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课堂教学活起来之我谈

2019-11-10 06:57:22

[内容摘要]:
  
  生动活泼的历史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最有效的方法,创设较真实的历史情景导入,能刺激学生好奇心,“鲜活”课本知识。良好的课前预习指导,能启动学生的兴趣,“盘活”课堂气氛。有效的自主探究,能极大的调动参与意识,“激活”学生的创造热情。多样课后总结,能引导学生反思,“拨活”学生能动性。
  
  [关键词]:鲜活 盘活 激活 拨活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越强,教学效果往往越好。因此,学生能否主动参与,进而形成高涨的学习情趣,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对课堂教学的成功至关重要。所以历史教师要认真研究历史课堂教学,使学生能主动学习,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历史课堂教学“活”起来。本文就本人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如何使历史课的课堂教学“活“起来。
  
  一、导入——刺激学生好奇心,“鲜活”课本知识。
  
  历史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创设较真实的历史情景导入课堂教学,以便将学生带进角色之中。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刺激学生天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鲜活”课本知识。如在《辉煌的隋唐文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展示图片(赵州桥),然后用生动的语言讲述赵州桥与鲁班的神话传说导入新课,这样既刺激了学生天生的好奇心,学生一下子就被课本知识所吸引,“鲜活”了课本知识。同时又为下一步的学习探究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预习——启动学生求知欲,“盘活”课堂气氛。
  
  导入新课内容后,我们首先进行预习情况的检查。通常我们都会在课前布置预习,但很少进行检查。这一步骤是很有必要的。检查的形式可以用提问,如:你在预习完这节课后了解到了哪些历史知识?预习后,你有何疑问?也可以让学生发言提问,(教师做好笔记,以便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适时解答)。通过预习情况的检查,可以更好更快地使学生进入角色,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既有利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灵活调节侧重点。又“盘活”了课堂气氛。
  
  三、探究——调动学生参与意识,“激活”学生创造热情。
  
  参与才能“活”。课堂没有学生参与,就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学生作壁上观,学习效率也就无从谈起。教师要想办法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课前巧设探究主题,引导学生课下小组合作搜集资料,课上选学生代表展示资料,是调动学生参与热情的好途径。课堂上展示和分享搜集的成果和快乐时,学生往往精力集中,热情高涨。
  
  探究主题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是比较抽象,讲起来比较苍白无力的问题。如《辉煌的隋唐文化》一课,讲授雕版印刷时,教师让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工具(橡皮、小刀等)在课堂上雕刻几个简单的汉字,然后将学生雕刻的汉字收集起来,让学生代表在课堂上排版、印刷。这样,不仅学生的参与意识得到了调动,同时也极大的活跃了课堂气氛,“玩活”了学生的创造热情。
  
  另外,调动学生参与意识,教师可以组织专题讨论、辩论会、历史知识竞赛、诗歌朗诵、到附近的历史文化遗迹参观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使历史课真正“活”起来。如《辉煌的隋唐文化》一课,讲授唐朝诗歌时,教师可以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一次小型的班级唐诗朗诵会,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意识。
  
  四、总结——引导学生反思,“拨活”学生能动性。
  
  课堂内容的总结,常规的做法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复述,然后完成课后的练习,这样学生机械的参与,效果不好。我采用的做法是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个别发言——集体质疑——查漏补缺。通过以上三个步骤完成教学内容的小结,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的反思。“拨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在提倡教师需要进行教学反思的同时,也要求让学生来完成教学内容的小结,正是学生对学习内容反思的体现,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进步。
  
  总之,古希腊人普鲁塔戈在3000年前就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只有让学生更喜欢走进历史课堂,让历史课堂教学“活”起来。才能使历史学习真正成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才能真正的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书目:
  
  [1]、《义务教学阶段国家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
  
  [2]、《走进新课程》朱慕菊主编北师大出版社
  
  [3]、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出版的《叶圣陶教育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