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下一页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恰当地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自主地获得知识和技能,并促进智能的发展。新一轮二期课改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作为教师更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时,通过学习过程这一平台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进而使学生学会学习,陶冶情操,培养能力。然而我们所面对存在着内在差异的学生个体,如何更有效的挖掘和利用每个学生特有的潜能,提高教学效率呢?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手段。
一、创设图形情境,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少年儿童的心智特征告诉我们,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缺乏理性的思考能力,不具备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而数学是所有学科中抽象程度相对较高的一门课程。这就决定了其数学学习在较长的时间段内必须通过具体形象的材料来作为支撑。上海市二期课改教材在例如“4.2弧长”、“5.1有理数”等许多章节中,提供了大量具有直观性的彩图情境,让学生从“实”到“虚”,使思维有起源、有链接。有效地帮助学生对概念进行理解领会。让数学概念的理解溶解在图形情境中,通过这些实例进行对比归纳,得出其共同点,生动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这样学生很容易就克服了由数学概念的抽象性带来的理解上的难度。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创设直观性图形情境。
情境1:在“5.1有理数”正数与负数一节中可创设如下情境:一艘潜水艇所在的高度是海平面下50米,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15米处,一架飞机在鲨鱼上方85米处。(利用课件给出海平面和三者位置的直观彩图)请你用正负数表示潜水艇、鲨鱼、飞机的高度,并说明飞机比潜水艇高多少米?(利用课件给出海平面和三者位置的直观彩图)学生可以利用图形直观地接受信息,正确的表示,并从中找到计算途径。
直观性的彩图情境让抽象的概念有了附着点。使知识的生成过程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学知识有机链接。有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深化概念,培养学生的知识体系。
二、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悟生活中的数学
上海市二期课改教材强调从生活实际和学生知识背景以及其他学科提出问题来增强数学应用,加强数学问题解决、课题研究以及实践体验等活动。数学教学不能把学生与生活割裂开来,而应使学生与生活有机地融合。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学生能否“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学生对生活中情境的熟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结合已有的知识背景将生活情境与已有的数学知识产生“共鸣”,进行探索。
情境2:在“11.6轴对称”一节课后作业中创设如下情境:(如图一)矩形的台球桌面,有两球分别位于A、B两点的位置,试问你将怎样撞击A球,才能使A球先碰撞台边EF后再弹击中B球?
利用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感觉数学就在我身边,有效地培养他们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数学应用于生活的目的。
三、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里,挂有一句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上海市二期课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以来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对于初中低年级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他们对一些数学问题,可以通过活动过程加以强化,满足他们对数学的内在需求。
情境3:在“15.1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节中创设如下活动情境:
集合全班学生在操场上排列成66方队。(如图二)让每个学生报一下各自在几行几列,学生之间互相纠正。教师提问:请第二行第三列的同学站出一步,再请第三行第二列的同学站出一步。让学生发现行数和列数的顺序是不能颠倒的,是有顺序的。然后,将AB所在直线上的学生以一条红色绳子串联,将CD所在直线上的学生以一条白色绳子串联,教师站在AB与CD的交点O处。在明确将教师所处的O点为原点,OA、OC方向为正方向,相邻两个同学间的距离为1个单位,建立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后。请学生进行如下活动,分别请直线AB、CD上的学生中到O点距离为两个单位的学生举手。请方队中到直线AB的距离为2个单位的同学举手。请方队中到直线CD的距离为2个单位的学生举手。问:哪位同学到直线AB和直线CD的距离都是2个单位。发现这样的点有四个,提出,那么怎样区别这四个点?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给出有序数对这一概念,如点E记为E(-2,2)。并请学生用类似方法表示点F、点G、点H,比较两对有序数对E(-2,2)G(2,-2)中数字-2和2的位置,强化有序。在学生阅读教材P12—P14例题1之前部分内容后,结合活动中情况请学生回答横轴(X轴)、纵轴(Y轴)分别是哪条?原点是哪个?H点G点的横坐标、纵坐标分别是多少?强化概念。接着让每个学生报一下自己的坐标,学生、教师共同纠正错误的回答。之后提请学生思考并回答X轴Y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当学生给出答案后,让X轴、Y轴的学生再报一次坐标。通过这一活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内化。
1 2 下一页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情境设计
2019-11-08 15:06:51
相关推荐
- 中考:做好初中物理总复习规划 2019-09-21 19:44:49
- 备战2016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 2019-11-15 15:03:56
- 四种命题 2019-11-29 11:25:50
- 甘肃省兰州一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2019-12-10 17:54:49
- 7旬老人打扫亡弟故居发现一箱子弹 共3600发子弹(图) 2019-11-11 07: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