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中小学语文教材新一轮修订,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吴惟粤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论“诗教”普及和语文教育改革
诗歌最适合手机写作和发表
“鲁迅大撤退”、金庸小说进教材……中小学语文教材每一次或大或小的变动,不仅引起教育界以及媒体的关注,而且总能引发全社会的大讨论。母语对于每个人来说,不仅是一项工具,一门技能,更是情感所系的精神家园,正因为如此,每当谈论起语文教材的种种弊端,总有人大声疾呼“救救孩子”,爱之深,责之切。在质疑浪潮的背后,是对于什么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母语教育这一问题深切的忧虑与疑问。
在提供衣食无忧生活的同时,我们应当提供给孩子怎样优美励志的母语教育?记者从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获悉,目前已启动中小学教材新一轮修订,个别学科教材还会重新编写。经过全面修订或新编的教材预计2012年提供使用。在我省提交的小学语文教材编写方案中,提出了“阳光语文”、“快乐语文”等更适合儿童心智发展需要的语文教育理念,并追求“优美语文”的境界,加入更多诗歌和古典文学作品。日前,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吴惟粤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探讨诗歌教育普及以及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与道路。
谈诗歌教育
应当给“梨花体”留一席之地
在“诗歌已死”的悲观论调中,诗再也不是浪漫的代名词,取而代之的“梨花体”、“羊羔体”成就了大众戏谑和狂欢的盛宴,在“恢复国学”的口号与浪潮下,偏偏诗歌成为了漏网之鱼。孔子“不学诗,无以言”的诗教传统流传千年,但现实是连台湾地区小学课本中的诗歌比例也远高于大陆。在这种尴尬的对比中,对孩子的诗歌教育已迫在眉睫。
南方日报:现在小学课本里的儿童诗大多都是成人创作的,难免会有些矫揉造作之感。有人提议,应当多吸收一些孩子写的好诗。
吴惟粤:我也希望语文课本能选一些学生作品,一方面跟学生更贴近,另一方面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学习。但是现在有一种观念,认为教材是范本,应该是经过沉淀的、经典的文学精品。上世纪80年代,初中有篇课文叫《小巧玲珑的假山盆景》,是一篇文笔非常好的说明文,后来发现是一位初中生的作品,就认为太儿戏了。所以现在教材编者在选文时都轻易不选学生作品,一般都是选文学经典。
我们在编中学语文教材时,曾经选过贝克汉姆的《我进了曼联》,是写他17岁进曼联第一天的所见所感,写得非常动人,阳光励志,学生也非常爱读。但后来审查时就被建议去掉,因为贝克汉姆现在还在踢球,这个人物形象以后是否正面还很难说。
南方日报:从“梨花体”到“羊羔体”,今日的诗歌感觉已经被人拉下神坛,甚至成为了大众娱乐和戏谑的目标。
吴惟粤:类似“梨花体”这种诗歌创作,我觉得没必要去围剿,它毕竟是一种尝试,而且这种尝试大家觉得好玩,就一块玩起来了。现在对它产生非议,无非是说诗味不够,其实白话诗都有这个问题。它也不是严格的说教,为什么不能给它一席之地?
南方日报:这是否意味着进入了一个全民作诗的年代?如何提高小学生写诗的兴趣?
吴惟粤:其实现在正是一个全民创作的大好机会。手机信息的篇幅对表达要求就很高。我们应当利用这个机会去推动诗歌创作,因为诗歌是最适合手机写作和发表的。
读书应该是件轻松愉悦的事情,“无事乱翻书”也是一种阅读的境界。诗教也是一样,不能太严肃,学生的诗歌创作活动,要引导他们联系实际、联系生活。至于学生写现代诗还是古体诗,没有必要去约束。若有兴趣写古体诗词,即使写得不好,也可以增进对古诗词的了解和感受。对孩子不能太苛求,可引导他们从仿写入手,渐入佳境,在作品中营造生动的形象、深远的意境。“小学生诗歌节”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孩子通过参加诗歌创作活动,增进了对诗歌文化的了解和掌握,增加了对诗歌的兴趣,这对他们人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谈语文教材
民国教材不适合现在的孩子
去年年底,一个由20个一线语文教师组成的民间团体痛批小学课本充满了谎言与说教,立刻引发了网友的响应;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几乎在同一时间,《开明国语课本》等民国小学语文课本一经重印就立刻脱销。在这一正一反的态度背后,映射的是这么多年家长与网友对语文教育的不满。
南方日报:前段时间,《商务国语教科书》、《开明国语课本》等民国小学语文教材重印卖断货。时隔70多年,这套教材仍然如此受欢迎,您认为是什么原因?有什么值得现在的语文教材借鉴的?民国的教材是否真的适合现在的小孩子?
