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散文”随想
By 杨文丰科学散文
at 2017-06-17 • 0人收藏 • 93人看过
“绿色散文”随想
——科学散文艺术笔记
▓ 杨文丰
( 原载2011年04月02日《解放日报》: http://t.cn/hBok7j )
1
以自然为写作题材并注入了作家的个体思考和体验的散文,我视之为“绿色散文”。环保科普文章“无我”,绿色散文中“有我”——
有我对大自然的深刻体悟、发现、描述,有我对生态恶化的忧患意识,有我在绿色背景下对现代人的生存意识、行为观念的富于历史感的追问和反思。
似大海一样辽阔,如苍穹一般深远的绿色,喻示着绿色散文有无限的可能。
2
绿色散文有两种类型:
一是尚无自觉的绿色意识的作家的作品,如普里什文的《林中水滴》,希梅内斯的《小银和我》,德富芦花的《自然与人生》等。这类绿色散文,面对自然有写实、抒情、议论,行文多轻松、闲适、感性;
另一类则是有自觉绿色意识的作家的作品,棱罗的《瓦尔登湖》、里奥波德的《沙乡年鉴》、卡森的《寂静的春天》等。这一类绿色散文,作家笔下的自然,知性,尤其使命感强烈,有颇类同日本文化的“物衰”意味,作家具有与万物荣辱与共的博大情怀。
3
绿色散文的深度、境界,与其说有别于世俗意义上的散文——主要依靠或通过思想、情感而抵达而营建,毋宁说更多的是依赖作家的思考、使命感、感觉和性灵以及言行一致的倾向性而体现。
绿色散文推崇的思想感情、境界,比如使命感,并非人人有的,也并非人人所能抵达。
绿色散文是充满挑战性的写作。
4
说:“语言是人口开出的花朵。”
词语如花。
绿色散文的语言不但应该词语如花,而且,词语里还应该有绿叶。
鲜花和绿叶,相互映衬,相辅相成,有机而质感,富含生命汁液,原色,辽阔。
5
在美国人眼里,生态学家、作家里奥波德的《沙乡年鉴》,是与棱罗的《瓦尔登湖》并列的光辉著作。里奥波德在《沙乡年鉴》中首倡“土地道德”。
里奥波德认为个人是一个由各个相互影响的部分所组成的共同体的成员。土地道德只是扩大了这个共同体的界限,它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动物,或者把它们概括起来:土地。简言之,“土地道德是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中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沙乡年鉴》)
绿色散文离不开表现土地道德。
6
绿色散文家,必然是善良的、热爱自然、富有理想主义精神的、爱美的地球村人。
惟其如此,绿色散文家笔下的文字,才可能展现、生长出地球村的诸多纯粹、美好的意象:人与草木河山,能友善、和谐相处,人们见面总能相互微笑、互相招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民风纯朴。地静天明。苔痕上阶绿。清泉石上流。石头善良。万物俱荣。田野荡漾着无边的绿色。暮色、月光仿佛是从田野深处升腾起来。社会法治,幸福和谐。
绿色散文家,当然需有纯朴而现实的地球村意识,这种意识得如古老的24节气被内心深深地自觉地认同。
绿色散文的意蕴没有紫色、黑色,更没有血色。
7
人类已进入生态时代,在这个生态时代,绿色散文已成了最富有理想精神的散文,绿色散文家,自然也就成了最有富理想精神的散文家。
绿色散文家有两支笔:
一支为溢美之笔,描绘、体悟美丽、静美的自然风土,行文大抵常常会向棱罗靠近,平静、闲静、幽思;
另一支为忧患之笔,忧患走入日暮途穷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广、深刻、深远、沉重、忧患而不哀伤。
绿色散文家的头上,总闪烁大爱的光环。
爱,是绿色散文产生的驱动器。
8
黄河、黄土地,赋予华夏民族黄皮肤,但奇异的是,在祖国宽厚如黄土、长远似黄河的散文作品中,尚没有专门的、厚实的关于大地的散文。作为诗国,远古的诗词中,自然物也多是作为一种起兴、抒情的对象,从没有人将自然大地作为专门的写作对象,更不要说深刻地揭示自然所蕴含的深刻、永恒的内涵和规律了。
站在大地上的人——谁个能长久疏离大地?
