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物理三种课型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2019-10-05 22:54:25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然而有些教师的课堂中存在着很多教学问题:教师重教不重学,讲得过多,导得过多,教学目标不清晰,学生的参与度不够,课堂气氛沉闷压抑,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公开课走形式,把“对话”当“问答”,把“自主”变成“自流”等,这样的课堂气氛沉闷、缺乏实效,更谈不上学生能力的发展。由于现行高考模式及减负增效的背景,物理的课时比以前删减了很多,学生在课后所花的时间也少之又少,因此,实际的“减负增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农村中学不同于重点中学,教师提高教学实效的关键是因材施教,抓住农村中学的学生特点,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创造符合农村高中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所谓“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如能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学生将会终生受用不尽。

  当前学生普遍认为高中物理比较难学,一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便轻易放弃,课堂积极思考力度不够,不注重过程,只关注结论。教师感觉到“学生学得很累,教师教得很苦,教学效益差,进度难完成”。追求自然、和谐、宽松、阳光且高效的课堂氛围,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关注的是鲜活的个性生命特征。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让学习成为主动的、具有成长气息的过程。课堂教学没有空洞的说教和居高临下的灌输,是问题化的教学,是动态的课堂,是充满阳光的课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要素构成的系统。各种要素如果配合得合理、恰当,达到一种协调状态,就会形成一种合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反之,就会形成一种分力,每种要素不但自身的优势不能发挥,还会抵消别的要素的功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协调是一种指导思想,协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协调是教学目的。我校物理组若维持现状,将永远无出头之日,应该借学校改革之风,在已经有的座位模式下,积极主动作为,不等不靠率先实践,特别是高一年级有这样的条件(教师人数多,学生班级多,每个老师拿一个班来试验,未尝不可)。下面介绍几种课型高效课堂模式,供大家参考。

  一、新授课

  第一环节:课前

  ⑴精心设计导学案,导学案的内容如下: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根据教材设计合理的自主学习内容,根据教材设计紧扣重点和难点的思考题,设计典型例题,根据教材设计随堂练习题及能力提升题。以上问题要先分析学生,合理组建学习小组,设计问题要得当、针对性强。

  ⑵教师课前准备,把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

  ⑶学生预习教材内容,完成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思考问题讨论中的有关问题。

  ⑷教师或组长检查组员的课前准备情况。即导学案中的前两项是否完成。(一般由教师查检)

  ⑸学生课前准备,推荐组内发言人。

  第二环节:课堂

  ⑴检查预习效果(5分钟)

  通过灵活有效的手段进行检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为下一个环节做好准备。

  ⑵课堂讨论(10分钟)

  通过组内发言人的发言,对教材中较为容易的内容有一个自我展示,这样即创设了教学氛围,体现了新课的教学思想,又赋予给学生学科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⑶新课引入(5分钟) 注重精讲、启发、强化学生的感悟,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为下一步突破重点做准备。

  ⑷新课讲授(10分钟) 小组代表到黑板上展示,教师点评、规范解题步骤,总结方法规律;将知识体系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知识间的联系和逻辑性有清晰的认识。

  ⑸当堂训练(7分钟)练习本节课学过的基本知识

  ⑹课堂小结、布置作业(3分钟)学生整理、落实、消化。

  第三环节:课后

  通过定时训练考察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二、复习课

  1.问题驱动,自主学习

  (1)按照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说明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为学生设计自主学习提纲和针对性练习题,以学案形式呈现。

  (2)学生按照学案内容自主完成学习提纲和针对练习题的内容。复习巩固知识要点,掌握主干知识和规律。

  2.重点难点,合作探究

  (1)对通过自主学习难以解决的问题、难以理解的疑难点,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通过讨论掌握重点、理解难点、消除疑点。

