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之星"缘何成了流星(转载)

By 冷酷帅刀客 at 2017-06-20 • 0人收藏 • 114人看过
  
  "中华之星"缘何成了流星
  
  “中华之星”以自主创新为初衷,321.5公里的时速也创造了中国铁路试验速度的最高记录。但因为在关键时刻的故障问题,中国刚刚自主建立起来的高速列车技术的集成平台被打入冷宫,技术力量持续流失
    
    2006年2月18日,湖南重镇株洲,刚刚下过一场小雨,天气潮湿而阴冷。
    
      坐在刘友梅位于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大楼的宽大办公室里,却显得异常闷热,屋子里暖气开得很足。窗外不时从厂区的试验线轨道上传来机车响亮的汽笛声。这位“中华之星”的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显得格外消沉。
    
      “有什么办法呢?‘中华之星’实际上被否定了,但我们的工作问心无愧。”刘友梅略微停顿了一下,说,“理由很简单,就是认为‘中华之星’不可靠,虽然试运行五十几万公里,但还远远不够。”
    
      作为中国自主设计的目前时速最高的交流传动动力集中型动车组,“中华之星”拉响的第一声汽笛还是相当响亮的——它甚至出现在中学时事政治的考卷上。2002年底,这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高速列车在秦沈客运专线进行正线试验时,曾经创造了每小时321.5公里的“中国铁路第一速”。
    
      但从2004年开始,“中华之星”迅速从新闻中消失了。在日本、法国、加拿大和德国的高速动车组纷纷中标中国采购项目的时候,却见不到“中华之星”的身影——它甚至连投标的资格都没有——按照2004年《时速200公里铁路动车组项目投标邀请书》规定,此项目合格投标人应该是“在境内合法注册的,具备铁路动车组制造能力,并获得拥有成熟的时速200公里铁路动车组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国外合作方技术支持的中国制造企业(含中外合资企业)”。
    
      “现在,我们的整个团队都很消沉。”望着窗外,刘友梅连声说,“无奈!无奈!”
    
      刚过春节,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的一位领导告诉刘友梅,技术中心又有两名技术骨干要辞职离去,而类似的事情已经在去年早就发生了。这对于素有“中国电力机车之都”的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来说,似乎并不意外。
    
      院士很伤心,但他没有办法,只是勉强说:“我们尽量劝说或者创造一些其他的条件,让他们等一段时间再看看。实在劝不了也没办法,人才流动是正常的。”
    
      记者采访刘友梅的时候,由他挂帅设计的“中华之星”还在秦沈客运专线上运行。但按照的规定,运行区间只限于山海关到沈阳,而且最高时速不能超过160公里。
    
      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的母公司中国南车集团的一位人士透露,秦沈线上的“中华之星”就是个试验品,“已经把它毙了,以后估计也不会再生产‘中华之星’了”。
    
      这个曾经的国家重大产业化项目,在付出数以亿计的资金和集合整个中国铁路机车研发制造系统众多科技人员的多年心血后,在产业化道路上已经约等于中途夭折了。
    
  
  
23 个回复 | 最后更新于 2017-08-12
2017-06-22   #1
  密接钩
  

2017-06-22   #2
  随后在2003年9月19—20日长春召开的“高速动车组专家研讨会”上,“中华之星”被评价为“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在技术水平、产品成熟程度和可靠性等方面还存在较明显的差距”。这次会议已经明确要从国外引进200km/h动车组和300km/h以上高速动车组,但专家们在“建议综合”里仍强调,要进一步完善“中华之星”高速动车组的试验。
    
      2005年7月11-12日,主持召开“中华之星”阶段验收总结会,会上对国家立项自主研发的高速列车在口头上表示了支持。“但实质上对‘中华之星’持全盘否定的态度。” 刘友梅认为,这次验收会刻意否决了“中华之星”项目从设计、研制、试验、运行考核的严格过程以及“中华之星”所具备的200km/h以上速度级技术能力的事实。
    
      2004年,在200km/h动车组项目采购招标中,“中华之星”彻底出局。当时本刊曾发表文章,认为“中华之星”极有可能重蹈当年大飞机项目“运十”的覆辙。
    
      “这次验收会极大地伤害了我们科技人员的自信,也损害了政府部门的诚信形象。”刘友梅很痛心,但更关键的是,“‘中华之星’高速列车夭折了,中国刚刚自主建立起来的高速列车技术的系统集成平台被扼杀了”。
    
      是不是自主创新的希望?
    
