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国血统到美国血统--香港的大学和高考

2019-09-22 08:55:57

香港的八所公立大学

  1992年,我从哈佛大学博士毕业,到了香港科技大学教书。那时,香港科大刚成立不久,它是1989年兴建,1992年正式招生的。

  科大成立的背景,就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大陆改革开放的步子越来越大,很多香港产业,如制造业、货运业等都北移。这就给香港人带来了以后*什么吃饭的问题。自然,答案是必须发展以高新科技为基础的新兴产业。但是,大学不好,怎么能培养出新兴产业需要的人才呢?在这种情况下,香港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创办了香港科技大学。

  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香港高校普遍升格为大学前,香港的公立大学(英国制度下“大学”不等同于“学院”)只有三所: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的高等教育,原来实行的是英国式的制度,比较死板,缺乏竞争机制。大学教师大多来自本地,少部分来自英联邦国家,并不要求做什么研究,也不需要发表论文,只要做一个教书匠就可以了。只要你不在教学上、法律上出事,就是一个铁饭碗。而科大的大部分制度,是按照美国方式建立起来的,以大幅度提高待遇的方式,首先实现了教师的国际化。香港科大当时被称为资本主义世界薪水最高的大学(1997-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就不再是最高的了)。

  临近1997年前,香港政府对于大学升格突然放开,一下子就有了八所公立大学(其余原来是"学院")。除了上述三所外,还有城市大学、理工大学、浸会大学、岭南大学和教育学院。本来,从上考虑,殖民地政府通常不会建立很多大学,因为担心大学太多,容易引发当地受大学教育的年轻人的本土意识和意识。但临近1997年的转换,英国人乐得撤走前做回好人。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1997-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前,港府手上非常有钱。

  香港的所有大学,本科是三年,而不是四年。而香港的高中,不是三年,而是四年。这是沿袭英国的制度,英国本土的公立大学都是三年制度,而高中第四年级是预科班,相当于大一。但是,大学三年制不符合国际主流。关于“三改四”,香港社会已经讨论了十多年了,港府也知道必须改,但“三改四”必然也要“四改三”,把高中四年制改为三年制,这就牵涉到政府预算,因为高中一年的成本和大学一年的成本当然不同,所以迟迟不能解决。据说至少到2012年,政府才能保证“三改四”和“四改三”的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