  (2)对合作学习难以解决、感到疑惑的问题,向老师和全班同学提出,共同解决。

  3.知识梳理,形成网络

  (1)学生独立把所学知识“结网”,写出主线明确、思路流畅、安排巧妙、横向联系、纵向沟通的知识网络图。(2)在学习小组内展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生一起修改、完善,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理清所要复习内容的知识网络。

  (3)教师要主动融入学生当中,要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

  (4)教师可以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逐步深入,以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启发和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规律,逐步培养学生自主互助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4.例题评析,深化提高

  (1) 在设置例题时,要注意题目类型,题目要连接较多的知识点,体现典型思维,收到以题及类,举一反三的效果。

  (2)针对精选的题目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各抒己见,相互交流,争论反驳,以形成信息的多面传递,充分发挥思维的共振效应,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在解答典型例题的过程中,要借题发挥,立足于思路的提示和思维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寻求合理的解题角度,设计最佳的解题方案。

  (4)引导思维,总结规律,是教师精讲点拨的重心所在。

  5.变式巩固,拓展完善

  (1)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内容,选择适量的变式练习进行课堂训练,达到熟练、巩固和提升的目的。

  (2)教师要充当“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等多种角色,始终坚持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提供学生更多的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策略的机会。

  (3)对错误率较高的问题,教师要通过精讲、点评,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查明错误的关键及其根源。

  通过交流反馈,使学生对物理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得以延伸。

  6.达标测评,补偿矫正

  (1)在上述环节结束后,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达标测评,目的在于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自我评价,找出自己知识上的不足,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还存在的知识缺陷,及时进行反馈矫正。

  (3)通过这一环节,彻底解除学生还留有的疑问。对见解独特、思维新颖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

  三、讲评课

  第一环节:课前

  ⑴对教师自己,首先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让学生对错题重新做一遍,分析检测总体的情况,公布详细解题过程。明确表扬先进、激励后进的对象;明确要讲解的问题。对学生,发放答案,对照自查。让学生独立地对照答案分析失分的原因(包括知识、思路、方法、技巧、规范等方面)。对于一般计算失误、审题不细、答题不规范等试卷错误,一般可以通过自我查纠解决,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深刻认识错因,吸取教训,从而完善对知识的理解运用。

  ⑵了解试题的难易程度;明确小组需讨论的问题;让学生理解试卷考查的知识点和方法规律。

  第二环节:课堂

  ⑴班内交流,指导讲评。先让学生组内讨论,分析归类错题类型,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各组错题学生进行重新演板,教师用课件展示解题过程和正确答案或根据情况进行点拨,由学生阐述解题思路,把试卷错题当场全部消化,重复演练加深印象。对有争议的问题和小组未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进行整理并集中汇报。

  (2)对于个性问题,教师要启发学生找出题干中的关键字、词、句,挖掘转换其中的条件,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探索解题思路和方法。让学生明白思维障碍在哪,为什么自己想不到。

  (3)如果是共性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变式训练,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通过借题发挥,一题多变,开拓学生思维视野,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针对本次考试的重难点进行有效的拓展和延伸,由学生解答设计好的典型题目,通过分组竞赛的形式完成本环节。

  (5)易错题、答错题再次进行总结和归纳,对学生进行再次检测,不留疑问。

  (6)归纳总结,能力提升 。该环节实质是学生“梳理反思-纠错巩固-总结提高”这样一个“再学习-再认识”的动态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方法、规律、同时建立错题档案,将各类错误订正到错题集上,重点进行归纳整理,完善知识结构,熟悉解题方法,从而获得能力提高。 教师根据普遍出现的问题和学生的反馈情况,在课后提供对应的补偿训练题,以强化对试卷中问题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训练题要进行变式处理,如通过改变条件、背景或设问,进一步开拓学生思路,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迁移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某些环节作适度调节,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使教学过程自然流畅,使教学内容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活动中得到有效的落实,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布置下一步的内容,整理错题集。

  第三环节:课后

  通过定时训练或其它形式考察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来源:钟书贵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