将大地,这托附、养育着自己血肉身体的大地,迅速地进入文学视野吧,作家们!
9
苇岸兄弟把散文视作文学的平原。我以为散文更应该是文学的大地。
尘世的走兽、飞鸟、木叶,乃至人类,严格地说,或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从大地里升起来的。大地的辽阔、坚忍、丰厚、宽容、多彩,基础性和孕育性,喻示着与绿色散文乃至广义散文本质的一致性。
10
绿色散文,与从乡野、土地走来的、拥有土地情怀的散文家,更容易互相呼唤,这呼唤的回声,穿行在天地与大地呵护的空间。
绿色散文,与具有自然科学背景的散文家,更容易生命相依,显出高远宏博的生命大气象。不可想象普利什文如果不是大学曾攻读农业化学,能否写出如同大地一般的《林中水滴》,能够被誉为俄罗斯“大地的牧神”。
11
精神意义上的“绿色”,并不像客观的、物质意义上的绿色那般能受到人类所依赖。
尽管自然环境在一天天坏下去,而多数人依然还在一天天悠闲地生活,因而可以说,在社会还没有普遍雄起强烈的绿色意识之前,做一个绿色散文家不说之是反潮流的,也是有些悲壮的,至少也是寂寞的。
做一个绿色散文家更需要勇气。
有人说,“勇气并不是蛮勇之力,它所挑战的对象不是外界,而是自己。”
勇气 ,如同植物生长所需要的阳光、空气和水分,也如同你身边的空气,是你抓不住、看不见而又确实可感的东西,决定着你事业的成败。
12
江河是水在大地上的团队行为,而思路是思想的有序流向。
思想决定着绿色散文的结构、语言和质地。
决定绿色散文家行文思路的,难道最终不是全球性的生态视野、原野般辽阔和大山般沉重的绿色意识、绿色思想和绿色使命吗?
2011.3.3 羊城, 半山湾 ,绿色书屋
——科学散文艺术笔记
▓ 杨文丰
( 原载2011年04月02日《解放日报》: http://t.cn/hBok7j )
1
以自然为写作题材并注入了作家的个体思考和体验的散文,我视之为“绿色散文”。环保科普文章“无我”,绿色散文中“有我”——
有我对大自然的深刻体悟、发现、描述,有我对生态恶化的忧患意识,有我在绿色背景下对现代人的生存意识、行为观念的富于历史感的追问和反思。
似大海一样辽阔,如苍穹一般深远的绿色,喻示着绿色散文有无限的可能。
2
绿色散文有两种类型:
一是尚无自觉的绿色意识的作家的作品,如普里什文的《林中水滴》,希梅内斯的《小银和我》,德富芦花的《自然与人生》等。这类绿色散文,面对自然有写实、抒情、议论,行文多轻松、闲适、感性;
另一类则是有自觉绿色意识的作家的作品,棱罗的《瓦尔登湖》、里奥波德的《沙乡年鉴》、卡森的《寂静的春天》等。这一类绿色散文,作家笔下的自然,知性,尤其使命感强烈,有颇类同日本文化的“物衰”意味,作家具有与万物荣辱与共的博大情怀。
3
绿色散文的深度、境界,与其说有别于世俗意义上的散文——主要依靠或通过思想、情感而抵达而营建,毋宁说更多的是依赖作家的思考、使命感、感觉和性灵以及言行一致的倾向性而体现。
绿色散文推崇的思想感情、境界,比如使命感,并非人人有的,也并非人人所能抵达。
绿色散文是充满挑战性的写作。
4
说:“语言是人口开出的花朵。”
词语如花。
绿色散文的语言不但应该词语如花,而且,词语里还应该有绿叶。
鲜花和绿叶,相互映衬,相辅相成,有机而质感,富含生命汁液,原色,辽阔。
5
在美国人眼里,生态学家、作家里奥波德的《沙乡年鉴》,是与棱罗的《瓦尔登湖》并列的光辉著作。里奥波德在《沙乡年鉴》中首倡“土地道德”。
里奥波德认为个人是一个由各个相互影响的部分所组成的共同体的成员。土地道德只是扩大了这个共同体的界限,它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动物,或者把它们概括起来:土地。简言之,“土地道德是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中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沙乡年鉴》)