吴惟粤:大家对民国初年的教材感兴趣,主要原因并不在于那个教材水平有多高,而是感到新鲜。另一个原因是,它的内容确实比较贴近儿童生活,成人化的痕迹较少。但是能翻印做今天的课本吗?肯定是不合适的,教材必须反映时代的特点。但是老教材贴近儿童生活的特点,我们现在编教材时可以借鉴。
南方日报:现在的语文教材虽然不像以前那样口号很多,但说教意味仍然比较浓。
吴惟粤:任何一个国家的母语教材都很强调价值观的培养,也就是传统教育中的“文道合一”。文章素材应当包含对祖国大好河山、民风习俗、文化精华的描绘,学生读了这些文章之后就能对“国家”有深切的感受和了解。他们对祖国风光的了解绝大多数还是源于语文课本,从中得到的知识比地理课本还多。
南方日报:一直以来,对于语文课本的选材问题民间争议都很大,比如去年对一些版本语文课本中鲁迅作品减少的质疑。您怎么看这种选材的争议?
吴惟粤:对于语文教材选文的争议一直都有,到底是要选一些经典的还是时效比较强的,是选离学生生活远的还是近的,都有不同的看法。当年人教社将巴金的《鸟的天堂》选入小学语文课本时也作了删改,删去了原文男女同游嬉戏的内容,因为这类情节不适合小学生阅读,删去后对整篇文章的表达也无大碍。
选材的另一个争议是,到底是选表现国家情怀和民族气节之类的“大”文章,还是选贴近现实生活、描写小人物的“小”文章?比如目前我国中小学语文课本中选用最多的是梁衡的文章,有30多篇。梁衡的散文常常从社会、国家、民族等高度去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能够启发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对国家的关心,对发展的思考。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史铁生,他比较关注个人的内心情感和生命,雕琢的是所谓“小人物”眼中的世界。“小文章”在教材中应当占有一席之地,但不能作为主流。余秋雨的文章沉淀着凝重的文化沧桑,要有一定的人文学识基础才能领会和把握,这类文章在高中可以适当安排,但放在小学就不太合适了。
谈教材改革
广告牌找错字也是“大语文”
“阳光语文”、“优美语文”、“快乐语文”,这是吴惟粤以及他的团队对编小学语文新教材构想的三大亮点,体现了他们有别于前人的教材改革理念和思路。在吴惟粤看来,母语教育不应拘泥于语文课本和课堂,世间万物皆可为语文教育所用,这就是所谓处处皆学问。
南方日报:您认为改革后的新教材与现行教材比较,最需要在哪些方面加以改进、实现突破?
吴惟粤:首先是必须延迟学拼音和学写字。现在小孩子一入小学马上就学拼音,这段时间的学习是十分枯燥的。教材设计应安排学生在入学初的几个星期去了解汉字的特点,梳理学前已经认识的汉字。写字方面,现在小孩子的入学年龄降低到了6岁,握笔写字对6岁儿童来说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也容易养成错误的执笔姿势。所以必须推迟小孩子学写字的时间,此阶段主要培养他们习惯拿笔、轻松握笔。腾出来的时间可以让他们多读诗词韵文,在诵读中多认字。
第二个观念是“文道合一”。“文以载道”的“文”和“道”的关系应当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关系,不应该把道德情操、价值观等像贴膏药一般贴上去,应当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去了解和热爱语文,然后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第三,语文教育应该建立“大语文”的观念,即不仅仅局限在语文课本的学习,整个生活都是语文课堂,比如在广告牌中认字、找错字就是一种乐趣,处处皆语文,处处皆学问。(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