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兴

用户名:马国兴

注册于:2016-12-01

主题数: 1     回贴数: 51

介绍:

最后活动于 2017-10-03
回复了主题 › 去故乡,经由语言(连载)   
  谢谢各位欣赏÷!
«  2017-10-03
回复了主题 › 去故乡,经由语言(连载)   
  [“你去孟(梦)县了吧?”]
  
  人有一时迷,难免思维短路,形同梦游,于是便有戏言出:“你去孟(梦)县了吧?”故乡在博爱县,邻县就是孟县(现名孟州市),同属焦作市所辖,此言在故乡流传,一语二意,更显俏皮。我现在怀疑,当初升格更名时,之所以弃“孟县市”而选“孟州市”,大概也有不宜言传的忌讳吧。
  奉送一个故乡的笑话。焦作市现在下辖六个县市,即沁阳市、孟州市、博爱县、修武县、温县和武陟县。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标志性雕塑,焦作市是“腾飞”,一名少女张开双臂,脚踏腾空而起的骏马;武陟县是“劲
«  2017-10-03
回复了主题 › 去故乡,经由语言(连载)   [“有苗不愁长”]
  
  转眼间,我和爱人小牛结婚已经十年,儿子马骁也已经是个小学生了。刚结婚那两年,我们并不急着要孩子,而双方的母亲却十分关心此事,不时或直白或含蓄地敲打我们。岳母见我们迟迟没有动静,向小牛道出自己的猜测:不会是新婚不久就挪动婚床的缘故吧——我们的婚礼是在故乡举办的,后来家人租车将家具运到了郑州。老妈不会曲里拐弯,告诫我们:有了孩子就要,千万不能打掉,趁着老胳膊老腿还能动弹,可以给我们照看孩子,不会耽误我们工作的。“有苗不愁长”,老妈说。
  1999年7月9日,租住地大铺村所在的派
«  2017-10-02
回复了主题 › 去故乡,经由语言(连载)   
  《大河报》20090116开始连载《去故乡,经由语言》
  
  [1]20090116
  http://epaper.dahe.cn/dhb/t20090116_1471093.htm
  
  [2]20090119
  http://epaper.dahe.cn/dhb/t20090119_1472732.htm
  
«  2017-10-01
回复了主题 › 去故乡,经由语言(连载)   
  [“三冬三夏,才叫娃娃”]
  
  从医院里出来,小家庭由两个人变成了三个人,一个叫孩子,另两个叫父母。应老妈要求,我带回儿子的胎盘,埋在了院门里——不知有什么意义?想想真是奇妙,生孩子这件事,犹如一条线,将民间的隐形文化串联起来,让我读后感叹不已。说起来,那些民间文化未必是“隐形”的,只不过之前我没有留意罢了。比如我听得的那些民谚,“三冬三夏,才叫娃娃”、“小幺孩儿,精似驴”、“有妞儿(将来)亲戚多”之类,若非养子,恐怕是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吧。相比“有苗不愁长”的无为洒脱,“三冬三夏,才叫娃娃
«  2017-09-30
回复了主题 › 去故乡,经由语言(连载)   [“国家没咱衣饭”]插图
    
    小时候我对爷爷是又崇敬又怨恨。崇敬是因为我在一本书里,居然看到了爷爷的名字。说起来,那本“书”不过是一个内部资料,叫《博爱地名考》,提及1950年代,时任村里会计的爷爷,提议将村名由“季村”改为“际村”——原村名因居民全姓季而来,但当时季姓人家已先后迁出,名不符实。我那时对字纸无限敬畏,名字进入书里的人,近乎于神。至于怨恨嘛,常常出现于爷爷历数往事后。爷爷年轻时主动放弃了许多上进的机会,原因是我爸小时候体质弱,“提起来一条,放下去一堆”,他舍不得。而经由他推荐代替自己
«  2017-09-30
回复了主题 › 去故乡,经由语言(连载)
  [“高高山上纸灯笼,外头光亮里头空”]
  
  爷爷在大队做了三十多年的会计,自始至终清正廉洁。然而在许多人看来,会计这个职位很“肥”,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有的人在暗地里泛酸,有的人则旁敲侧击地问爷爷:“万哥,听说你家存款有好几万?”爷爷知道对方的心思,笑笑:“有,我们家有两万。”那时还没有“万元户”这个名词,而且低调是农民的基本选择,你完全可以想见问话者的吃惊表情。爷爷先后指着天空和大地,继续说:“在太阳底下有‘两万’——我是‘一万’,影子又是‘一万’,不过,太阳下山了就只剩下‘一万’
«  2017-09-30
回复了主题 › 去故乡,经由语言(连载)   哦
«  2017-09-30
回复了主题 › 去故乡,经由语言(连载)   
  [“活着给点吃,死了不‘告七’”]
  