      2005年6月26日,中国工程院召开了一场“提高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问题”的座谈会,在这次由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亲自主持的会议上,刘友梅就“中华之星”面临的困境向与会院士们做了汇报。“院士们听完后感到问题很严重,认为这种现象也是中国当前开展自主创新面临的普遍问题。”刘说。
    
      会后,刘友梅联合包括原部长傅志寰在内的52名院士,以中国工程院红头文件的方式,向呈送了一份《关于报送院士反映“中华之星”高速列车有关情况的签名信》。
    
      《签名信》认为,中国是铁路大国,发展及产业升级中可以适度引进借鉴,但不能完全依靠技术引进来解决中国铁路的问题;最近引进“日、法、加”三国共计140列200km/h等级电动车组的实践说明,包括设计技术、系统集成技术、交直交变流技术和网络控制技术都难以获得技术转让,中国企业仅分工承担组装制造任务,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使国内企业失去了自主创新的机会,使已经培育起来的科研队伍面临人员流失。
    
      《签名信》建议,对于自主研发的“中华之星”高速列车,有关部门应尽快组织鉴定,并实现产业化。院士们强调:“培育高速列车的民族品牌,可拉动和发展一批相关产业,千万不能让国家立项自主研制的成果不了了之。”
    
      《签名信》呈送上去后,刘友梅一直在等待结果。
    
      但采访中,的一位专家认为,很难说“中华之星”能体现了中国自己的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充其量是众多进口零部件的拼装,更不要说什么核心技术。
    
      对此刘友梅并不讳言,但他认为,虽然有些零部件是从国外进口的,并不妨碍我们由此获得系统集成能力。他反问到:“‘神六’的零部件有很多是进口的,但你能说‘神六’不优秀吗?”
  
2017-06-23   #3
  运十的悲剧重演!
2017-06-23   #4
  支持楼主!支持自主研发!别人的国家对于自己的民族工业都要采取一定程度的保护,我们的政府怎么啦?
2017-06-23   #5
  前面的是大同的,后面的是株州的 “中华之星”目前有两辆机车,其中DJJ2-0001由南车集团株州电力机车厂生产,ADJJ2-0001B由北车集团大同机车厂生产。两车使用同一图纸,因而基本上是完全一样的,只是由于各厂工艺条件不同,局部有细微差别。拖车分别由四方和长客生产。
  
  

2017-06-23   #6
  鄙视啊,早就应该被信息部给并了
2017-06-23   #7
  支持下 自己家乡的
2017-06-23   #8
  顶.

2017-06-23   #9
  车厢!

2017-06-23   #10
  就是这个

2017-07-09   #11
  这个不好吗~~~~

天涯部落姚明版开张

热诚欢迎前来作客~(我就不相信你好意思不发帖不回复?呵呵)


2017-07-16   #12
  ding
2017-07-26   #13
  有的存在就没有中国国铁良好快速的发展。早撤早好
  都是群什么人啊?
2017-07-30   #14
  项目的验收、评估也是和研发一样的科学技术工作,不应该是官员的事情,至少不该官员独断,可惜了。
2017-08-03   #15
  支持自己的高速列车!!
  
