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火拼农村“互联网+”城外的要冲进来

By amazingle at 2017-05-06 • 0人收藏 • 143人看过
2016年,“互联网+农村”、“互联网+农业”方兴未艾,无论是传统的涉农金融机构和组织,还是互联网渠道巨头,思考最多的,无疑都将是各自的“农村战略”——涉农金融机构和组织都瞄上农村电子商务,而互联网电商则铆足了劲想占领渠道,分农村金融一杯羹。涉农机构:城里的要冲出去2015年,在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和传统银行业内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态势下,涉农金融机构和组织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拓更加积极,而在农村“互联网+”行动中表现活跃的,首先是全国各地的农信社和农商行。网络电商:城外的要冲进来农村市场如此广阔,互联网渠道商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冲进来了。阿里巴巴提出“千县万村”计划:3—5年内投入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小服务站,每个站至少投入10万元。阿里巴巴集团农村淘宝战略负责人郑威透露,阿里巴巴最近刚刚修订了“千县万村”计划目标,提出全国至少要建设2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20万个村级小服务站,在全国招募20万个合伙人,以及相对应的淘帮手、村拍档和信息员。“所以,农村淘宝在我们公司本来是未来3—5年的三大战略之一,但最近已经上升为接下来10年内的第一战略。”他介绍,截至2016年1月1日,农村淘宝已经覆盖了全国252个县,招募了13000多个合伙人,“这还是在我们不断控制速度下达到的数据。”紧跟农村“互联网+”,京东农村战略的步子和它们自诩的配送“电商里最快”一样,提出“3F战略”(工业品进农村、生鲜农产品进城、农村金融战略),触角迅速在农村展开。“短期看,小农经济+平台电商,活下来很难。原因是两低两高:价格低,向农贸市场看齐,带来的后果是品质也向农贸市场看齐;小农经济生产成本高、小包物流费用高。长期看,现代农业+自营电商活精彩不难,原因也是两低两高:成本低,生产端靠规模化、现代化技术降低成本,流通端用规模化运输降低成本;价值高,储存端通过仓储建设可以错峰上市,销售端通过优质优价推动品牌发展。”李贺明说。农村电商:培育主体,改善环境农村“互联网+”的火热,得益于2015年5月《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的推动,其中提出了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等措施。2015年11月,《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出积极培育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改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扩大电子商务在农村、农业的应用。市场体系建设司副司长孔令羽表示,“互联网+现代农业”是国家推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农业服务平台,加强产销衔接,电商进农村就是有效果的尝试,而且发展速度十分迅速。“预计2015年农村网络购物超过3500亿元,比上年超过90%,这个数字要快于城市整体网络购物的增长幅度。2015年,种子、农药、化肥、农机等农资的电子商务呈现迅速增长趋势,预计全国农资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超过150亿元,比2014年增长至少5倍。同时,以网上订购、预售等形式,形成了一批又地方特色的品牌农产品,带动了农业生产向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孔令羽说。对“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市场化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王小兵认为,“互联网+农业”,最终要加出一个现代农业。而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最关键的是让农产品能够卖得出去,农民钱包鼓起来,才有更多的钱去买消费品。“农业电子商务不能简简单单停留在解决农产品的流通问题上,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带动农业的市场化,倒逼农业生产实现标准化,提升农产品的品牌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农村“互联网”快速推进,电子商务如火如荼,但在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仍需要引起重视。《2014—2015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涉农电子商务中,只有1%是盈利的,有7%亏损严重,88%略有亏损,4%持平。参事、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施祖麟表示,发展具有一定盲目性,行业竞争激烈;规模小、经营模式落后、运营成本高;行业垄断现象突出,数据不公开,统计与质量无法推进;人才缺乏;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产品溯源认证体系不健全等,都是当前农村电子商务亟待解决的问题。 

登录后方可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