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下一页 1.问题背景
时代呼唤创新人才,基础教育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改革是势在必行了。2002年秋季起,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试验在我市“落户”,新的化学课程在学习内容、形式方面的实质性改变,这意味着要重新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来服务于新的标准和目标;新课标积极倡导多元化评价,本文就化学教学评价中“学生评价”部分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见解。
2.关于评价观念更新的几点问题
2.1创新与评价
从新课标中体现到评价功能之一是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服务。我们需要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什么才算是创新?我们很有必要给“创新”下一个定义,并以此来作为评价的尺度。
创新就是发明创造吗?非也,对学生本人而言,其所思所做,能有新的意义,新的质,那么他就是进行了创新。学生的思维;具有生产性,会产生新的质,所以他是创新。他能用新的方法独立解出一道题目,对化学现象有新的解释,独立做出某个判断,有新的思考,有新的意思等等都是创新。学生的创新是内创新,是与他自己的认识相比较的。如笔者的一个学生在学习简易洗气装置后,联想到用它可以进行三类气体的收集装置,联想到可以用作贮存不易溶的气体,这本来是早已被发现的知识,但基于他的既有经验来说,这是新的,他实际上就是进行了创新活动了──我就是用这样的观点来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的。
2.2错误与评价
新课标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学生获得的东西,许多是在他们自己的探索之下获取的,这种探索需要一个过程,当然很大机会会犯不少的错误。我们应如何看待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错误?又如何对此进行合理的评价?
如像过去,评价只重视结果,那么结论一旦错误或偏差,不及格就是对他们的评价,那么说学生的探索就完全变成徒劳的了,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就会倍受压抑,以后他们将对探索失去兴趣。新课标改变了过去孤立的评价手法,着眼于评价学习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学生的认识没有必要开头就是完美的。比如我在开展有关氢气的“拓展性课题”时,学生注意到锌粒和稀硫酸一接触就产生氢气,几位学生(考试成绩较差的学生)在课后讨论后跑到我跟前,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他们的看法:氢气是最理想的无污染燃料,但用水作原料制取,会浪费电力资源,同时反应速度很慢,故改用锌粒和稀硫酸来大量制取,既快又方便,与此同时,他们又展示了精心设计的从生产到管道输送等的设计图样……。在这里显然存在很大的漏洞,他们光是着眼于氢气的易于制取,却没有考虑原材料的来源与价格,气体的贮存与运输。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出错了,但他们的错误中包含着正确与灵气──他们重视环保,关注资源,勇于创新。因此,在我看来,对于这些后进生来说,这是他们“高水平的错”,对这样的错应给予高度的评价。当然,我们并不是鼓励学生故意造成错误,而是要重视寻找错误过程中的有价值的东西。我们接纳学生出错,我们对其错误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正确思想要高度评价,这将促使他们继续探索,从而促使其在克服错误的过程中,能获得真知,获得最可宝贵的知识和技能。
2.3个体差异与评价
传统的评价方式都是采取被评价对象与被评价对象集合以外的一个标准相比较,即实施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这种评价对于后进生来说尤其不利,因为在这种评价方式中,后进生往往被排斥在成功的门外,因此他们就无法体现学习带来的乐趣,所以他们不愿意参加再学习。新课标强调我们要注重“每一个学生”、“平等的学习机会”、“多元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因此在面向全体的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时要多几把衡量的尺子来衡量不同层次的学生。
我们首先要认同学生都有各自的发展区。不同的发展区域,起点不同,标准不一,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中处处都能找到成功的机会。例如,某位学生山完全不懂得相对质量的计算转变到能计算一些简单化学式的相对质量,这对于他来讲,有质的飞跃,那么就是有极大的进步了。也就是说,我们采取了个体内差异评价法,这种评价是以评价对象的自身作为评价的参考点进行的,山十是跟自身作比较,所以即便是最差的学生也有进步的可能,所以这种评价史能体现出激励性,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激发内在的创新能力。
1 2 下一页
初中新课标化学教学评价的若干研究
2019-08-28 09:15:16
相关推荐
- 两支针筒一台戏 2019-12-06 17:10:29
- 课堂还要不要“教学模式” 2019-11-28 13:24:56
- 女生护肤保养化妆英语表达 2019-11-09 15:09:58
- 哈市中考政策 地理、生物等首次纳入总成绩 2019-11-21 12:12:43
- 国际性的慈善公益组织有哪些? 2019-09-17 11:4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