  此语告诫世人,真正的孝敬,在生前的奉养,而非死后的铺张。这是行孝的民间辩证法,类似的话,还有“老人活着端碗饭,死了再哭也枉然”。“告七”是指在故人逢“七”的日子,后代所进行的祭奠活动。自然,“活着给点吃”只是行孝的基本要求,因此而“死了不‘告七’”,也是不近人情的。
  按妈妈的说法,爷爷无病无灾,各项器官一一老化,犹如一个煤火炉续不上新煤,渐渐乏灭的。进入2010年,爷爷的精气神明显委顿,虽然在外孙结婚和自己生日当天还比较精神,但那似乎是
«  2017-09-30
回复了主题 › 去故乡,经由语言(连载)   
  2010年第11期《北京文学》刊发我的《故乡流言》
  
  -------------------
  
    故乡流言
    
    引 言
    
    一个人离开了故乡,便从此走在了回家的途中。我们一生都是在不断奔行,远离故乡,远离父母,远离朋友和兄弟,远离那些我们熟悉的旧时光,走到最后,我们才发现,终点其实就是起点。
    现实中我的故乡,在豫西北的博爱县。观其名,可知其历史之短(设置于1927年),甚至没有我爷爷年长。博爱县背靠太行
«  2017-09-30
回复了主题 › 去故乡,经由语言(连载)   
  [“好话不说二遍”]
  
  人总有走神儿的时候,在别人正和你说话时也不可避免,愣过神儿来,你会下意识地追问:“啥呀?”这显然对人不尊重了。在故乡,每每这个时侯,对方总会佯作恼怒,抛出一句:“好话不说二遍。”还有一句揶揄之语更绝,只怕你受不了:“啥牙(呀)?大牙!”得,你得半天“找牙”去,向人家表示歉意。看来,简简单单的说话,也有许多道道呢,规矩不可逾越啊。
  说话时还有一种情况,让人恼怒,那就是对方学你说话。这一般出现在孩童之间——成人之间,尤其是成年男女之间互相学话,近乎调情,不在此列
«  2017-09-30
回复了主题 › 去故乡,经由语言(连载)   [“国家没咱衣饭”]
  
  小时候我对爷爷是又崇敬又怨恨。崇敬是因为我在一本书里,居然看到了爷爷的名字。说起来,那本“书”不过是一个内部资料,叫《博爱地名考》,提及1950年代,时任村里会计的爷爷,提议将村名由“季村”改为“际村”——原村名因居民全姓季而来,但当时季姓人家已先后迁出,名不符实。我那时对字纸无限敬畏,名字进入书里的人,近乎于神。至于怨恨嘛,常常出现于爷爷历数往事后。爷爷年轻时主动放弃了许多上进的机会,原因是我爸小时候体质弱,“提起来一条,放下去一堆”,他舍不得。而经由他推荐代替自己的人,后来都
«  2017-09-30
回复了主题 › 去故乡,经由语言(连载)   
  [“小孩儿家哪有腰?”]
  
  故乡的学校,每年有四个假期,寒暑假之外,还有麦假和秋假,为的就是在收获的季节,让学生帮家里人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当然,那时学校的老师都是农民,都是家里的壮劳力,假期也是照顾到这一点才设的。
  收秋还好说,割麦是最难受的,头上骄阳流火,脚下地气蒸人,无数次弯腰低头,让人腰酸背疼头晕目眩。童年的我,每到这时,总是磨磨蹭蹭地,心不在焉,有一次甚至割破了左手的食指,被爸爸带去医院缝了一针,得以片刻的休息。更多的时候,我扔了镰刀,挺直腰,又揉又捶,见家人过来,故意大
«  2017-09-27
回复了主题 › 去故乡,经由语言(连载)   
  谢谢斑竹!
  谢谢无羽书天堂、湖人附近、春江沐雨!
   
  
    
  
  
«  2017-09-15
回复了主题 › 去故乡,经由语言(连载)   
  [“围腰(喂呦)?还大布衫儿呢!”]
  