  国家有责任保护这样的科技成果,有责任把它发展起来。
2017-08-09   #16
  “更重要的是,“中华之星”自主解决了高速列车的主要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问题,初步打造了中国高速铁路技术的系统集成平台。”刘友梅认为,“中华之星”自主解决了以下几大核心技术:
    
      一是动力系统,即交流传动系统。这是高速列车的核心,没有强大的动力,列车跑不起来。“中华之星”动力车的一整套动力系统,从牵引变压器,到牵引变流器,到交流异步牵引电动机,全部是中国自主研发和自己生产。
    
      二是高速制动系统。“中华之星”的整个制动系统是自主知识产权的,从整个系统的控制逻辑单元到基础制动到防滑器,一整套子系统的集成都是中国自己做的,并自主研发了动力再生制动加列车电空制动的直通式数字制动机。
    
      三是转向架。转向架除承载功能外,还起到减振和安全功能。转向架有两种,一种是动力转向架,一种是非动力转向架。“中华之星”的动力转向架由南车集团的株洲厂和北车集团的大同厂联合承担自主研发,非动力转向架由长春厂和青岛四方各承担一个方案。
    
      此外,自主研发的系统还包括“列车控制网络系统”和“气动力学与轻量化车体”等。
    
      “当然,在系统集成和核心技术实现自主的同时,我们并不排斥国外先进部件。”刘友梅说,高速受电弓、真空断路器、GTO器件、去离子水泵、高速轴承和螺杆空气压缩机等部件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这可以弥补国产器件的不足,提高国产高速列车的质量水平”。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课题组2005年组织完成的《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发展路线》报告也指出,“中华之星”的意义更深层次在于,虽然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可靠性还不高,与国外技术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但通过这一项目,中国毕竟有了自己的技术开发基础和高速铁路技术平台”。
    
      “‘中华之星’是一项新生事物,它同发达国家开发高速列车一样要经历诞生、成长、成熟的过程,而实际上我们目前的水平已远远超过了日、法、德等发达国家在开发初期的水平。”刘友梅说,“中国这样的后发国家,在技术上与发达国家确实存在差距,但这不能成为自己否定自己的理由。”
    
      在重大技术项目中,优先保护民族产业和支持自主技术是国际惯例。刘友梅不理解的是:“难道不让‘中华之星’继续投入200km/h速度运营和进一步改进、开发,把其扼杀在摇篮里,就可以解决自主研发中出现的问题吗?”
    
      “恰恰相反,这只能使中国企业丧失研发200km/h以上动车组的实践机会。”刘担忧,从长远看,更会对业内公认的中国最具有自主创新潜力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带来致命打击。
    
      《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发展路线》报告在批评目前“以市场换技术”思路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铁路是我国的巨型国有企业,它的采购,也应在一定程度上受《政府采购法》的约束。
    
      刘友梅对此深有同感。最近他注意到,《科学技术进步法》正在修订之中,里面新增的第52条让他看到了丝许曙光。该条款为政府采购扶持政策,其中明确规定: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以及其他使用政府财政性资金购买重大装备和产品的,属于国内企业能够生产的就应当订购或采购国内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装备和产品;国家采取政策措施支持企业采购国内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装备和产品。
    
      “但愿这些法律文字尽快在现实中得到落实。”刘友梅说。
  
2017-08-10   #17
  的神经病!
2017-08-12   #18
  中国现在什么都是官说了算,那就完蛋了!~
  这个是科学,应该是科学家说了算才有希望。希望中国的国产化能挡住×××部长的进口化
2017-08-12   #19
  不是说了:全部进口,俺有钱
2017-08-12   #20
  作者:bbzywy 回复日期:2006-3-25 11:47:00
  
    运十的悲剧重演!
  ------------------------------------
  有可能啊 ,
  
  支持中华之星!
  
  多么希望坐上我们自己的高速列车阿,要是日倭的,那是什么滋味?
2017-08-12   #21
  顶起来,。。。
2017-08-12   #22
  车厢走行部
  

2017-08-12   #23
  支持下 自己家乡的
  
  

登录后方可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