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初中实施化学新课程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学校和社会3个层面上:在教师层面上表现为思想认识不够,其教学行为与新课程理念之间存在落差;在学校层面上表现为实验室建设不达标,教师负担过重,班级人数过多;在社会层面上表现为升学压力大,教师待遇偏低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改革评价制度、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等。
当前农村初中实施化学新课程的成绩巨大,效果显著,但也存在着一些影响化学新课程实施的具体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处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农村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发展。
一、当前农村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还存在着一些与新课程不相适应的问题,成为新课程实施的“阻力”因素。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学校和社会等3个层面上。
(一)教师层面——思想认识不够,其教学行为与新课程理念之间存在落差
少数教师对国家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表现:一是“消极”思想,认为课程改革是政府的事,学校发展是校长的事,缺少实施新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二是“守旧”思想,这部分教师或者昔日教学成绩斐然,还沉浸在过去创造的“辉煌”中,不希望改变现有的一切;或者在学校年龄大、资历老,认为自己已经“船到码头车到站”,缺少进取、创新的精神。三是“畏难”思想,认为实施新课程条件不够,困难太多,担心实施新课程影响教学质量,缺乏面向未来和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主阵地,从看课、调研中发现,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还停留在口头上,一边喊着要改变教学观念,一边却一如既往地重复昨天的“故事”,没有把新课程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具体表现在:
一些地方把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等理念演绎为“放任自流”,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把书本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一切都还给了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何在?学生活动缺乏教师恰当地点拨和指导,因而学习效率低、效果差是可想而知的。
处处“科学探究”,实际上是“泛化”探究教学,是对新课程理念倡导的“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理解不够,重于形式而失于内涵。
生硬的、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课堂教学显得沉闷、僵硬,失去了课堂教学应有的活力。如此等等的一些行为,其根本原因在于有的教师对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根本的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认识不够,没有把新课程教学理念内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导致其教学行为与新课程理念之间存在落差。
(二)学校层面——实验室建设不达标,教师负担偏重,班级人数过多
新课程的实施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教育改革工程,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建设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物质基础。调查表明:相当部分的农村初中学校实验室建设不达标,教师工作负担偏重,部分班级人数过多等。
就化学实验室建设来看,有相当部分农村初中学校的实验教学条件目前还达不到完成教学任务的要求。其表现有:第一,实验仪器、药品缺少。数据统计显示:42.1%的老师反映学校实验药品缺少或非常缺少,仪器药品配备齐全的仅占6.8%。第二,实验室数量配备不足。33.7%的老师反映学校实验开出率不到50%,只有41.6%的老师反映学校实验室能满足2~4人/组实验的要求。第三,实验室利用效率不高。学校化学实验室能对学生开放的仅占15.3%;有些实验条件相对好一点的学校,实验室利用效率也不高。我们考察的一所山区初中学校,全校十多个班级,化学和生物共用一个简陋的实验室,18张水泥台面作为实验桌,室内座椅不全,通风设备、电源等没有安装到实验桌上,平时无专人管理和打扫,卫生环境也不好。
农村教师工作负担偏重主要表现在课时多、兼职(课)多和班级学生过多等方面。问题最为突出的矛盾还是由于学校合并及人口增长而导致的班级人数过多现象。统计表明:85.7%的老师所带班级超过国家规定50人/班的规模,更有12%的教师所任班级人数超过80人。由于班级人数过多而导致的学生管理困难、活动组织困难、教师身心疲惫、教育质量滑坡等负面影响,已成为制约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社会层面——升学压力大,教师待遇偏低
由于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特别是中考和高中招生只看考试分数,导致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对学生的进步看名次,对教师的工作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校的业绩看升学率”的唯考试论。这种观念又导致课堂上教师将教学目标指向中考,教学内容紧扣中考,教学方法服从中考。“教师满堂灌,学生听和看”的现象成为初中化学课堂上一道挥之不去的“风景”。有些农村中学的教师一边学理念,口口声声“喊”课改,一边战题海,扎扎实实抓备考,“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素质教育流于形式。
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历史看,传统的“一考定乾坤”的思想影响很深,这是“应试教育”的思想基础和历史渊源。从现实看,是生存忧患意识在教育中的反映,这是“应试教育”的社会基础和根本原因。从评价方式看,统一、单调的纸笔测试支持了上述现象的存在,这是素质教育评价的制度缺憾。从这次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72.2%)教师认为“升学考试压力太大”是影响新课程实施的最大阻力。所以,要消除“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不是教师和学校能独立完成的任务,必须是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教师的生活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新课程的有效实施。调查表明: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条件的好转,特别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统筹和管理实施了“以县为主”的模式后,农村中学教师的生活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一费制”的实施也减少了学校办学经费的一个重要来源,政府的补贴还不能完全满足学校办学所需,特别是少数地方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仍然没有杜绝。
二、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的建议
农村化学新课程的实施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撑,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也需要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换言之,需要人们冷静地分析问题,勇敢地面对困难,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和深入发展创造条件。
