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学家在西伯利亚一个山洞中发现了属于某个神秘古人类的骨骼化石。这一发现意味着,3万年前的人类大家族中,除了穴居人和现代人外,还有第3种古人类。
那么,第三种古人类啥样?与尼人及现代人有啥不一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新智院士为读者答疑释惑。
不同于尼人及现代人的奇特古人类
“早在几年前,科学家们就在西伯利亚南部的登尼索哇山洞发现了古人类指骨和牙齿化石,没有足够的形态根据确定它们属于古人类的哪一种类型。最近两年,DNA的分析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只需要很少量的化石就能够提取足够进行研究的DNA,德国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开始对登尼索哇古人类指骨和牙齿化石的DNA进行研究,他们发现这两件标本的DNA与早期发现的6个尼人化石的DNA有显著的不同。同时,科学家们又把登尼索哇化石的DNA和现代的生活在非洲、亚洲、欧洲等的人群进行比对,发现差距依然很大。因此,科学家们认为这些化石可能代表一种不同于尼人及现代人的新的古人类。科学家们还特别注意到,这里出土的人类臼齿的尺寸特别大,超出了除大约二百多万年前的能人和鲁道夫人以外的其他人属的变异范围,且有很大的跟座盆,齿根分叉厉害,不存在‘次尖退化’等特征,这些形态与尼人大不相同。”吴新智院士介绍道。
登尼索哇人属于3万年前的古人类吗?
吴院士表示:“从文中的分析来看,只是说明了登尼索哇人与已发现的尼人和现代人不同,并没有按照林耐提出的分类系统确定其分类位置,即并没有指明他与尼人及现代人是否属于不同的物种或亚种。因此,准确的说应该是属于第三种类型的古人类。说是第三种人在科学分类上可能会产生歧义”。
“物种之间是不能繁衍后代的。我们将古人类分为尼人和现代人,2009年以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认为他们之间并不能杂交产生后代,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2010年新发表的DNA研究成果指明了他们之间曾经有过交配,改变了2009年以前曾经很流行的观点。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并不能证明登尼索哇人能否同尼人或现代人产生后代。此次对核基因组的分析显示尼人和登尼索哇人分开的时间大概在64万年前,他们与现在的非洲人分离在80万4千年前。而对于线粒体基因组的分析则表明登尼索哇人早在100万年前就与现代人分开进化,此后50万年前才出现了现代人和尼人的分离。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的完全不同的计算结果使得科学家们无法确定登尼索哇人和尼人与现代人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吴院士解释道。
另外,吴院士补充说,根据DNA分析结果进行推论所得到的结论也可能存在误差,如同前面说过的,使用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算出的数值的矛盾也充分说明了这个可能性。虽然现代我们有先进的分析DNA的生物技术,但在利用测试结果计算年代时不可避免要引入一些不确定的假设,如在计算核基因组数据时假设人和黑猩猩分离于650万年前,假设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毕竟是假设,带着或多或少不能确定的成分,这个假设的偏差必然导致结果也不一定准确无误。再者,实验只分析了有限的6个尼人的标本,并不能表明登尼索哇人与所有的尼人都不同。这样一来就更加加剧了对登尼索哇人定性的难度。
人类对于自身来源的探索从未停止过,这个复杂的谜团也将是一个吸引世世代代的科学家的话题。科学界每一个新发现都会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也带来了科学家们的强烈质疑和各方揣测,我们用有限的知识去探究人类无穷的进化空间,这本身就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但真相只有一个,人类学各个领域的研究终将得到共同的结论,相信会有更多证据为我们揭开人类进化的神秘面纱。
新发现改写了现代人起源的争论
“新的发现对于现代人起源理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吴院士表示:“关于现代人起源国际上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学说,一种是取代说,认为在大约二十万年以前,在非洲就出现了身体结构和我们几乎相同的、像我们现在这样长相的人,大概在十万年以前,她的后代就走出非洲,到亚洲和欧洲,以后大概到六万年以前到中国,因为某些原因,他们到达的地方原来生活着的古人类全都绝种了,这样从非洲走出的这些人就不与当地居民发生任何通婚而直接全部取代。另一种学说就是多地区进化说,认为大约二百万年以前从非洲走出的原始人在欧洲和亚洲各地繁衍产生后代,它们随时间相对独立地进化,但各地区间进化线之间互相有交叉,就是说有基因的交流,越早期越少,越到晚期越频繁,直至发展成了现在的人类。我们中国的古人类学工作者,包括我自己,比较相信后者。”
“文中报告的登尼索哇人这一新的古人类类型,表明现代人起源远远没有单纯的取代说这么简单,在同一时期很有可能存在尼人、现代人、登尼索哇人甚至更多未被发现的新的类型的古人类。2010年新发表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现代人有1%-4%的基因来自尼人,这也推翻了取代说中走出非洲的人类与当地居民不发生任何基因交流的论点。相比之下,多地区进化说可能更加接近实际的情况。”吴院士说。(本文崔娅铭亦有贡献)
延伸阅读
古人类?还是小矮人?
2003年7月,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的科学家及其印尼同行在印尼的偏僻岛屿弗洛勒斯岛上的一个洞穴中发现一具女性化石,身高仅1米左右。最初研究人员判断它可能是一名古代儿童的残骸,但他们很快便注意到化石的牙齿磨损很严重。最终的三维成像显示,这名女性死时至少已有20岁,距今大约1.8万年。科学家又对其颅骨的内部结构进行了检测,发现其脑量仅相当于现代人的1/3。从化石的身高和脑量和其他特征看,科学家推断这是此前从未遇到过的一个古人类新物种,于是将这批化石所代表的“小矮人”命名为“弗洛勒斯人”。据报道,科学家们从1964年开始就在该岛的这个洞穴中进行发掘研究,已经发现了属于7个人的这种古人类的化石,这具女性遗骸是其中保存最完整的。
这些化石出土之后,学术界和公众反应空前强烈。最初,人们认为它们是由居住在附近的直立人经过岛屿矮化现象发展而来,也有人认为是患有先天性小头症或是侏儒症的智人,但这些解释在更多的出土化石和新的证据面前都显得不能让人信服。这种身高1米上下的古人类与我们现代人共同在地球上生活了一段很长的时期。8年来科学界的多数人一直相信,现代人类是16万年前由早期智人进化而来,20多年来,多数人相信智人是地球上几万年来唯一的人类,弗洛勒斯人骨骼的发现说明,人类进化的过程比科学家以前估计得更加复杂,除了我们所属于的智人外,还有人类的其他一些类型也曾存活到距今几万年前。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的专家说,这个发现改写了他们对人类进化的认识,也打破了“非洲是现代人类唯一起源地”的论断。这与中国研究人员参与提出并不顾国际学术界多数人反对,一直坚持的多地区进化假说相似,即现代人是在亚、非、欧、大洋洲等各个地区,以连续进化的方式演化而产生现代人。
如果将弗洛勒斯人考虑在内,“登尼索哇人”可能是当时地球上同时生活的第四种类型的古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