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刺种植方法 皂刺的作用

2019-11-06 06:46:07

皂刺为豆科植物皂荚的干燥棘刺,全年均可采收,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皂刺为主刺及1~2次分枝的棘刺。主刺长3~15cm或更长,直径0.3~1cm;分枝刺长1~6cm,刺端锐尖。表面紫棕色或棕褐色。体轻,质坚硬,不易折断。切片厚0.1~0.3cm,常带有尖细的刺端。

皂刺树多刺的树体上赔衬着油光深绿色对生叶片,有特别的美感,美的少见,美中出奇,比任何观刺植物更有创意。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皂刺的相关知识。

皂刺种植方法

种植前,适当修剪苗木根系。种植时扶正苗木,埋土至根际处,用手轻提苗木,使根系舒展,然后踏实。种植后,浇透定根水,上盖松土,要领即“三埋两踩一提苗”。

中耕除草、留树盘

造林后3年内的幼林留1㎡的树盘。每年6月~7月份进行中耕除草。幼林抚育以除草、培土为主,每年10月份进行垦抚。垦抚不宜深挖,以免伤及幼树根系。

施肥

以施有机肥为主,可兼施N、P、K复合肥。年施肥量折复合肥0.25㎏~0.5㎏/株,一年两次,第一次在3月中旬,第二次在6月上中旬。方法为:造林后1年~3年,离幼树30㎝处沟施。3年后,沿幼树树冠投影线沟施。

套种

坡度平缓的幼林地或坡耕地造林可套种花生、豆类、小辣椒、桔梗、丹参、药牡丹、白术、板蓝根、柴胡、地黄等经济作物、中草药材或禾本科绿肥。作物与皂荚间应保持2500px距离。

除草

皂荚林地以少动土为好,每年夏季,清除杂草和黑麦草等绿肥,清除的杂草和绿肥等覆盖树盘底下,厚度375px~500px,上压少量细土,化学除草采用草甘膦。

皂刺的作用

抗癌作用

体外试验,热水浸出物对JTC-26抑制率为50-70%。
体内实验,对浊鼠肉瘤-180有抑制活性的作用。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卡他球菌有抑制作用;水浸剂60g/kg灌胃对肉瘤-180的抑制率为32.8%。

抗菌、抗炎作用

皂角刺能抑制或杀灭多种G+菌和革兰阴性菌。3%的皂角刺水煎液对星形奴卡菌等有抑菌作用。琼脂平板打洞法检测显示,皂角刺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噬菌体筛选法提示皂角刺有抗噬菌体作用。皂角刺还可抗麻风杆菌,外治麻风。皂角刺抗炎作用显著。

免疫调节作用

研究表明,皂角刺可调节体内的免疫系统。用皂角刺的乙醇提取物作用于肉仔鸡,以观察其对肉仔鸡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皂角刺的乙醇提取物低剂量组可显著提高肉仔鸡T、B淋巴细胞转化率,对免疫系统有促进作用,同时有促进生长作用,但高剂量组具有相反的作用。采用酶联免疫检测皂角刺总黄酮对ICR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影响,结果表明,皂角刺总黄酮对TNF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抗过敏作用

皂角刺还可抑制肥大细胞依赖性过敏反应。皂角刺水提物可抑制大鼠全身过敏反应,同时也显著抑制由anti DNP IgE致敏的局部过敏反应。最新研究发现,此作用是通过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而实现的。

抗肿瘤作用

皂角刺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已被列为抗癌中草药之一。皂角刺热水浸出物对人体子宫颈癌培养株JTC6抑制率为50%~70%,对小鼠肉瘤180也有抑制作用。皂角刺和皂角树枝水煎剂可用来治疗鼻咽癌。皂角刺还可治疗软腭状癌、鼻咽癌淋巴结转移及胃癌,均取得很好的疗效。通过Ames试验和SOS着色石版图检测,皂角刺甲醇提取物具有抗诱变的作用。皂角刺醇提取物对小鼠宫颈癌U14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有关。

抗凝血作用

皂角刺水煎剂明显延长小鼠凝血时间。体外实验,皂角刺水煎剂明显抑制家兔血小板聚集,明显减轻大鼠动静脉血栓重量。同时,单次灌胃15 g/kg可明显延长家兔血浆复钙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增强血浆抗凝血酶活性;而对家兔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无明显影响,对血管舒缩功能亦无显著作用。说明皂角刺抗凝的机制是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于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途径,抑制凝血酶形成,提高抗凝血酶活性,对抗凝血酶的作用有关。运用自拟皂刺汤(皂刺、当归、红花、川芎、山茱萸、鸡血藤、威灵仙)加减治疗各种骨质增生123例,总有效率92.7%。

其他作用

皂角刺可降低血脂;还可治疗各种病因引起的面部神经麻痹、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曾用皂角刺取嚏治癃闭,取少许皂角刺粉末吹入鼻中,患者随即出现喷嚏,数声后小便自行下遗。用大黄皂角刺汤半剂保留灌肠,半剂经胃管注入后夹管2 h,治疗至排出较多积存的烂便或在肛门排气排便后维持1~2 d,结果肛门排气恢复时间(2.4±0.9)d,肠梗阻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其他治疗组(P<0.01)。皂角刺还可治疗慢性功能性便泌、乳腺增生、异位妊娠、输卵管阻塞不孕、重度痤疮等。

以上就是小编对皂刺相关知识介绍,更多实用知识敬请关注齐家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