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有效评价,敢问路在何方

2019-11-01 11:57:31

物理之于初中生的作用有哪些?物理教师一般都能扳指说出个一二三来,比如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建立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等。但在当前,对教学具有指挥功能的评价(本文仅指试卷命题评价)却常常无法指挥物理教师带领学生到达这一理想的彼岸。
一、科学探究,真假难辨
当“科学探究”被纳入课程标准之时,曾引起了多少物理老师的兴奋,感觉物理课程改革跨入了一个新的天地。然而,在以试卷命题为主的评价方式中,对科学探究的评价却未能显示出科学探究的价值,有时无意当中甚至起着误导作用。
对于学生而言,考科学探究应该考什么?考科学探究各个环节的名称吗?显然不是!“仅知其名等于一无所知”(摘自《发现的乐趣》,费曼著)。那应该是什么呢?我们以为应是在探究的相应环节表现出来的能力与智慧,比如提出问题或猜想的能力,分析问题、设计实验方案的智慧等。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各类试卷上的一些“假探究”,比如常有考题说“小明同学想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小芳在实验中发现导体的电阻与三个因素有关……”此类题目往往是借探究之名行死记硬背之实。你说对于学生已经在课堂上探究过的密度、电阻等知识,还用得着装模作样地再进行“探究”吗?它们很让师生伤脑筋,弄得不少老师不得不在课堂上提醒学生“遇到此类题目时你要假装没有学过密度……”甚至有学生一看到小明、小芳的题目就忍不住笑:怎么又是小明、小芳呢?
那真正可供初中生探究的有哪些素材呢?近几年一些地区的中考题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如探究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聂利探究蜜蜂发声部位等等(限于篇幅,原题就不在此呈现了)。这些素材看起来“超纲”,但其实只要表述得当,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是一个适合学生知识水平的情境,学生亦可在一个全新的环境里,用平时积累起来的科学探究的能力去提出问题、提出猜想、提出验证方案等等。这些题目能真正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也能将物理教师的教学真正导向真科学探究的教学。
二、过程评价,知易行难
学生的学习在被谁评价?多数情况下是老师;老师评价的依据是什么?多数情况下是分数。分数是怎么产生的?当然是老师按照阅卷标准从试卷上产生的。问题正在于此,当评价学生的尺子并不一定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时,评价非但不能发挥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提醒功能,反而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传统意义上的“差生”也会被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
当下的物理试卷评价还未能有效地化解这个矛盾。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当前的试卷对学生的考查还比较粗糙——因为精细而粗糙。这看起来是个自相矛盾的说法,但却是事实。
以物理概念为例,往往只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精确记忆而不是运用,——一位著名北大学者,高考时物理满分,但在赴北大求学的路上,坐在火车上的他却始终想不通为什么在火车上跳起来却还能落回原地。这是只考概念名称(惯性)却不考知识运用的评价方式带来的不利后果的明证!
再者,试卷评价的分步得分要求学生的每一个解题过程均需精细,否则便得不到肯定的评价——拿不到分嘛!因此,日常教学中,教师多把时间集中在培养学生精细解题的能力上,以重复为特征的“题海战术”便是教师屡试不爽的一招。
对结果的精细要求造成了对学习过程的忽略。在我们已经习惯并认同了这种评价学生的方式的时候,别忘了享誉世界的德国数学家克莱茵曾对数学教学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数学教学只应讲数学定理证明方法的基本思路,而不应不厌其烦地展示每一细节,具体证明过程应由学生自己完成。这一观点对物理教学的提示显然是有益的,不说别的,就从学习心理学角度讲,过于细琐的解题步骤就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直觉,而物理直觉对于物理研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北师大的一位知名教授研究指出:物理难学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就我们的实际来看,我大胆猜想,适合中学生的过程性评价的缺乏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如何改革试卷评价,使其能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思维过程、物理直觉,不仅是考试专家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一位物理教师要思考的问题,因为这事关我们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三、科学方法,有名无实
自从课改将“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以来,没有谁会怀疑科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然而笔者以为,当下试卷评价中的科学方法也没有抵达应有的深度与广度。
科学方法是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途径和手段,是理解物理知识的纲领和脉络,是应用物理知识的桥梁。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于中学生而言,考科学方法显然也不是考科学方法的名称。限于试卷评价的局限性,科学方法的评价应该是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评价,应当侧重于评价学生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既如此,当下试卷上出现的诸多所谓科学方法的题目便不能称之为对科学方法的评价了。例如,某中考试题:研究导体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的关系……这种方法叫做 (答案是:控制变量法)。似此考查科学方法名称的题目占了科学方法考查的大半江山,可谓俯拾皆是,一段时间下来,不少教师都认为科学方法就是这样考查的。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们对物理教学只注重显性的物理知识,而将科学方法作隐性处理的缘故。尽管科学方法在课程改革中当作三维目标之一,但教材编写及教学实践,乃至于课程标准及其解读对科学方法的处理都还有修订的空间(《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8期《论物理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科学方法教育》),要改变这一现状,将需要物理课程专家和全体物理教师作出长期的不懈努力。
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教学!如果我们对科学方法的考查就是给个素材问“运用了什么科学方法”或“初中物理中哪些研究运用了某某方法的话”,物理科学方法的教学仍将走不出死记硬背的泥淖。
考试评价对教师如何教影响巨大!课程改革的艰难也正在于改革评价方式方法的艰难。什么时候考试评价能够让教师不再是“教学生物理”,而是“用物理教学生”的话,物理课程改革的初衷或许便能实现了。以上所述为笔者在实践中的一点思考,希冀引起同行的关注;若能指出文中不当之处,并引发一些讨论或者争论的话,更是善莫大焉。
(作者:黄网官 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城北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