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散文阅读中对主旨的把握(上)

2019-11-29 10:28:33

  作者:楼宇

  散文的美在于其营造了一种诗歌的意境,在于其凝聚着人类的历史与情感,真正达到了文质相承与形神兼美的境界。正如姜夔所说:“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矣。”阅读散文是一种美的享受,但能真正读懂散文却不容易,这一方面是由于散文“形散”与“神聚”的内在矛盾,一方面也是由于散文往往以平淡为极致,即所谓的“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好的散文又是“淡而有味”的,“味”即是散文所蕴涵的深刻思想情感,而考点也往往蕴涵在这“味”之中。

  在高考现代文备考过程中,很多老师可能都有过对学生散文阅读能力依然薄弱的抱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读不懂散文是正常的。当代散文大家周国平曾经说过:一个人到中年之前是写不出好散文的。可见散文写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写作散文对于作者的要求不仅在于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更在于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这就要求写作者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厚的人文素养,与此同时至少还需要具有细腻敏感的情思和较强的感悟思考能力。对散文的阅读者来说,上面提到的能力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说中年之前很难写好散文的话,那么20岁之前想真正读懂散文也是非常困难的。但现实的情况却是要一群十七八岁的孩子读懂散文,困难可以想见。

  一、学生把握散文主旨困难的原因分析

  当学生们面对一篇典型的高考散文时,他们的最大困难是对散文主旨的准确把握和在解题的过程中将文章主旨和答题过程建立关联。所以我们要着力从读懂散文主旨的深刻内涵入手,来提升学生散文的阅读能力。

  把握一篇散文的主旨是不容易的,相当一部分同学在阅读中还没有把握散文主旨的意识,充其量只是关注到这篇散文写了什么对象而已,因为这往往是最显而易见的。比如2008年高考上海卷的现代文选文《灯笼红》一文,多数学生对此文的理解只是停留在作者对祖母的思念之情这个浅显的层面上,因为学生在阅读中最容易被文章中详述的祖母对孙辈的关爱呵护所影响,因而对这篇文章主旨的理解就弱化为“因为祖母对我好,所以我怀念我的祖母”这样一种肤浅的解读。因此当学生遇到试题中要求分析“我现在仍能隐隐感触到她的手微微颤动着,在我的生命的里里外外……”这句话的含义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从学生的理解层面出发,集中出现诸如“祖母和我虽然阴阳两隔,但我永远怀念祖母对我的爱,祖母永远活在我的心中”的答案就不足为奇了。

  任何一篇散文的主旨都不可能只在单一层面延展,因为但凡散文必定要契合其“言近旨远,淡而有味”的审美特质,因而不管是《故都的秋》中对北平“清、静、悲凉”秋味吟咏之外的那番作者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隐忧,还是《背影》中对父亲的牵挂惦念之外的一种人到中年后对父爱的真正理解,都体现出散文作者对于自然文化与人情事理的深刻感悟。《灯笼红》这篇意味隽永的散文自然在感怀祖母对自己的深切关爱的同时,体味出祖母那一代人身上的那种特有的隐忍、温厚的生命价值的复归。而这种对生命价值的新的审视,带给作者的是一生的影响。对文章的主旨理解到这个层面,答题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可是学生囿于其人生阅历尚浅,情感体验的纤弱和人文素养的缺失,往往难以体悟到这些散文的深刻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