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吴春来点评:王鹏伟
师:想请一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孟浩然。
生:湖北襄阳人,诗与王维齐名。他有《孟浩然集》,他的诗情感飘逸,语言隽永。他是山水田园诗人。
师:此前我们学过他的两首著名诗歌。
(学生齐背《春晓》和《过故人庄》)
师:他的朋友李白是如何评价孟浩然的呢?他曾经写过一首诗《赠孟浩然》,我们可以欣赏其中的几句。(PPT展示,学生诵读)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师:孟浩然在李白心中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
生:风流潇洒。
生:“风流天下闻”,足见他的风流;“白首卧松云”,可以看出他对隐居生活的惬意。
师:马茂元先生在《中国文学史》里说,在他人眼里,孟浩然是位地道的隐逸诗人。今天我们学习的七言古诗《夜归鹿门歌》将展示怎样的一个孟浩然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读出它的神韵。(板书课题)
(学生开始自由朗读后,一生朗读)
师:这位同学读得有板有眼,抑扬顿挫。我把这首歌稍稍做了改动,请同学们看看这样行不行?(PPT展示)
山寺钟鸣昼已昏,
余亦乘舟归鹿门。
忽到庞公栖隐处,
惟有幽人自来去。
生:不行。
师:为何不行呢?我看挺好的。先看标题《夜归鹿门歌》,“山寺钟鸣昼已昏”点明时间“夜”,“余亦乘舟归鹿门”指明“归”,最后两句照应“鹿门歌”啊。
生:感觉少了点味道。
师:什么味道呢?
生:诗的味道。
师:诗的味道,说得很好。换句话说,被删掉的地方,就是诗歌出味的地方。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被删除诗句的诗味。
生:“渔梁渡头争渡喧”,写出了渡头的喧闹。
师:为何要这样处理呢?
生:为了反衬出山寺的幽静,以动写静。
师:为了写环境的静,我们可以正面描摹,如果通过动来写静,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比方说“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里,难道仅仅是用动来反衬静吗?
生:不是。别的我不知道了。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诗。什么地方要重读?
生:“喧”。
师:为何要这样处理呢?
生:一个“争”字表明了世俗之人的争名夺利,一个“喧”字描写出尘世的喧闹,这样的情形跟山寺的静形成对照,可以隐隐约约地感觉作者那种超脱的情怀。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