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化学教研员,郑之远老师将自己亲临两所学校的听课过程和感想记录了下来,并发给了我们。在编辑本篇文章的过程中,我始终被一种精神所感染和鼓舞,这种精神就是像郑之远老师这样,奋战在城镇农村教学第一线上的老师和教研员们,他们那种为教学、为教改、为学生的成长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精神!新课程需要你们,人教网需要你们!
天气已经很凉了,我们下校到海拔一千三百多米的榛子中学,更显得异常寒冷,当我走进教室,一阵暖意扑面而来。教室里用煤炉生了火,暖烘烘的,学生一张张红仆仆的热情笑脸,让我暖由心生。
上课了,今天学习的是袁老师执教的《燃烧和灭火》。教师由生教室里的煤炉火引入:
师:冬天,你们每个人都当过生火的值日生,哪位同学说一下,在你做值日时,你是怎么样把煤火生燃的?
生:我先把纸点燃,然后把比较细的柴放在上面,让它燃起来后再把比较粗的柴放进去,燃得比较旺后,最后把蜂窝煤放在上面,过一会儿煤就燃了。
师:那你为什么不用火直接点煤呢?干嘛费那么多力?
生:直接点不燃。
师: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为什么煤直接点不燃呢?燃烧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发生呢?
生:想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燃烧和灭火》
教师由身边的生活生活情景引入,利用了学生想弄个明白的心理,很快把学生吸引到了课堂上。接下来,顺理成章的,也是按部就班的完成了“燃烧的条件”的学习活动。到了“灭火原理”的学习了,按照以往常规的教法,就是根据破坏燃烧条件来推论了,再根据推论举些实例,进行一些分析就算完成了。而袁老师一改常态做了下面处理,把课堂推向了一个高潮:
师:现在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把桌子上的蜡烛点燃,用各种方法将蜡烛熄灭,方法越多越好。并把你的方法记录下来,并结合燃烧的条件进行简要分析,为什么你这种方法会使烛火熄灭?
这下教室里可炸开了锅,每个组的同学都很积极的参与其中,讨论的、动操作手的、记录的,时不时还传来阵阵笑声、争论声,但忙而不乱。约五分钟后,学生分小组进行汇报:
生1:我们小组采取了以下方法:①用嘴吹灭;②用烧杯罩灭;③用水浇灭;④用书本直接向蜡烛上盖灭。
生2:用书扇灭,用剪刀挨着烛芯的根部剪掉烛芯而熄灭
生3:把燃着的蜡烛倒立过来,一会儿就熄灭了。
生4:在第六单元我们还实验过,把二氧化碳向烛火上倾倒,也会熄灭。
……
然后,教师让学生分析其熄灭的原因,对有些难度较大的进行适时引导,如“学生把用嘴吹灭分析为二氧化碳使其熄灭的”。再把各种熄灭的方法进行归类,很顺利的得出灭火的原理。
袁老师在此处所取得的成功在于创设了恰当的情景,能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学得轻松愉快。
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适当情景,引发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完成学习目标的达成。即采用“情景→问题→结论”的教学模式,让课堂变得生动,学生学得主动。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