化功能紊乱,直接影响劳动效率和健康。如有的煤矿井下工人实行一日两餐制,由于两餐间隔时间过长,在8小时劳动中间不能得到营养素与热能的及时补充,往往在劳动时间的后一段,矿工们常有饥饿感,影响劳动效率,并因矿工吃饭前过饥,吃饭后过饱,结果造成消化道疾患的发病率较高。

合理膳食制度主要包括餐次和食物的分配,每日餐次不能大少也不宜大多。一日进餐几次,各餐的质与量应该如何分配等,可本着以下原则进行确定:

①使食用者在吃饭前不发生剧烈的饥饿感,而在吃饭时又有正常的食欲。

②使所摄取的营养素能被身体充分吸收和利用。

③满足食用者生理和劳动的需要,保证健康的生活和工作。

④尽量适应食用者的工作制度,以利于生产和工作。

根据以上原则,两餐间隔的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间隔时间过长会引起明显的饥饿感,血糖也会降低,工作能力下降;间隔时间太短则无良好的食欲,进食后影响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一般两餐间隔以4~5小时为宜,即一日进食四餐比三餐好。但根据我国人民通常的工作、学习制度和习惯,一日进食三餐,两餐间隔5~6小时也是比较合理的。

一日食物的分配应该与工作、休息时间相适应,高蛋白食物应在工作前摄取,不应睡眠前摄取。因为蛋白质能够提高代谢和较难消化,会影响睡眠。三餐热能的合理分配是:

早餐:占25%~30%,蛋白质、脂肪食物应多一些,以便满足上午工作的需要。我国有些地区的早餐分配偏低,有的仅占全日总热能量的10%~15%,这与上午工作热能消耗是很不适应的。

午餐:占40%,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供给均应增加,因为既补偿饭前的热能消耗,又贮备饭后工作之需要,所以在全天各餐中应占热能最多。

晚餐:占30%~35%,多供给含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可多吃些谷类、蔬菜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少吃富有蛋白质、脂肪和较难消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