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校长谢和平:本科论文改革只是改革的开始
新华网成都10月25日专电题:论文多样化、选拔“偏怪才”引争议——四川大学改革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调查
记者叶建平、吴晓颖
本科毕业论文多样化、高考将破格录取“奇才”“偏才”“怪才”……为创新本科人才培养,作为我国一所研究型综合大学,四川大学经过长期调查摸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新规定,在本科论文、人才选拔等方面进行改革,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对于新规定,大多数人认为,符合现行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方向,有利于高校培育高素质人才;但也有不少人提出质疑,认为新规在操作过程中存在漏洞,可能引发更多问题。
“打破过时的桎梏”——创新人才培养连推新规
近来,一则“四川大学拟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消息,将正在悄然探索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四川大学推到了的“风头浪尖”。
针对社会上的广泛争议,四川大学对外澄清,学校并非取消本科毕业论文,而是“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在确保质量前提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可以多样化”。
几天后,四川大学又宣布,为充分发挥和挖掘具有特殊兴趣和特殊专长学生潜能,开发和激活他们个性特长,在国家招生政策许可前提下,今后中学生中的一些“奇才”“偏才”“怪才”有望被学校优先或破格录取。
实际上,这些新规定只是四川大学探索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缩影”。在汶川地震后半个月,四川大学就出台过类似规定,本科毕业生参加、灾后防疫和灾后重建等各项专业性志愿服务后撰写的服务日志、总结报告和创作的文艺作品等,经过认定可作为毕业论文(设计)。
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说,到2020年我国要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急需大量高素质创新人才。但现行的高校教育教学体制存在一些弊端,急需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地进行创新和改革,如本科毕业论文。“我们学校文新学院有许多优秀本科生,有的大学期间出了6本小说,有的创作了大量诗歌、剧本,完全能体现真才实学,但却被逼着要完成毕业论文,这就不太合理。川大的探索,就是要打破过时的桎梏。”
支持声高涨反对者担心又出“猫腻”
从本科毕业论文多样化到选拔培养“怪才”“偏才”,社会对四川大学此次教育改革的看法,持认可支持态度的人占了多数,但也不乏质疑之声。对此,四川大学表示,社会支持是对他们的鼓励和鞭笞,而反对者的意见,也有利于学校进一步科学细化改革方案。
“毕业论文就像‘八股文’。”听说本科毕业论文将实现多样化,四川大学大四学生李婷(化名)特别高兴,她说:“大四这一年既要实习,还要找工作、考公务员,哪有心思写论文。很多同学通过搜罗资料、‘复制’‘粘贴’‘拼凑’出一堆毫无价值的文字垃圾,甚至有的同学还不得不花钱雇枪手代笔,很可悲,也很无奈。”
学生支持本科毕业论文多样化,而“偏才”“怪才”选拔培养新规定,则得到了家长的拥护。成都市民张军说:“今年高考,‘甲骨文’考生黄蛉被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录取。我家孩子平时也对考古、文物感兴趣,但学习压力大,哪敢让他去关注那些。文化成绩上不去,考不上大学,那怎么办?川大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希望。”
对于川大改革,也有人反对,在四川大学内都有持反对态度的老师。他们认为这样改革就不能称之为大学本科教育,已然变成了职业训练班。广州番禺的一名网友也写道:“如果到了大量学校跟进这种方式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乱七八糟的报纸,这些报纸可能是没人买没人愿意看的,但就是专门给学生发‘见报文章’的。到时就不是报纸给作者支付‘稿费’了,而是作者给报纸支付‘版面费’。”
另外,对于偏才、怪才选拔机制,社会质疑更多。一名网友直言不讳,这种选拔人才机制可能有利于大学培养出在某一特定领域顶尖人才,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是不是也可能发生“考分不够、推荐来凑”的猫腻现象呢?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