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研究称地球海洋源于彗星撞击(图片提供:Nicolle Rager-Fuller, NSF)
丹麦科学家日前表示,大约38.5亿年前撞击地球的“肇事者”是冰质彗星而非岩质小行星,这表明地球上的水可能是由彗星带来的。
科学家长期以来便怀疑,在一个名为“后期重轰炸期”(LateHeavyBombardment)的远古事件中,地球及其周围邻居遭受了数万个天外来物的撞击。比如,一连串的撞击使得月球外形发生了变化,上面布满了至今仍清晰可见的大坑,并在月球无风的环境中保存了无数年。但是,科学家一直不确定撞击物是冰质彗星还是岩质小行星。
如今,依据地球古岩石中某金属的含量,一个由丹麦尼尔斯·玻尔研究中心乌费·约根森(UffeJorgensen)领导的研究小组认定,冰质彗星是撞击地球和月球的“罪魁祸首”。约根森指出,科学家在彗星撞击前地球是否有海洋的问题上存在激烈讨论。一些专家称,地球刚一形成时便已存在足够的水,还有一些专家则认为,地球诞生初期温度很高,能蒸发掉任何液体。
约根森说:“这是那种会让科学家之间产生激烈身体接触的话题。”约根森的研究团队认为,地球早期温度过高,无法留住像海洋这样的大片水体。但是,到后期重轰炸期时,地球上的温度开始降下来,使得彗星带来的融冰变成世界上第一批海洋。他们的研究成果刊载于天文学杂志《国际太阳系研究》(Icarus)。
约根森的团队测算了格陵兰岛地表和近地表岩石的铱含量。格陵兰岛的岩石是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石,年代可追溯至后期重轰炸期。铱是地球上一种稀缺金属,但在彗星和小行星上相对普遍。根据研究小组的评估,小行星撞击产生的岩石铱含量应该在万亿分之18,000左右,而彗星撞击产生的岩石铱含量应该只有万亿分之130左右。这是因为彗星主要由结构松散的水冰和一些岩质残骸构成,携带的金属更少,
另外,由于绕太阳的轨道较长,彗星还会以更快的速度撞击地球。据约根森介绍,结果,“彗星造成的爆炸比小行星造成的爆炸更剧烈,抛回太空的金属数量更大,其中就包括铱。”研究小组发现,格陵兰岛的岩石铱含量在万亿分之150左右,支持了彗星是后期重轰炸期事件主导者的看法。据他们推断,彗星带来的水冰随后融化,形成深约1000米、覆盖全球的海洋。
月球表面之所以没有海洋,是因为其引力比地球的弱,所以,彗星撞击产生的残骸并没有全部抛回到太空。但是,对于撞击地球的“肇事者”是彗星而非小行星的说法,芝加哥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尼古拉斯·达普哈斯(NicolasDauphas)并不认同。他说,最新研究过多依赖于估算,比如预测撞击以后沉淀的铱量,“我认为他们将结论延伸地太远了。”
英国卡迪夫大学天体生物学家钱德拉·魏克拉马沁格(ChandraWickramasinghe)没有参与约根森的研究,但他也支持彗星撞击地球的理论。他认为,彗星不仅给地球带来了水,还带来了生命。魏克拉马沁格指出,根据一些颇具争议的研究,地球生命最早的证据可追溯到大约38.5亿年前,即后期重轰炸期。
他说:“这或许是个巧合,但在我看来,这个巧合极不寻常。”约根森同意这种观点:“后期重轰炸期给地球带来了机遇。如果没发生这个事件,地球上可能没有水,也没有生命。”
文章来源:新浪环球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