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查看提示信息、输入信息、提交,我省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将实行远程网上报名,11月20日至30日,全省考生网上报名。12月13日至15日,考生现场确认,打印专业证。高考网上报名实行后,考生填报基本信息可选择任意地点上网填报,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修改,在服务器运行期间可以查询。市招办提醒考生,须在到现场确认前认真核对自己输入的信息,避免在区县招办的确认现场进行修改。考生根据确认单所打印的信息进行确认签字,一旦签字则所有信息不能再进行修改。
报名条件看仔细
我省规定,考生报名普通高考必须是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身体健康;具有我省户籍。
煤炭企业实践生,必须是我省煤炭企业的在职青年,并且有两年以上(含两年)生产实践经验,年龄不低于21周岁(1989年9月1日前出生),理科考生。
国防经济类实践生必须是退伍军人,未婚,年龄21-27周岁(1983年9月1日至1989年9月1日出生)。
报考体育专业的考生,年龄不超过22周岁(1988年9月1日后出生),未婚。教练员、体育教师、优秀运动员(指省级以上优秀运动队的队员)可放宽到28周岁(1982年9月1日后出生),婚否不限。身高男不低于1.70米,女不低于1.60米,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不低于4.8,理科考生。
高水平及优秀运动员年龄不超过22周岁(1988年9月1日后出生)。选报省统一测试没有包括的项目,须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且高中阶段在省级(含)以上比赛中获得集体项目前六名的主力队员或个人项目前三名者。
运动训练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考生,须具备二级运动员(含)或二级武士(含)以上技术等级资格,年龄不超过22周岁(1988年9月1日后出生)。具备一级运动员(含)或一级武士(含)以上技术等级资格的,年龄可放宽到35周岁(1975年9月1日后出生)。
高职对口考生必须是专业技能考核合格的中等职业学校(含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毕业生。
不得报名者范围扩大
我省规定,下列人员不得高考报名: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全国统考)的应届毕业生;在上一年度参加全国统考中利用通讯工具作弊、由他人代替考试或代替他人考试等被认定为考试作弊行为情节严重的考生;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普通高中毕业生、同等学历者不得报考高职对口。
11月20日网上填报信息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远程网上报名分为网上填报基本信息和报名信息现场确认两个阶段。网上填报基本信息时间为11月20日至30日,报名信息现场确认时间为12月13日至15日,对应届高中毕业生的报名信息现场确认工作,各市可视具体情况提前进行。
我省规定,考生必须在户籍所在县(市、区)招生(考试)办公室报名。户籍和学籍所在地不一致的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属同一市内的考生可在户籍或学籍所在县(市、区)报名,跨市的考生只能在户籍所在县(市、区)报名。
在中国定居并具备报名资格的外国侨民,可持公安机关填发的《外侨居留证》,到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指定地点报名。
网上报名分6科类
我省规定,考生报考科类分为文史、艺术文、体育、理工、艺术理、高职对口等六类。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报其中一类,报考艺术文的考生考试科目与文史类相同,报考体育或艺术理的考生考试科目与理工类相同。报考艺术文、艺术理、普通体育的考生,取得相应合格资格后,还必须持专业合格证或有关证明材料于4月25日前到报名点进行科类确认,凡没有按规定时间确认科类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原报考资格,考试和录取时将按照普通文史或理工类考生对待。
考生应在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六种外语中选考一种外语,并在报考时注明。
单考单招类别(包括保送生、运动训练与民族传统体育、非通用语、职教师资、特殊教育、技校单招、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单招、一级以上高水平运动员)考生和报考少年班的考生也同时进行网上报名。
报名信息现场确认包括指纹信息
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进行现场确认,现场确认包括现场确认身份、资格审查、现场采集照片和指纹信息、办理缴费手续、签订《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现场签字确认等过程。
招生部门通过对考生提供的身份证和网上填报信息进行审核,如身份不一致则不能进行现场信息采集。对确认身份的考生,进行现场照相采集数字照片、通过指纹采集仪采集考生的指纹信息,这些信息将用于组建考生电子档案、考场考生信息核查、新生入学身份核查等。
考生根据确认单所打印的信息进行确认签字,一旦签字则所有信息不能再进行修改。
交验相关证件、证明材料
(1)高级中等教育毕业证书或同等学力的证明材料。应届高中毕业生根据县(市、区)教育局普(基)教科提供的信息核查认定身份;报考高职对口的应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根据县(市、区)教育局职教科提供的信息核查认定身份。
(2)户口簿、第二代身份证(现役军人持军人证);
(3)非应届生持单位或街道(村民委员会)报考介绍信。介绍信须注明:考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政治面貌、毕业学校及时间、所在单位意见等;
(4)同等学力报考普通高考者,应由县(市、区)教育局普(基)教科核查认定身份,并提交中学及教育主管部门的考核证明。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