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阅卷老师:开卷试题答题存在的问题

2019-12-10 08:56:24

  随着中考改革的不断探索,中考思想品德试题情境设置更丰富多彩了,设问方式也更灵活多变了,命题也更加注重能力立意和情感考查,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也逐渐适应开卷考试,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1.对开卷考试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影响考试效果。虽然任课教师多次强调开卷考试的特点,但仍然有部分学生思想上不予重视,认为开卷考试就是抄书,有了教材可以从中找答案,平时学习不认真,应付了事,考试时把所有教材带入考场,凭自己的印象逐题逐题在教材中找,找到了就照抄下来,有时也没思考是否符合题意就写;找不到答案或者空白或者随便写一个答案,这样做既浪费了时间,还保证不了质量。要知道考试分配给思想品德学科的时间只有64分钟,单凭考场翻书找答案,时间是绝对不够用的,很多学生在思品和历史的并卷考试中没有答完题就是很好的例证。

  大家都知道,开放性试题虽然有着“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特点,但开的是教材,而在时间、空间、规则、答案的逻辑结构组织上都还是“闭”的。如果连教材最基本的知识都不熟悉,根据题意解答相关内容,是非常困难的,尤其理解不透有关问题时,所作答案必然或者大相径庭、或者模凌两可、或者文不对题、或者张冠李戴……加上考试受试题内容不熟和考试紧张等因素影响,考场也就出现了“书在手中,手在忙中,心在颤中,思在乱中,理在无中”的不良状况,有时即使是很简单的题,有的学生也做不出来。这都是对开卷考试认识不足,所持轻视态度造成的。

  2.答题中缺乏认真审题的习惯,盲目作答。表现在对待客观题上,拿起来就做,没有审清题肢题干关系,匆忙选择,往往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在对待主观题上,不是先认真审题,看清楚后有条有理回答,而是忙于抄书,看书中哪个段落与试题内容接近,就抄哪个段落。这样,由于缺少对整个题目的准确理解,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思路,完成的试题就出现了要不不符合题意要求、要不答案不完整等问题。审题不清是开卷考试的大忌。

  3.组织答案条理不清,注重自我表述,不能体现教材中的观点,即试题的“理在书中”成了空话。这主要在主观题上体现明显。主观题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学生通过材料分析,运用学科术语、基本观点进行表述作答,初中学生由于受年龄和自身知识的限制,加上对学科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语言组织能力欠佳等,往往在回答主观题时,只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而没有体现教材中的观点,所答内容没有表达清楚,要点不明了,层次不清晰,结果得分不高。其实主观题都与所学教材知识密切相关,需要用教材中的理论观点作支撑,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离开所学教材内容,忽视教材观点等于失去了答题的依据,找不到答题的方向。这也是开卷考试中常见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