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们发表此论,与不久前的一条新闻有莫大关系。2006年8月,27岁的从北京科技大学本科毕业3年后,又回到校园花两年时间读中专,想学习一门技术。他成为贵州首位本科毕业后又回头读中专的人。就此事件而言,官员、专家们的观点并不高深,说的都是些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也可以说是些套话。但就在官员、专家感觉“很正常”的问题上,我们是否也该审视一下有什么是“不正常”的呢?
大学毕业3年后又花两年读中专,其中蕴涵的不仅是学一门技术的渴望,更是就业经历带来的教训与辛酸,多少有点儿迫不得已的味道,其中的经济成本、心理负担显然与单纯地进行职业教育培训是迥异的,把它简单地归为“很正常”说事显然有些草率。
对于任何就业岗位,职业培训教育都是必须的,终身教育也是必要的,但其出发点绝不是简单的“能做工作”,而是如何做好工作。大学生可以去当蓝领,这是一个就业观念问题;而大学生被迫去做技术工人,其中牵扯的则不仅是就业观念的问题,而是涉及社会用人制度、人才供需情况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当前,我国面临着第三次就业高峰,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已经“过剩”了。大学生诚然需要通过多渠道就业;但是,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单靠转变就业观念是不成的。大学生“回炉”读职校也只能是就业难情况下出现的个案,并没有多少建设性价值。
文/张玉珂
-新闻链接
副部长吴启迪:“大学生回炉再造很正常”
9月22日副部长吴启迪在天津接受采访时说,大学生“回炉再造”是很正常的事,全世界都有。专家们表示这不能说大学教育就是失败的,大学生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将是个趋势,是终身教育的体现。
2006年8月,27岁的从北京科技大学本科毕业3年后,又回到校园里读书。不过他不是读研,而是花两年时间读中专,想学习一门技术。他成为了贵州首位本科毕业后又回头读中专的人。此事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刘占山赞成的做法:这个学生很聪明,是走对了路。刘占山称,有了一技之长之后,最终还是能走上管理岗位的,毕竟他有大学经济管理的教育背景。中国工程院院士柳百成称,这并不能说明大学教育的失败。他说,大学生要转变观念,要愿意下一线。目前全社会这个观点都要变,上大学不等于就是白领。
副部长吴启迪说,大学生“回炉再造”其实没有什么,只是我们自身没有看习惯,其实在全世界都有这样的事。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对口工作,当然就会想到要不要找个其它工作,然后为了这个岗位,接受职业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