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愉快教育在政治课上的运用

2019-11-27 06:41:16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阐明了“愉快教育”的优越性。“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又响亮地提出了“愉快教育”理论。现代教学论也公认: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这两条主线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下完成的。情感这条主线在中学教学中尤其重要,因为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可以消除紧张的情绪,抵制学习中的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兴趣,使内心世界变得活泼、开朗,从而有效地改善他们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实践能力。下面,我就自己几年来在中学教学中开展愉快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

  “师德尊严”这句话没错,可我们大可不必为了这句话而天天板着面孔。给学生以微笑,“微笑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教师推门走向讲台,就象演员出幕走向舞台一样,应立即进入角色。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决不能将其情绪带入教室,若将不愉快的情绪传染给学生,注定这节课必败无疑。教师微笑的面容、亲切的目光,可以消除师生间的鸿沟、缩短师生间情感的距离,可以给课堂定下一个愉快而安祥的基调,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同时有利于建立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应用于课堂,但建立在平时,所以,我们教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必须首先爱其生,深入他们,了解他们,关爱他们,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平素就应不断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修养,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教师爱学生所形成的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愉快教育的基础,它所体现的种种效应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而爱更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愉快教育成功的前提条件。

  二、让学生表现出来

  给学生表现的氛围,让学生大胆的表现出来,才能给学生“身在其中”的愉快。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开发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和蕴含的潜力,通过点拨使每个学生能自觉地进行学习和探究活动。愉快教育讲究寓教于乐。“乐”从何来?“乐”只能从学生主体的自我活动、自我实践的内在体验中来,从学生自主学习成功的欢乐中来,所以愉快教育更多的是提倡自主活动式教育。而在传统教育观念与体制下,大部分学生习惯于把教师视为至高无上的权威,而自己心甘情愿地旁落为附庸。教师的话就是圣旨,毫无批判地全盘接受。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消失了,完全是疲于应付,进而产生了厌学情绪。因此,作为教育主导的教师,应让自己的学生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变单纯的学知识为主动自觉的既掌握知识和方法又培养能力。在这方面许多教师作了较多的探索,涌现出较多的模式。如以学生自学为主,师生共同讨论的“自学探索法”,以自学为主线,通过归纳与比较掌握学习规律的“对比练习法”,指导学生动手、动脑进行实践操作的“实践操作法”,运用电教媒体的“形象教学法”等等,都较好地体现了愉快教育中学生主体性原则,让学生大胆表现出来,使学生主体得到激发,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三、让学生体验到成功

  “鼓励”的魅力是无穷的。曾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默默无闻的学生,突然提出要退学,他的理由很简单,没有一个老师表扬过他,哪怕仅有一次。望着他那失望的眼神,老师无话可说,拉着他回到了教室。第一次提问他,内容很简单,简单到只读本框题的大黑标题,老师表扬了他。第二次提问他,内容也比较简单,简单到只复述几句话,老师又表扬了他。几天后的一节课上,老师讲到作为中学生应如何赡养扶助父母时,同学们纷纷举手,只见他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老师,目光中有几分自卑,把手举得很低很低,几乎让人意识不到他在举手。老师微笑着走到了他的桌前,轻轻拍了一下他单薄的肩头,用充满鼓励的眼光看着他,说:“你说说看,一定能说得不错。”他站起来,说的是平时在父母身患疾病以及父母在生活上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他是如何精心照料父母并帮助父母干家务的,他说得实实在在,却又真实感人。没等他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他笑了,笑得极坦然,眼里含着激动的泪花。那是来自心底的满足的笑。从此以后,他不再提起退学的事,因为他从师生的赞赏中寻找到了自信,体会到了成功。

  人的任何具有一定目的的活动,都有一种要达到目的愿望。当活动取得成功、愿望达到时,会感到一种心理满足,甚至喜形于色、眉飞色舞,这是积极的情绪体验。如果由于获得成功而受到鼓励和表扬,就更加强了这种情绪体验。这种满足和兴奋,又会产生一种继续追求得到满足的需要,产生进一步的动机和兴趣。学习也是如此。愉快教育不仅能使优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而且差生,那些学习上很少取得成功的学生,也能转苦学为乐学,产生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愉快教育时,既要注意“乐中学”,更要讲究“学中乐”。在日常学习中,成功与快乐是经常联系在一起的,而且两者有一种循环反应,学习成功率越高,情绪越好,反之则情绪越来越低。故我们要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不断地获得学习上的成功,建立“成功、快乐”的良性循环机制。要帮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态度”。要注意学生的表现心理,在教育过程中运用好“表现、成功、快乐”三步曲的经验。据此,我们要根据不同情况对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使优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差生也能拾级而上,都能享受成功的快乐。对学生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尤其是对差生要多给予肯定评价。在评价中要注意反馈,讲究评价激励性、及时性、正效性。当学生出现某种失误挫折时,要优化接触方式,并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以获得第二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