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随笔:行走在语文教学的成长路上

2019-11-30 10:47:54

  作者:王晓岱

  周六傍晚,背着行李回到家中,我累得吃了晚饭,匆匆洗了澡就上床睡觉去了,一周来常常失眠,今天终于能睡个好觉。梦里似乎又出现了阿长的影子。阿长是谁?是我开的一堂公开课《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人物。

  九月底接到了龙岩市陈燕玲名师工作室活动的通知,十月十日到十一日要到长汀濯田中学和武平桃溪中学开展送教送培暨研讨活动,并由工作室成员开四节展示课,我则作为开课人中的一位,课题是八年级的《阿长与〈山海经〉》。

  我们工作室的领衔人陈燕玲老师是龙岩市第一批名师、省特级教师,从教多年的她对当前中学生的阅读现状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因而在工作室开展了《推进经典阅读常态化的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希望能让语文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引领学生回归经典阅读,学会阅读更爱上阅读。如何在我的这堂公开课上体现这一课题精神成为我备课的一个焦点。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的文章,中学老师都知道,鲁迅的文章不好上,学生似乎也不喜欢鲁迅的文章,虽然我自己喜欢读鲁迅的文章,但我应该怎么去寻找突破口呢?我奉行了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从孙绍振教授的审美角度出发,从钱理群教授的谈鲁迅作品教学中学会发现文章精神价值,更受到我们闽西散文家黄征辉先生的一篇《引导中学生多写“有意思”的文章》的点拨,最终将此次课的主题定为“引导学生怎样读出鲁迅文章的有意思”,于是我的课题就这样出炉了——《读“有意思”的文章——阿长与〈山海经〉》。接下来一周的备课,我将课文读了好几遍,寻找文中有趣味、有深意的字、词、句、段,一一作了分析与解读,再查阅资料,看自己有没有解读错误的地方,而后再构思课堂教学的目标、导入、环节,衔接等等教学细节,在构思过程中又一遍遍修改,即使最后定稿,也还是让我觉得心里不踏实,我这种独辟蹊径的方式能让人接受吗?

  我们这次活动的学校是两个乡镇中学,长汀和武平两个县的教育局也很重视我们的这次活动,组织了不少老师来参加。我们先到长汀濯田中学,这一站的两位开课老师都收获了好评。第二天到了武平桃溪中学,第一堂课的兰老师也上得不错,而后终于轮到我站上了讲台,面对台下28个陌生的学生和50多位老师,说不紧张那可真是假话。45分钟很快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我不指望一堂课能改变什么,但我希望能帮他们打开经典阅读大门的一条缝,让他们窥见门内的精彩,从而希望推开这扇大门。课后一些胆大的学生对我说,他们很喜欢上我的课,听课老师们也评价这是一堂“有意思”的课,我想这算是达到了我的目的。虽然这堂课也有很多的不足,因为时间没有掌握好,在探讨课文具体“有意思”的地方这一环节的时间不够,我原先准备的很多内容都无法体现,因为紧张也出现了一些口误,但有遗憾的课才会促进我今后更努力地提高自己。

  一堂课,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都是我专业成长的动力,而磨课的过程才是见证我成长的历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