  我们那儿所说的“围腰”即围裙,因做饭时围在腰间而得名,挺形象的;“大布衫儿”指的是成人的外套,所含甚广,不一一列举了。说到衣物,有一件趣事值得一记。1960年代初,姑母小的时候,家人赶集给她买了一件“兜兜”(罩衣)。那之前家人从没有见过这玩意儿,也不知道它的正确穿法,回家按成人穿衣的方法给姑母套上,却发现口袋跑到背后去了,便嘴里嘀咕着,怕是做衣服的给弄反了吧,随后动手将那个口袋移到“前面”扣子一侧,才算安心。
  “围腰(喂呦)?还大布衫儿呢!”
«  2017-08-12
回复了主题 › 去故乡,经由语言(连载)   作者:林黑 回复日期:2010-01-23 08:20:37 
    君家龙儿方八岁,哪来的十年?
  ------------------
  林黑兄看得仔细,是我“心到笔未到”,失误,见笑!
  感谢!
«  2017-08-12
回复了主题 › 去故乡,经由语言(连载)   2010年第3期《天涯》杂志“民间语文”发表我的《中原农村家常话》
  
  ---------------------------------
  
  中原农村家常话
  
  
  小孩儿家哪有腰?
  
  故乡的学校,每年有四个假期,寒暑假之外,还有麦假和秋假,为的就是在收获的季节,让学生帮家里人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收秋还好说,割麦是最难受的,头上骄阳流火,脚下地气蒸人,无数次弯腰低头,让人腰酸背疼头晕目眩。有一次,我扔了镰刀,挺直腰,又揉又捶,见家人过来,故
«  2017-08-12
回复了主题 › 去故乡,经由语言(连载)   
  [“支门事”]
  
  “支”即“支应”,取其本意,而非“敷衍”;“门事”或作“门势”,指的是迎来送往的琐事;“支门事”意味着责任的承担与情谊的延续。平时,乡里乡亲有了红白喜事,自己便需要“出手”了。每家办事,必请信得过的人记帐,而那个帐本的内容,是自家门事大小的体现,也成为日后对应支出的参照。“支门事”在过年的几天成为主旋律。小时候,每逢过年,走亲戚便成了我的任务,要从大年初一跑到大年初七初八。相应的,妈妈在家待客,也要忙活到那个时候,做饭洗刷之外,还要给来访者的小孩“压岁”。过年,绝对是民间的
«  2017-08-12
回复了主题 › 去故乡,经由语言(连载)   
  儿子

«  2017-08-11
回复了主题 › 去故乡,经由语言(连载)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如果不还,全家死完!”]
  
  这话一般写在书的扉页,而儿时所谓的“书”,大多连环画而已。那时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一样的贫瘠,每个人都不可能有太多书,“图书馆”在生活中还是一个冷词,互通有无倒是个不错的选择。其言恶毒至极,恐怕是经多了有去无回,遂有此策。举凡书友,都会有些长腿的书去而不返,空留挂念,应该理解其言其情。
  那时我借来的书上,更常见的是前半句,似乎写上这句话也成了一种时髦。虽然感觉怪怪的,却还是忍不住借之读之还之。谁让咱没那么多书呢?和此言相类的,还有:
«  2017-08-07
回复了主题 › 去故乡,经由语言(连载)   
  [“冬至不吃扁(食),不冻耳朵就冻脸”]
  
  在故乡,饺子是唤作“扁食”的,这句话里简化为“扁”,大约只是为了押韵。冬至吃饺子是风俗,至于不吃饺子会冻耳朵冻脸之说,并无科学依据,只是一句调侃罢了。那时候大家都没什么钱,平时吃肉是一件奢侈的愿望,但到了年节,总还是要割点肉改善生活的,冬至嘛,饺子馅便是白萝卜掺肉了。一定意义上说,吃饺子就是吃肉。“今天吃扁食没有?‘冬至不吃扁,不冻耳朵就冻脸’啊!”这话是提醒对方,过节了,别再抠门了。
  大人们还将饺子戏称为“鱼”,诱发孩子的食欲。这命名和
«  2017-07-23
回复了主题 › 去故乡,经由语言(连载)   谢谢“注侧八次了”、
  “春江沐雨”、
  “要饭的小丫头”、
  “林黑”关注! 
  
