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活动课的认识

2019-11-26 16:48:32

  新课改形势下,升学压力仍然是当前各高中学校不能回避的问题,如何上好有一定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数学活动”,培养高中生的数学素质,因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并不知该如何处理这些数学活动,在各级教研活动中通过交流,发现,有的教师把数学活动课当成了“专业训练课”或“学科竞赛辅导课”,有的教师认为“数学活动”就是本章教学内容的延伸,无非是设计了一些相关练习,直接上成了“练习课”,也有教师从来就没有上过数学活动课。针对这一问题,结合新课改,谈点自己的肤浅认识,

  一、数学活动课的要求:

  1、数学活动课要体现“活”的特点。一是课的选材内容要“活”,二是活动课的活动方式要“活”,三是活动课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要“活”。

  2、数学活动课要体现“动”的特点。就是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思维,提高素质。

  3、数学活动课要体现“课”的特点。活动课这个“课”字就规定了它与课外活动不同,它是一节课。所以,在活动课中,要时刻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二、数学活动课的一些做法:

  1、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活动课,不同于课堂教学,不但要强调科学性、知识性,更要强调趣味性、竞争性。以趣味性、竞争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乐学情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入竞争机制,强化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动手操作中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活动课教学过程中,要放手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分析、推理,从而发现规律,获取新的数学知识。

  3、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团队意识。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多人合作的结果,集体智慧的结晶。活动课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系统材料和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这样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差等生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群体之间的互补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可以得到充分发展。

  4、在模拟实践中让学生“学以致用”。在活动课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他们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生产之间的广泛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5、在活动课起初,指导老师针对“如何上好数学活动课”的授课内容进行集体备课。做到有备而来:集体备课时,主要讨论上课内容、重点、难点、注意点及活动中容易出现的状况、教学策略等等。并制定、修改预案上课前仍要对预案进行取舍、调整、修改、补充,力求体现一种共性和个性完美的结合。

  总之,活动课教学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实践操作,合作交流。同时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提出新观点。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付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