绿色散文离不开表现土地道德。
6
绿色散文家,必然是善良的、热爱自然、富有理想主义精神的、爱美的地球村人。
惟其如此,绿色散文家笔下的文字,才可能展现、生长出地球村的诸多纯粹、美好的意象:人与草木河山,能友善、和谐相处,人们见面总能相互微笑、互相招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民风纯朴。地静天明。苔痕上阶绿。清泉石上流。石头善良。万物俱荣。田野荡漾着无边的绿色。暮色、月光仿佛是从田野深处升腾起来。社会法治,幸福和谐。
绿色散文家,当然需有纯朴而现实的地球村意识,这种意识得如古老的24节气被内心深深地自觉地认同。
绿色散文的意蕴没有紫色、黑色,更没有血色。
7
人类已进入生态时代,在这个生态时代,绿色散文已成了最富有理想精神的散文,绿色散文家,自然也就成了最有富理想精神的散文家。
绿色散文家有两支笔:
一支为溢美之笔,描绘、体悟美丽、静美的自然风土,行文大抵常常会向棱罗靠近,平静、闲静、幽思;
另一支为忧患之笔,忧患走入日暮途穷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广、深刻、深远、沉重、忧患而不哀伤。
绿色散文家的头上,总闪烁大爱的光环。
爱,是绿色散文产生的驱动器。
8
黄河、黄土地,赋予华夏民族黄皮肤,但奇异的是,在祖国宽厚如黄土、长远似黄河的散文作品中,尚没有专门的、厚实的关于大地的散文。作为诗国,远古的诗词中,自然物也多是作为一种起兴、抒情的对象,从没有人将自然大地作为专门的写作对象,更不要说深刻地揭示自然所蕴含的深刻、永恒的内涵和规律了。
站在大地上的人——谁个能长久疏离大地?
将大地,这托附、养育着自己血肉身体的大地,迅速地进入文学视野吧,作家们!
9
苇岸兄弟把散文视作文学的平原。我以为散文更应该是文学的大地。
尘世的走兽、飞鸟、木叶,乃至人类,严格地说,或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从大地里升起来的。大地的辽阔、坚忍、丰厚、宽容、多彩,基础性和孕育性,喻示着与绿色散文乃至广义散文本质的一致性。
10
绿色散文,与从乡野、土地走来的、拥有土地情怀的散文家,更容易互相呼唤,这呼唤的回声,穿行在天地与大地呵护的空间。
绿色散文,与具有自然科学背景的散文家,更容易生命相依,显出高远宏博的生命大气象。不可想象普利什文如果不是大学曾攻读农业化学,能否写出如同大地一般的《林中水滴》,能够被誉为俄罗斯“大地的牧神”。
11
精神意义上的“绿色”,并不像客观的、物质意义上的绿色那般能受到人类所依赖。
尽管自然环境在一天天坏下去,而多数人依然还在一天天悠闲地生活,因而可以说,在社会还没有普遍雄起强烈的绿色意识之前,做一个绿色散文家不说之是反潮流的,也是有些悲壮的,至少也是寂寞的。
做一个绿色散文家更需要勇气。
有人说,“勇气并不是蛮勇之力,它所挑战的对象不是外界,而是自己。”
勇气 ,如同植物生长所需要的阳光、空气和水分,也如同你身边的空气,是你抓不住、看不见而又确实可感的东西,决定着你事业的成败。
12
江河是水在大地上的团队行为,而思路是思想的有序流向。
思想决定着绿色散文的结构、语言和质地。
决定绿色散文家行文思路的,难道最终不是全球性的生态视野、原野般辽阔和大山般沉重的绿色意识、绿色思想和绿色使命吗?
2011.3.3 羊城, 半山湾 ,绿色书屋
4 个回复 | 最后更新于 2017-07-02
慕兰山人
2017-06-26
#1
学习了。
登录后方可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