«  2017-07-19
回复了主题 › 去故乡,经由语言(连载)   
  [“迷信迷信,你‘迷’它就‘信’,不‘迷’它就不‘信’”]
  
  老爸拆解“迷信”,让当年的我耳目一新。老爸原是一名“赤脚医生”,从昆明军区某医院进修回来后,结合实践,名扬一方。老爸虽非共产党员,但身为医务工作者,也算无神论者,对当时在农村走红的巫婆神汉有自己的见解,拆解“迷信”即其一。“为民除病当为己任,处事求其于心无愧”,老爸的座右铭让我肃然起敬,而老爸也成了自己儿时的偶像。
  说起来,家人并非无所畏惧,有时也会有“迷信”之举。中堂供奉先人神位就不说了,有时还憋不住找“仙儿”算命。从
«  2017-07-19
回复了主题 › 去故乡,经由语言(连载)   090128在老家,忽然记起网友“白沙淡菊”的疑问:“饥不洗澡”可以理解,“饱不剃头”何解?当时我也不知道,只好存疑了。今日转问了爷爷,原来是吃得太饱去洗头剃头,弯腰低头不便,故言“饱不剃头”。哦
«  2017-07-19
回复了主题 › 去故乡,经由语言(连载)   
  [“杀鸡杀屁股,一人一杀法”]
  
  这是“话糙理不糙”的又一个实例,还有更绝的,“蒸馍蘸尿,各有所好”,所表达的,无非求其和而不同的宽容。你可以读出和稀泥的无原则,也可以读出乡人面对纷争时的善意。我们总是难以接受与己相异的存在,或装束或言论或生活方式,有点权力的,必欲除之而后快。于是天下大一统,但一个社会的生命力也几近枯竭。
  1980年代,二哥还是一个纯消费者,某日,当他提出要买一条牛仔裤后,被家人训斥:“买那弄啥?厚的跟帆布似的,又不透气又不好洗!”多年以后,我依然难忘二哥那沮丧的
«  2017-07-18
回复了主题 › 去故乡,经由语言(连载)   谢谢“稷下之秦”、“化蝶今生”!
  从一到一百很容易,可从一百到一百一十却很难!我会继续的。
  
«  2017-07-18
回复了主题 › 去故乡,经由语言(连载)   感谢“祥聚钟瑞”、“稷下之秦” 阅读!
  虎年精进!
  
«  2017-07-18
回复了主题 › 去故乡,经由语言(连载)   下面这条也是网友提供的
  ——————————————————
  给你提供:“狗大自咬,女大自巧”。来自我妈,我小时侯她从不让我做家务,邻居说她娇惯我,看闺女长大了咋办?她就这样回答别人。还有一句:“三声叫不来狗,屎就自己吃了”。也是我妈说我呢,意思说我脾气急,本来是叫狗过来吃屎呢,叫了三声狗还不来,自己就把屎给吃了。
«  2017-07-18
回复了主题 › 去故乡,经由语言(连载)   
  [“价钱说好,秤上给够”]
  
  这说的是卖菜的事儿和理儿,当然,用在其他生意上也一样,共通的是“诚信”精神。我小的时候,人们卖菜是被逼的,菜园里的果蔬,自给自足之外,还有不少消受不了,只有拉到外村卖掉换钱,还可以贴补家用。那时我也常常跟着大人卖菜,先是爷爷,后来是二哥。卖菜可不是什么好差事,起早贪黑,风吹日晒,我要喊苦的时候,往往成了大人教育我努力学习的好机会。支撑我参与卖菜的动力,除了卖菜后能在饭馆吃上一份炒面,喝一碗鸡蛋汤,再就是能见识卖菜的事理儿。“价钱说好,秤上给够”给我的震动就挺大,
«  2017-07-05
回复了主题 › 去故乡,经由语言(连载)   
  [“活儿,活儿,都是活的!”]
  
  我深信,看似轻巧的一句话,其间一定凝结了数代人的经验与教训。它平时不张不显,隐于脑海,指导着人们为人处世。它要被人们说出来,肯定是教育晚辈的场合,那时,一个年轻人初涉复杂的人世,正一筹莫展。“活儿,活儿,都是活的!”是说应势而变,不可死板;“要想公道,打打颠倒”,讲求换位思考,处事方有分寸;“没事儿不惹事儿,有事儿不怕事儿”,此言一出,八成是“有事儿”临头,惟需稳住阵脚,不推不逃,直面正视,勇于担当……你也看出来了,它们的共同点是,给你另一个思路,而顺之前
«  2017-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