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难点的教学处理

2019-10-17 17:28:09

  最近一直坚持深入课堂听课,其中物理课听了很多。每次听课之后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对听课者和授课者双方都是一个相互启发、进一步提升的过程。我在听课的过程中,对两个知识难点的突破就有了新的想法和思路。

  1.弹力方向的教学

  弹力方向的教学,是弹力这一节课的教学难点。学生经常在这里出现错误。以前我在教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总是从定义出发来向学生介绍弹力的方向的。先看两个定义:

  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为了要恢复原状,对使它形变的物体施加的作用力。

  弹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形变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

  比如说用细线悬挂一个物体静止不动,要分析物体受到的弹力方向,要明确是细线发生了拉伸形变,细线为了恢复原状,对物体施加的作用力就是细线的弹力。因为细线向下拉伸,恢复原长的方向向上,所以细线弹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这样的分析,要接连用到两个概念,学生本来就对概念的识记兴趣不大,记不清楚,再让他们把两个概念联系起来分析难度就更高了。如果开始的时候交代不清楚,学生后续的学习就会不断出现障碍,影响与弹力有关的知识的深度理解。

  我在听课的过程中,认真思考了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认为是弹力方向这个定义太抽象造成的。定义本身比较缺乏笼统,其中的“形变物体”又很容易误解为是选择的研究对象,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解决的办法是,给学生一个判断弹力方向的程序,让他们“规范操作”。这个程序如下:

  第一步,明确研究对象(受力物体),确定弹力的作用点;

  第二步,明确施力物体;

  第三步,分析施力物体的原状及形变的特点,确定形变的方向;

  第四步,形变方向的反方向就是弹力的方向。

  我想,将这个程序理解清楚,学生使能够比较好地突破弹力方向这一难点的。

  2.力的合成的实验

  用两个弹簧秤来研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原来的教材中是一个验证性的实验。是教师介绍了平行四边形定则之后,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一定则是否成立。

  新课程强调探究教学,强调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获得对知识的理解。那么,如果让学生先探究,再得出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一结论,是否可行呢?我和高一年级组的几位老师对此进行了探讨,发现难度比较大。

  难度比较大,是因为如果探究的话,学生首先要有一个猜想,然后自己设计实验来判断、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当只有两个变量的时候,它们之间的关系采用先猜测再探究的方法来确定是可以的。现在的问题是两个弹簧秤一起拉的时候出现了力的大小和方向共4个变量,单独用一个弹簧秤来拉的时候,又会出现2个变量,要讨论六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简单的猜想能逼近目标吗?

  但大家还是觉得可以尝试一下。不过这种探究不能像两个变量的问题那样,放手让学生去猜想和探索,要采取有控开放的特点,层层逼近。设计的基本教学环节如下:

  第一步,从秦始皇“泗水拔鼎”的故事出发,创设情景,引入两个学生再教室里再现“拔鼎”过程的现场演示。

  第二步,从两个学生的演示到全体学生用弹簧秤悬挂砝码的感受体验,引入等效替代的概念,同时激发问题:原来的两个力和单独一个力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第三步,有控制的实验探究。实验的操作步骤通过教师演示、学生讨论的方式完成,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获得对过程的清晰理解。

  这一环节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有:

  (1)怎样从悬挂砝码的感受过渡到在木板上进行实验。要让学生体会到为了把竖直方向的替代问题转换到水平面内来完成,需要用图钉和橡皮筋来替代原来的砝码。

  (2)怎样让学生理解力的图示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明白,因为变量太多,仅从数据上看是找不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我们期望借助严格的作图,从空间上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实验探究的方式。

  第四步,在学生得到两种情况下的力的图示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三个力之间的关系,猜想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五步,检验猜想,得到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并给出合力、分力、力的合成等概念,强调画图的注意事项。

  第六步,用这一定则解释“泗水拔鼎”的故事,并进一步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力的合成的一些现象。

  在和老师们共同讨论这两节课的过程中,我有这样的感受:即使是平时大家上的很熟悉的课,如果仔细地进行思考,还是会发现有很多问题值得探究的。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于漪老师的那句名言:“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确实如此!

  来源:pplong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