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孩子心理的不由自主性

2019-11-24 14:14:57

  理解孩子心理的不由自主性

  人的心理有时是难以驾驭、不由自主的。想想我们自己,很想不对孩子发火,但总是控制不住;烦躁的时候难以平静;有些行为习惯,比如吸烟、喝酒,也难以改变;决心减肥,但还是忍不住去吃……这就是心理的不由自主性。那么孩子的心理也同样如此,有时也是不由自主的。

  害怕

  孩子有时会怕黑、怕狗、怕猫,有的父母总觉得这些有什么好怕的?应该勇敢点。但是害怕是莫名的、不由自主的,不是想不害怕就能不害怕的。如果逼迫孩子,虽然有的能克服,但有的孩子会更加害怕,甚至成为心理障碍。此时应该先理解孩子,先接纳孩子的恐惧,顺应他的要求,然后再逐渐让他体验到其实没什么好害怕的。比如我女儿以前怕黑,晚上起床方便时会让妈妈陪着。我们理解她的心理,妈妈先陪着她去,后来逐渐地她就可以自己去了。

  紧张

  有时孩子不敢举手,不敢当众发言,上台表演紧张,其实这也是一种心理障碍,不由自主,成人发言时有的也会紧张地冒汗。此时不去逼迫孩子,慢慢让孩子去体验、锻炼,可能就逐渐会有进步。

  畏难情绪

  大部分成人遇到不喜欢的、困难的事情也不爱做,这是不由自主的。所以,孩子有畏难情绪也是正常的。比如我女儿弹琴有段时间觉得困难,就不大想弹,我没有去逼她,而是去帮助她,过了那个坎儿就好了。

  发脾气

  我们如果不掌握方法,也会经常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那为什么会认为孩子就能忍住不发脾气呢?他也是不由自主的啊!情绪管理需要科学的方法,孩子需要我们的帮助来学会管理情绪。

  心理困扰

  有位高二的女生,从慢班转入快班,暂时很不适应,成绩下降,情绪低落,不想上学。妈妈告诉她不要管那些,专心学习。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这种心理困扰是不由自主的,不是想摆脱就能摆脱的。妈妈这样说是隔靴搔痒,只能让孩子烦躁。

  后来我和孩子制定了一些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作业怎么做,英语怎么学;又帮助她改变了对于高考、就业的一些过于悲观的看法,缓解了由于成绩下降而感觉没面子的窘迫,她的情绪才逐渐好转。有一位大一的男生留级了,他知道同学们了解了他的过去,感觉抬不起头来。妈妈说:此时要勇敢面对,挑战自己,战胜自己。话虽说得不错,但是孩子糟糕的感觉是不由自主的,说要挑战自己,孩子却不知道怎么去战胜自己,怎么调节自己的心情,怎么挑战呢?这就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了。

  抽动症

  孩子有时因为内心的紧张焦虑,而不自觉有些抽动的症状,比如眨眼、耸肩、动鼻子、鼓肚子、清嗓子等。有的父母觉得这是坏习惯,所以禁止孩子这样,甚至打骂孩子。其实这些动作都是对内心紧张焦虑或者不舒服感的一种宣泄,是不由自主的。越是禁止,孩子越难受。不如先接纳,再慢慢改变自己压抑的教育方式,改变孩子脆弱敏感的性格,问题就逐渐解决了。

  强迫倾向的行为

  孩子有时会有一些强迫倾向的行为,比如所有的纸,必须平平整整的,不能有折痕;必须按照某种顺序来做事;必须按照某种方位摆放物品;必须坐某种颜色的车,如果满足不了要求,就会大哭大闹,发脾气。有的家长以为是任性倔强,可能会用强硬的方式逼迫孩子不要这样做,结果越搞越糟。其实这些可能是强迫倾向的行为,孩子是不由自主的。此时最好先顺应孩子的要求,再慢慢去改变。

  追求完美

  有些孩子有追求完美的心理,很敏感。比如字写得不漂亮,就会很急躁,甚至发脾气;单词背不下来也会大发脾气;输了就很纠结。训斥打骂,不管用;去硬扭,孩子更生气。其实,这也是一种心理障碍,用渗透三种思维的方法效果更好。

  来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