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科教学方法刍探

2019-10-18 20:57:39

随着高中新课程实施,如何在实践中理解新课标,用好新教材,始终是老师们思考的中心话题。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战场,稳步推进新课程,必须着眼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保证。

长期以来,教师的课堂教学侧重于知识的学习与理解 ,而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或注意。新课程实施后,课堂教学逐渐冲破了传统的束缚,变得生动活泼。但是,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一)教师主导作用的过于弱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教师怎样教,教得怎么样,而新课程的实施则强调学生怎样学,学生学得怎样。教师不再纯粹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的水桶,更重要的是一个帮助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因此,有人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越少越好,甚至用具体多少分钟作标准衡量一节课的质量,更有人戏言,教师不讲就是最高的境界。

但是,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否定教师讲授的重要作用。在高中思想教学过程中,对于脱离学生生活经验的理论知识,不可能全部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讨论或者搜集资料,否则将浪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恰当的讲授,生动的举例,就会启发学生的同时,带来事半功倍的好效果。所以,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思考不能割裂开来,二者必须有机结合。教师用讲授引导学生思考,并归纳总结思考的结果;学生的思考应该体验教师的讲授的内容,促进师生的互动,促进情感的升华。

(二)穿新鞋;走老路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关注教学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但我们教师往往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考试的分数。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培养和塑造。出现这种情况,这固然与我们教师的理念没有及时的转变有关以外,我看更重要的是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社会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标准、方式仍然是以考试分数、高考实绩为标准。这样,新课程的实施不可避免的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

(三)学生活动的形式化、泛滥化

新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突出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强调要注重活动教学。可以肯定的是,新课程强调在课程实施过程注重学生参与,开展必要的学生活动;但更强调活动教学只是对学科课程、学科教学的辅助。应该让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但是,有的教师容易将其片面化,认为一节课当中活动越多越好,完全流于形式,导致课堂活动泛滥。

如何上好高中新课程呢?个人认为课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坚持知识性与思想性结合的教育原则,要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我把高中新课程科教学方法概括为:材料为依据,媒体是手段,学生是主体,知识为基础,能力是重点,觉悟为目的等六个方面。

一、以时政、寓言、故事等材料为素材,使抽象理论具体化、形象化

利用材料教学,是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材料,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授“民营经济的作用”时,我讲了“鲶鱼效应”的例子:以前挪威人一种叫沙丁鱼的海鱼,常常满仓的鱼要死上大半,主要是憋死,闷死的。于是他们就自创了一种办法:把一种好动的鲶鱼放几条在船舱里,他就会不停的游来由去,带动了沙丁鱼游动,从而使水中的溶氧量大增,沙丁鱼便很少死掉。通过这个材料,学生很快明白就白了在当前的国情下如果我们国家只存在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一家独大的话,那么整个国家的经济就比满仓的沙丁鱼一样没有生机与活力。如果有了民营经济的竞争,公有制就有了竞争对手,整个国家的经济就显得更有生机和活力。

在选择的材料时要注意筛选,可以是时事热点,也可以是故事、寓言等。但一定要典型,要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让教学形式生动化

教学媒体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手段。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是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恰当的教学形式有利于理解教学内容,常常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为了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教学手段的选用是不能不考虑的。

例如在讲“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时,我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录像(刘翔在2004年奥运会上110米栏比赛的实况),马上引起学生的惊呼,精神大振,不由得叫道:“哇噻,帅哥!”“哦,太厉害了!”在一阵欢呼声中我交给大家讨论的题目——“谁缔造了刘翔!”这样,学生很自然地想到刘翔本人的艰苦训练,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教练孙海平的科学训练方法等等,从而理解了内外因辩证关系的道理。同时通过看竞技体育的精彩片段,能够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更广泛地运用。多媒体能使课堂教学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三、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学习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能动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转变教师的观念,真正树立起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其次要改革教学方法,克服传统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状况,深入研究和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再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例如在讲到“保持人民币币币值基本稳”时,我先布置学生预习书本,上网查找资料并思考问题:当前人民币是升值还是贬值?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是利还是弊?人民币升值与汇率变化是什么关系?我国政府对人民币的汇率持什么态度?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对我国乃至世界有何意义?课堂上我组织学生交流调查,整理出的基本论点,并通过生动的事例、具体的数据说明自己的论点。这样学生对国家采取货币政策就有了充分地认识。当然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知识基础是对教材的理解和问题的发现,这一切没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是无法完成的。教师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如何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如何培养学生理解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和习惯;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四、认真落实课堂教学,夯实基础理论知识

俗话说:万变不离其中、以不变应万变,讲的就是学好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论是思想课入门的途径,也是学科能力的载体。没有一定的学科知识,我们的学生就失去了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理论依据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也就很难对复杂的现实问题作出理性的判断和正确的分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论,还要引导学生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五、不断改进创新教学方法,着眼学生能力的培养

学科能力培养的问题要注意几点: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知识与能力是辩证统一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基础,能力就成空中楼阁;能力培养要循序渐进。

例如在讲到价值规律时,这一知识点较难,学生不容易理解,为了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我精心设计问题,要求同学们结合教材,分组讨论:(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什么决定的?(2)商品的价值量会发生变化吗?怎么变化的?(3)不同的商品之间为什么能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换?(4)商品交换中,价值量必须相等,体现了什么原则?(5)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有的商品价格高,有的价格低?(汽车的价格远远高于自行车)(6)在日常生活中,同一种商品为什么有时卖得贵?有时卖得便宜?(商场里的彩电、电脑,刚刚上市时价格很贵,近几年价格大幅度下跌)(7)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现象是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8)决定和影响商品实际价格变化有哪些因素?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同学们不仅掌握了有关商品价值量的知识点,而且在讨论中培养了理解、判断、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

学科的能力要求是各个方面有机组成的一个系统整体;课堂教学中要选择不同的材料,设计不同的问题,设置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理解、判断、分析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六、塑造具有觉悟的一代新人

思想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如在讲授“正确对待货币”这一知识点时,我首先让学生探讨了货币被崇拜的原因,货币出现后它可以和一切的商品和服务进行交换。这样货币就成为社会一般财富的代表,成为了现实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种特殊力量。其次我向学生分析了货币的本质,它是一般等价物。再次我进一步分析了货币的作用,它受社会制度的制约。之后我让学生讨论:钱是是万能的?最后得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用度。

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思想品质是思想课教学的目的和归宿,实现这一目的,教师要有良好的素质、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等。教师要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正确地分析他们普遍关注而又没有作出正确判断和分析的热点和疑点问题。

上述观点是我在新课程科教学中的思考与体会,如何让学生主动地学习高中,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我们教师 在教学中的根本任务。如何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需要广大的同仁一起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