(一)采取多种途径,提高农村初中化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实施新课程,关键在于有一支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过硬的师资队伍。针对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的现状,建议实施以提高农村教师素质为目的的“造血工程”“活血工程”等,增强农村教师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提高农村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以“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为载体,实施“造血工程”,构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机制。首先,要加强学科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在农村培养和建立一支有思想、有学识、有水平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中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
其次,要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有计划地组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培训活动,如新课程培训、现代技术教育培训、化学教材教法培训等。传授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发挥专家引领作用,促进农村学校师资水平的不断提高。
再次,要加大对远程教育资源运用方式的探索,改变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闲置的现状,保证远程教育资源“超市”的有效利用。
以“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为载体,实施“活血工程”,构建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的交流机制,即:由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教师资源,建立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制”,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服务制”,城乡优秀教师定期“对调工作制”等,缩小城乡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的差距。同时,要在各级教研部门的组织下,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定期开展“联片教研”“网络教研”等活动,整合优质资源,实现课程信息和资源共享,提高教研工作的覆盖面,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城乡教师教研交流协作体。
(二)改革评价制度,建立与我国国情相符合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建立一整套测量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是促进新课程实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要充分发挥教育评价在学校课程设置、教师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导向作用。特别是要改变当前一部分地方以中考成绩的好坏作为学校工作唯一评价依据的现状,让教师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研究新课程、实践新课程。
初中化学处于特别学段,复习备考是初中化学教学不可回避的任务之一。当前,统一、单调的纸笔测试根本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多元能力的发展,不能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将纸笔测试和实验操作考察结合起来,作为学生化学学科素质评价的标准,是中考改革的有效方案之一,值得决策部门认真考虑。
(三)加强实验教学,努力改善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条件
就农村中学化学教学而言,努力改善化学实验条件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第一,要使实验室建设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建议根据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课程标准和在校学生人数,制订初中化学实验室建设的最低标准和规模,实验室建设的一次性投入和使用期补充投入应有据可依,把实验室建设经费落实到位。同时把实验室建设水平作为学校工作考核的项目之一,以引起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部分农村或山区学校可以在政府统筹建设和管理的框架内,尝试吸纳社会资金,以建设“冠名实验室”等形式,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规模极小的偏远山区中学,还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建设小型实验室,同时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努力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第二,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把学生素质评价及学校工作评价与学校实验室建设结合起来,并将化学实验操作考核纳入学生发展评价体系中,其考核成绩记入中考成绩,这样才能从制度上确保实验教学落到实处。
第三,加强实验室工作的管理与评价,提高化学教师及化学实验员的劳保补贴,使实验室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保化学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四)建立有效机制,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
第一,要加大对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国家对义务教育经费的划拨应作为硬性指标,纳入到政府预算框架。要根据国家课程计划和学校规模,制定义务教育阶段生均拨款的最低保障线,以保障政府对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
第二,要改进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筹资、管理均“以县为主”的模式,采取经费管理以县为主,经费统筹和保障以省级政府为主的模式,以彻底解决部分贫困县教育财力不足的问题。
第三,建议逐步取消自筹工资,改为政府补贴,给学校“松绑”,逐步实行城镇和农村教师同工同酬,让农村教师享受到与城市教师一样的“阳光”。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校长不应成为经费筹措的“公关家”,而应成为课改实施的“领头羊”;让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也让更多的教师愿意到农村任教。
.
农村初中化学新课程现状分析
2019-11-29 06:42:24
相关推荐
- 中考名师:考前一周如何复习 2019-12-04 07:32:25
- 河北专科一志愿录取结束 二志愿征集37322人 2019-11-25 08:46:05
- 2013年初三学生如何打赢中考高分战 2019-11-28 11:53:38
- 辽宁普通高校今年招17.7万报名人数近27万 2019-10-23 16:49:17
- 合肥市高考考点排定(附表) 2019-11-23 06: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