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民币发行量才是真正的超发的。

By 鸡膀嗯国 at 2017-07-04 • 0人收藏 • 109人看过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民币发行量才是真正的超发的。

  因为:
  其实,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候虽然我们的钱少,物价不能叫便宜,应该叫物价低,但那时人民币的发行量却是真正超发的,否则为什么基本上所有物质都要凭票供应,限量供应的呢?基本上除了蔬菜,水果(很少),牙刷牙膏外都要凭票供应,连春节的年糕都是凭票的,每年居委会会来发票证的。

  为什么凭票供应,就是因为钱发的多,物质产出的少,所以要凭票限量供应。虽然到手的钱(每月的工资)很少,但是相对于当时产出的物质来说,货币竟然还是超发的,可见,当时的中国,生产力是多么的低,科学技术是多么的落后。

  那时候,虽然物价低,但是你买不到东西,所以,那时不是你有没有钱的问题,而是国家有没有物质卖给你的问题。因此,那些说以前的物价有多么便宜的人,在瞎扯蛋,根本没有可比性。

  以前一个月几十元钱,但是电器制品的价格却和现在是一样的,有的还比现在贵。比如,一台14英寸的彩色显像管电视机要一千元,象上海这样的城市,也要夫妻两个人节约开销存两年的钱,外加一百元年的年终奖,两个人四百,才能买上一台,这算是条件好的人家了。那时候,买电视机也要凭票供应,一张票要一百元,后来29寸的票要三百元。

  如果现在真的超发货币的话,现在你将每天一大早去超市或菜场排队买生活必需品了。就象90年代之前什么都要凭票供应了。为什么,现在不会,因为物质的产出要远大于货币的发行量。

  普及一下常识:

  首先,旧币回收,要印新的,这是最基本的。

  其次,要产出8元的物质(包括有形和无形的),才能发行(印)一元钱。如果产出的物质和发行的货币一样,那么就会发生抢购物质;如果产出的物质是8元,而发行的货币少于一元,那么就会发生物品卖不掉。所以货币的发行要在一定的周期内和产出的物质成一定的比率。也就是说产出8元的物质,卖掉一元,还剩七元的物质是最合适的。

  货币不是随便能印的,否则你就不用缴税了,直接印纸币吧;

  否则地方也不用交税给了,直接命令工厂印纸币吧;

  否则国家需要钱也不用发行国债了,也直接印纸币吧;

  否则央企上市,也不用发行股票,在市场上募集资金了,直接印纸币吧。

  有种情况能使纸币超印,就是你用外汇去兑换人民币,现在100美元换680元,这680元就是多印的。好在有人买出也有人卖进外汇,所以外汇储备到一定的量就基本平衡了。

  超发行的货币就是国家的三万亿的外汇储备,国家收进三万亿美元,就要兑付相当于三万亿美元的人民币。所以外汇储备是国家对所有国民的的负债,不是资产,也就是国家欠全国国民的。所以外汇储备越多,欠债也越多,没有外汇储备,又不能在国际上兑付,所以只好欠着,欠款当然不是越多越好,在一定范围里是最合适的。所以,之前央行行长不是说要藏汇于民嘛。

  我想这就是物价上涨了,收入多了,生活比以前好了的原因,因物质的产出多了,物质的产出为什么会多,因为科学技术运用在了国民经济各个方面。也就是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你现在用一千元就能买个智能手机了,以前莫拖罗拉翻盖的手机要3800元,因为科学技术发展了,物质丰富了。千万别跟我说苹果要五六千哦,因为千元的手机和苹果是一样好用的,人家就是卖个牌子而已。当时,一个普通人花五千元买个‘苹果4’的人后悔吗?心痛吗?说实话哦,不要死要面子活受罪哦。

  只能简单扼要的说说。具体的自己去看金融教材(国内和国际的都差不多)。

  以前中国物质如此缺乏,经济如此低迷,人民币都没有变成废纸,现在怎么会变成废纸呢。

  如果你在中国,直接用美元,或其他货币的纸币购物,人家一定把你当成神经病。即使是用外币,也要先折算成人民币才能购买。

  以前出国(90年代左右),凭外国签证,每人只能换五百美元,但是,那时候,外国的物价和现在却是一样的。现在能换五万,普通人的出国旅游购物,两个人一年十万美元是绝对够了。而且有些奢侈品买一次就够了,你不可能每次出国都各买一个吧。

  你们不是不相信中国的任何经济数据吗?怎么外汇储备的减少又相信了呢?还幸灾乐祸的样子。

  国家能告诉你外汇储备多少,就不怕外汇储备的减少。如果外汇储备减少,真的对国家的经济产生影响的话,就不会告知天下了,即便不告诉你,你能怎么样?

  1995年1一美元兑换8.3元,现在是6.9元.

  你说房价贵,房子和其他商品是没有可比性,你想住好的城市,好的地段,大的房子,房价当然贵.任何国家都是好的城市的房价远高于其他城市.

  只有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了,科学技术领先他国了,那么以后人民币就是外汇了,中国就再也不需要什么外汇储备了。

  以后,你的生活还是要靠人民币的,你不靠人民币,靠什么?即便靠子女,你有没有人民币,子女对你的态度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物价的涨幅是有天花板的,不可能一直上涨,既然是商品,就有涨有跌。2010年的时候物价最贵,现在收入增长了,物价却有所下跌,为什么?因为,科学技术发展了,产量增加了。

  这就是为什么人民币发行量多了,对外汇的比值却上涨了,因为物质的产出多了。




6 个回复 | 最后更新于 2017-07-25
2017-07-11   #1
  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2017-07-21   #2
  1995年1一美元兑换8.3元,现在是6.9元.
  为什么要用1995年的汇率跟现在比?要说就说解放时的1949年,要么就说改革开放的1978年.
2017-07-22   #3
  楼主。能解释一下,2015和2016我们外汇净流出近1万亿美元,可是M1和M2还是大幅度增加,没见增速低更没见减少,为什么哪?
2017-07-25   #4
  这开口就来吧,钱多不能收劵?当时劵很多因为没钱买作废的啊?
  
2017-07-25   #5
  @微信专业拉票
  这开口就来吧,钱多不能收劵?当时劵很多因为没钱买作废的啊?
  -----------------------------
  是物质少,所以要券,当然钱也少。券是按照物质的产出和人的最基本需求来制定的。
  不是券很多,是种类(如:米,油,肉,布,糖等等)很多,数量很少。只有城市的人才有券。那时的钱多,只是相对于当时的物价来说的,因为物价很低。

  那时倒买券是违法的,要坐牢的,没人敢。有些老人是用不完的,你用不完就作废了。

  你以为是现在啊,什么都可以用钱买的。

  所以你一定是90后的农村人。你们这些人什么都不懂,就知道瞎BB。
2017-07-25   #6
  总设计师不在了,你就可以胡说八道了?

登录后方可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