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章的修改

2019-12-01 19:02:04

作者:龚志华
  
  一、有关文章修改的名言
  
  1、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
  
  2、善作不如善改
  
  3、何其芳:古往今来,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
  
  4、叶圣陶:写完了一篇东西,看几遍,修改修改,然后算数,这是好习惯。
  
  5、鲁迅: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二、有关文章修改的故事
  
  1、白居易写的诗通俗易懂,连不识字的老婆婆都能听得懂。有一天,白居易把自己写好一的一首诗读给他的邻居老婆婆听,老婆婆先是没听懂,白居易回去对诗进行了认真的修改,改好之后又去读给她听,可老婆婆还是没能听懂,白居易又回去反复地改,直到老婆婆听懂了,他才满意
  
  2、相传“唐宋八大家”之一,我国北宋着名的文学家王安石在写“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一个“绿”字反复推敲,反复修改,先后从“到”、“吹”、“过”、“来”、“驻”……一直改到“绿”字方满意为止,于是才有了这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
  
  3、我国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散文《藤野先生》全文不足四千字,改动地方却达160多处。海明
  
  4、据记载,俄罗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巨着《战争与和平》改过七遍,《安娜o卡列尼娜》写了五年,仅开头部分就修改了20次。威修改《永别了,武器》的结尾,就是最后一页,改写了39次才算满意。
  
  三、有关修改
  
  (一)常规作文的修改内容
  
  1、讲究外在美:文面书写的修改
  
  首先,文面书写的基本要求是字体端正,笔画清晰,修改明确,卷面整洁。不能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涂改混乱,一片模糊。字体是否端正,文面是否整洁,也是一个人语文素质高低的反映之一。一个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人,一定要掌握好祖国的文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给人一个良好的印象。
  
  第二,文面书写还要讲究行款格式。对行款格式,要做到字体大小适中,笔画粗细合宜,字序行序恰到好处。横条纸张和方格纸张要求不一,这在书写时要注意。
  
  另外,标点不仅起到断句的作用,还有非常重要的语气作用,直接影响文章的思想表达。所以,对标点,要做到用法符合规定,形式书写标准,格式使用恰当。如:各种点号不能出现在一行开头;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半不能出现在一行之末,后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破折号和省略号占两个格,不断开;接连号和间隔号占一个格,这四种符号书写时皆居行中;着重号、专名号和波浪式书名号标在字下。
  
  2、讲究内在美:立意、结构、语言的修改(1)(2)(3)(4)(5)(6)(7)
  
  具体步骤方法如下:
  
  一看文章内容是否切题,中心是否明确。把不切题的,与中心无关的内容、语句删去,与中心有关的材料不清楚的、不具体的要改写清楚、具体,遗漏的地方要补上。
  
  二看文章结构是否清楚。就是要看段落层次安排是否合理,是否做到了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过渡是否自然,前后是否照应等。如有不当、不足的地方应加以调整或改动,如有重复的段落应删去。
  
  三看文章的语句是否流畅、生动,用词是否确切。文章语言要得体、简洁、生动,不通的,不足的要加以修正。
  
  (二)修改作文的几种常规方法
  
  1、认真检查,一丝不苟:内在美的检查就需要这样做。
  
  2、虚心求教,听取意见:“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同学们对自己的作品,总会有些偏爱,不想删改,总觉不舍。此时,将作品交给同学,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这样就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3、自吟自诵,不顺则改:这是一种比较好的自我检查方法。在吟诵过程中发现不通畅、不好理解的地方,就是应该修改的。顺,则六;不顺,则删。
  
  四、总结:
  
  写好作文不是容易的事,需要长期多方面的努力。多读,多记,多写,多改,才能有所提高。
  
  然而,现在很多同学下笔即成文,修改文章的重任就移交老师了。而老师有时的精批细改,却又换来很多同学的“不屑一顾”。这样怎能让自己的水平得以提高呢?
  
  大家应该学习古今中外大师们的宝贵经验,在改文中练出硬功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