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出路
By lovesarah119
at 2017-05-13 • 0人收藏 • 164人看过
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有繁荣。深圳曾经有个罗芳村,香港也有个罗芳村,一河之隔,两个罗芳村的居民收入相差百倍。两个罗芳村,本来是一村,同样的民族,同样的地理环境,同样的文化传统,为什么收入差距那么大?因为7、80年代的香港有自由,而深圳没有。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发布之时,香港GDP占大陆经济规模的30%,30年之后的2013年,这数据下降到了3%。其中原因,并不是因为香港在没落,而是因为改革开放,人们拥有工作和生活的自由之后,大陆经济突飞猛进。现在两个罗芳村居民收入差距百倍的故事不再有了。过去十多年香港的发展不尽人意,不但地位在下降,还有被上海深圳甩开距离的危险。但香港依然有全球一流的法治环境,自由市场,以及产权保护制度。香港还是一个税率低、税制简单的地区。香港不用向缴税,就能获得免费的国防服务。香港软硬条件都得天独厚,年轻人还上街闹事要普选,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香港的困难,在于楼价太高、人才太少。梁锦松在去年的一个演讲中说,联想和腾讯想到香港发展,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人工太贵,而是人才太少。不是请不起,是请不到。确实,香港仅有区区700万人口,而北京,一个海淀区就有300多万人口。香港不是没有土地,而是有地不能用。香港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还有60%以上。香港的供地阻力主要来自现有业主,增加供地,楼价下跌,对于没有买楼的人来讲当然是好事,但对于已经买楼甚至还在背负房贷压力的业主来讲,就是另一回事了。没买楼的人希望政府增加供地,已经买楼的人希望政府减少供地。两派相争,后者有更多动力向政府施压。人们不会因为买不起楼而上街或者跳楼,当房价暴跌,却会让人上街、让人跳楼。这是过去几十年香港的现实。怎么打破这个困境呢?我认为可以尝试使用赎买机制。比如当政府出售土地的时候,拿出一部分出让金补偿现有业主。这样就算楼价下跌,原有业主和地产商的损失也有所弥补,那政府增加供地的阻力也就少了一些。同时,由于补偿款来自新的土地出让所得,不用其他纳税人承担,所以从道理上也可以讲得通。两全其美。同时,香港还可以大幅放开移民。以香港的吸引力而言,只要说凡是拥有内地本科学历的人,都可以自由移民啊香港,那么,要让人口增长到3000万应该可以做到。当然,基于财务压力及可行性考虑,新来的移民只享有居住和工作的权利,而不能享有香港老居民在医疗、教育、低保等任何方面的政府福利。其实,不管是增加供地,还是放开移民,都是拓宽香港的自由边界。但现在的香港人,似乎已经不再珍视这种自由了。他们反对供地,他们反对移民,甚至连游客买奶粉都要反对。这就像人们挤公交,没上车的人希望上车,已经上车的人希望别人不要再挤。他们忘了,如果没有自由,如果没有人口从几十万到几百万的增长,断然不会有香港今天的繁荣。当年,为了歌颂自由市场,专程到香港拍摄电视片,将其作为典范传遍天下。现在,还有多少香港人记得自由的珍贵呢?
登录后方可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