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去留引发语文教学的三大反思

2019-11-08 06:05:52

  作者:慕毅飞

  先是上海传来消息,为了给孩子减轻识字和背诵压力,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的8首古诗词,全部退出教材。9月9日教师节,在北师大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是很悲哀的。随后,北京方面就有反应。负责主编北京市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的专家表示,从明年9月起,北京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古典诗词,将由现在的6到8篇增加到22篇,整个小学阶段不少于100篇。(9月10日《》)

  其实,古诗不入小学一年级教材,不意味着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就不读古诗;小学教材增加了古诗,也不意味着语文教学就有转机。围绕着古诗去留,若能引发一场关于语文教学的深刻反思,也许才是语文教学的幸事。

  反思之一,语文能否只充当工具。古代私塾老师,恐怕都是语文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就都是语文老师的任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担子也都落在语文老师肩上。现在呢,有数学、外语,有理化生、政史地、音体美,语文到底教什么,让人倍感纠结。于是,“工具论”应运而生。“听说读写”成了支撑语文世界的天地四维,“要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成了语文老师的紧箍咒,“文以载道”的传统被粗暴地摒弃。连作文也提倡写不涉民生痛痒的话题性随笔,动不动就是古代三个女人的大把眼泪,无关宏旨,无病呻吟。殊不知,语言表述就是思想表达,语言只是思想的外壳,思想永远是语言的内核,平庸的思想用再精美的文句也包装不成感人的美文。没有担当与情怀的语文,脱不了骨子里的苍白与干瘪,普遍的现象必然是:教起来没味,读起来没劲,学完了没用。

  反思之二,课文能否文言为主。我积几十年语文教学的经验,弱弱地问一句:白话文需要教吗?鲁迅那一代人都没有学过白话文,但丝毫不影响他们写出一流的白话文。现在看起来是白话文的一统天下,但支撑白话字词章句的还是文言文。中小学语文课,常能看到老师费劲地讲解那些学生一看就懂的课文,问一些“不问谁都懂,一问谁都说不准”的问题,语文自然就成了性价比最低的一门课。若用小学背课文的时间背诵古诗文,背诵《声律启蒙》,结果又会怎样?能否搞些试点,课内教学以文言为主,课外阅读以白话为主,以文带白,文白结合,很有可能事半功倍。

  反思之三,考试能否返朴归真。先看一看1936年清华大学招生的语文试卷,总共两题,一是改正下列成语中误字:1.因咽废食、2.开书有益、3.折衡樽俎、4.谆谆善诱、5.临崖勒马、6.鞠躬尽粹、7.焦头乱额、8.读书得闲、9.居心巨测、10.变本加励、11.层层相因、12.阳从阴违;二是作文,题目:我的衣服,注明文言白话均可。再比一比今天的语文高考试卷。就难度而言,今天比当年不知艰深了多少倍,而实际读写能力,今天的高中生未必比得上当年的小学生,有当年小学生的作文为证。要在今天获取高分,就得做大量习题,就得挤占大量课外阅读时间,我作过一个调查,70%的初三学生没有读过《水浒传》,练过来练过去的习题却连被选文章的原作者都有可能答不出,这样的命题方式为何不改?

  教育正面临一场改革,那么,再来讨论一下语文教学,也许正有必要,因为语文教学依然是教育的重灾区。(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