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时事素材“微写作”为载体,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策略研究

2019-03-12 07:19:57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一、“微写作”诞生背景

  1.历史久远,积淀丰厚

  “微写作”并非新时代的产物,其写作传统古已有之。我们所熟悉的唐诗、宋词、元曲,其实都是微写作的文本,古代笔记、寓言、笑话,以及古典文论中大量的诗论、词论、曲论,甚至群众喜闻乐见的楹联、格言、谜语,都有微写作的影子,如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洪应明的《菜根谭》、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等,都是微写作的典范之作。有关专家认为,尽管中国古代的微写作体裁不同,但短小精悍、语言精粹、思想内涵深刻却是这些作品的共同之处。这些古代微作品,或叙事,或描写,或议论,或抒情,表现出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展示出亦庄亦谐的情趣智慧。篇幅短小,结构严整,表达通畅,语言精练,观点明晰,思想深刻,文体鲜明,各体兼备,这正是中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写作素养和能力,也是我们应该从古人“微写作”、”微文章”中汲取的有益养分。

  2.现实需求,时代呼唤

  “微写作”走进中学语文教学和考试,也并非当下。早在20世纪90年代的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中,就出现过此类命题考查形式。如1990年“对玫瑰园小姑娘作肖像描写”,1991年“对圆的想象”,1992年对“运动鞋”、“红雨衣”或“伞下的一对”清理垃圾的设想,对材料中人物思想行为的分析议论,都是“微写作”进入高考试验田的有益尝试。近年来高考对“微写作”的考查主要通过“阅读探究”、“名著阅读”、“语言运用”这些板块,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大胆创新的题型来检阅学生积累是否丰厚,理解是否深刻,观点是否明确,表达是否简明、连贯、得体、准确、生动。聚焦公众目光,提升“微写作”价值,当属北京2014年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引入了微写作试题,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指导学生运用‘微写作’等形式反映、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无独有偶,文也很重视“微写作”的考查。如2013年台湾地区高考国文考题中,也出现类似微写作的试题,要求写一段150字以内的“个人的想法”,评论林语堂《读书的艺术》节选文字的观点。由此观之,在“微写作”大行其道的今天,如果教师不重视“微写作”的指导和训练,学生不掌握“微写作”的技巧和能力,写作教学将会误入歧途,应试能力将会捉襟见肘。

  从媒体传播学的角度看,“微写作”发端于微博,是互联网和自媒体时代一种特有的文学样式。发端于微博的微写作,正成为受人关注的独特文化现象,文学名家、名博博主、网络写手、草根民众都在借助这种信息平台书写心灵,表达情感,传递思想,有人甚至预言,微文学正在成长为一种全民文学样式。从存在空间视之,“微写作”范围已经从单一的微博写作扩展到整个互联网+领域,如手机QQ,微信交际,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在线旅游,在线影视,在线房产等;从文体变化来看,“微写作”已由当初简单的“微叙事”、“微评论”发展到“微小说”、“微诗歌”、“微剧本”、“微故事”、“微笑话”。在“微写作”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在“微写作”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时代,在校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微写作”能力,将来才能适应互联网环境下信息互通互动对公众生存方式的特殊需求,才能便捷的交流和表达,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只有涵养文明和谐、理性法治、友善责任等公民核心素养和基本写作品质,“微写作”才能酣畅淋漓地表达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因此,互联网时代下的“微写作”、“微思考”、“微表达”应当成为作文教学的全新课题,应当成为学生必备的新型写作能力。

  3.传统写作,低效抑性

  传统作文教学,主要表现为两大痼疾,一是教师批阅周期长,反馈不及时;二是学生为应试而写的功利化倾向严重,难以个性表达、自由表达。“微写作”因其主题集中,目标清晰,要求明确,可以纾解学生谈文色变的畏惧心理,能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写作兴趣和热情;“微作文”因其篇幅短小,文字简练,微言大义,便于师生快速批阅,及时高效反馈,缩短作文评价周期,增强作文教学实效性。更为有益的是,时事素材“微写作”为学生引入了灵动的活水,打开了宽广的视野,提供了丰富的写作题材,把学生从为任务为写、为应试而作的被动写作状态中拯救出来,把学生从粘贴复制、机械模仿的僵化训练和套版反应中解放出来,把学生从言语空泛、虚情假意的精神世界中唤醒回来,使学生养成“交际写作”、“情境写作”的写作意识和习惯,最终达成“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的课程目标。“作文要以感动和唤醒心灵为最高追求”,时事“微写作”不失为让作文教学回归心灵和自由,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和社会的有益探索。

  4.情感教育,积重难返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