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别名:芥菜子(出自《孙天仁集效方》)、青菜子(出自《分类草药性》)、黄芥子(出自《中药志》)、白芥子、辣菜子、白芥、 胡芥、 蜀芥、炒白芥。
芥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Sinapis alba L.或芥Brassica juncea(L.)Czern.et Coss.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白芥子”,后者习称“黄芥子”,均系栽培。临床用名有(白)芥子、炒芥子。主产于安徽、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四川等地。下面和小编一起来认识下芥子的功效与作用吧。
芥子的简介
芥子原植物温暖湿润气候,较耐旱,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旱,怕积水,对土壤要求不高。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即可得。味辛,性温。归肺经。功效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白芥子:种子呈圆球形,直径1.5~2.5mm,表面灰白色至淡黄色,具细微的网纹,育明显的点状种脐,种皮薄而脆,破开后内有白色折叠的子叶,有油性。无臭,味辛辣,加水研碎后无特殊气味。
黄芥子:较小,直径l~2mm。表面黄色至棕黄色,少数呈暗红棕色,研碎后加水浸湿,则发出强烈的特异臭气。
芥子的功效与作用
1、芥子治感寒无汗:水调芥子末填脐内,以热物隔衣熨之,取汗出妙。(《简便单方》)
2、芥子治眉毛不生:芥菜子、半夏等分。为末,生姜自然汁调搽。(《孙天仁集效方》)
3、芥子治上气呕吐:芥子二升,末之,蜜丸,寅时井花水服,如梧子七丸,日二服;亦可作散,空腹服之;及可酒浸服,并治脐下绞痛。(《千金方》)
4、芥子治耳聋:芥子捣碎,以人乳和,绵裹内之。(《千金方》)
5、芥子治妇人中风,口噤、舌本缩:芥子一升,细研,以醋三升,煎取一升,涂颔颊下。(《圣惠方》)
6、芥子治咽喉闭塞不通甚者:芥子三两,捣,细罗为散,以水蜜调为膏,涂于外喉下熁之,干即易之。(《圣惠方》)
7、芥子治关节炎:芥末一两,醋适量。将芥末先用少量开水湿润,再加醋调成糊状,摊在布上再盖一层纱布,贴敷痛处。三小时后取下,每隔三至五天贴一次。(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8、芥子治肿及瘰疬:小芥子捣末,醋和作饼子,贴。数看,消即止,恐损肉。(《补缺肘后方》)
9、芥子治大人小儿痈肿:芥子末,汤和敷纸上贴之。(《千金方》)
10、芥子治阴证伤寒,腹痛厥逆:芥菜子研末,水调贴脐上。(《生生编》)
11、芥子能祛经络之痰,又能消肿散结,通络止痛。
12、芥子治阴疽流注,配鹿角胶、肉桂、熟地等,以温阳通滞,消痰散结,如阳和汤。
13、芥子治痰湿阻滞经络之胶体麻木或关节肿痛,配马钱子、没药等,如《妇人良方》白芥籽散。
芥子的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本品所含的异硫氰酸苄酯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酵母菌、20种真菌及数十种其它菌株均有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阴性或阳性细菌的有效抑菌浓度为1:10(2)-3×10(2)。白芥子水浸液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抗真菌作用。黄芥子甙水解产生甙元芥子油亦具杀菌作用。
2.抑制炎性渗出
白芥子苷能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性渗出,使浆膜滑膜肺泡壁血管之炎性渗出减少和重吸收。白芥子尚有镇咳作用。
3.增加腺体分泌
白芥子粉小量内服可使唾液分泌,胃液和胰液增加,大量可引起呕吐。
4.皮肤刺激
白芥子油外敷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使局部充血、发疱、温度上升。芥子苷本身无刺激作用,遇水后在芥子酶的作用下,水解产生挥发油而具有刺激作用,并有强烈的刺鼻辛辣味。
5.抑制甲状腺功能
大鼠连续灌服白芥子水煎剂5天,甲状腺131 l吸收率明显降低。动物长期喂饲芥属植物可使甲状腺肿大,可能是甲状腺受抑制而功能低下引起的代偿性肥大。
三子养亲汤能抑制甲状腺吸碘率,本药是该方这一作用最强的中药。苏子也有抑制甲状腺功能的作用。莱菔子无此作用。
6.其他作用
白芥子甙水解物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引起支气管分泌增加,使痰液变稀而起祛痰作用。
小编结语:好啦,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于芥子的功效与作用的相关知识,相信亲们都能在其中找到你们需要的东西!想要了解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居然之家设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