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知识应用”类课型的教学处理

2019-11-30 13:33:22

  人教版教材中,几乎每一章都设有单独一节“知识应用”内容,如第二章中,《声的利用》,第四章中《光的色散》,第五章中《显微镜和望远镜》,第六章中《密度与社会生活》。这些内容编写突出课标中“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课程目标。

  知识应用类课节特点: 1、基本上设置在章末 2、知识内容杂,但要求不高。在教学中往往被当成常识教学,重视不够。主要在于认识不足。“知识应用类”内容的教学非常值得研究。

  分析及处理意见如下:

  一、设计在章末,意味着综合性强,承载着一章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的教学任务。

  如《声的利用》,第二章的前几节标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征》,从“声音”扩大到“声”,“声现象”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改变,在教学中应该形成“声”的概念。

  其二,《声的利用》一节两个标题“声与信息”“声与能量”并没有直接反映出声的利用,在每个标题下都应该也含有“现象”和“应用”两部分。在教材的文字标书中能够看出对于“现象”及“现象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列举的大量的实例,那些属于现象那些属于应用,需要区分,有归类的意识。

  其三,《声的利用》一节也有明显的教学内容,回声定位原理及应用——声呐,声传递能量的实验、声的本质——波,声以波的形式传播

  其四,本节中关于声的利用,教材中并没有呈现所有的实例,在教学中,教材仅仅为教学资源的一种,从各种途径中搜索声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体会学习的途径有多种,教材、同学、老师、家长、网络,教学资源的得到开发,学生和教师的视野都能开阔。

  物理教学的目的就是学习物理知识、经历物理规律探究的规程、了解知识应用,能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知识应用类内容的教学中,除了实现“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课程目标之外,还应该挖掘物理教学内涵,完成必要的知识教学是基础,重要的是将教学与学生的发展结合起来。

  二、知识内容杂,但要求不高,对师生都是很好能力提高教学点

  在“知识应用类”内容的教学中,需要打下一章知识整理的基础,同时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认识,实现了解物理概念规律内涵和条件、开阔视野等目标,在这类内容的教学中,能力的提高是隐形的,关键在于教师物理教学的理解与实施,扩充知识、梳理知识、归类知识的方法,交流合作能力都会得到发展。

  教师研究知识应用类教学特点,广泛收集资料,学习物理知识在生活科技中应用,弄清物理知识本质、物理思想方法,扩充自己的学科知识内容,上出特点,又是教师学科能力提高的实践落脚点。

  三、充分实践“小组合作学习”

  以《声的利用》一节为例。“声与信息”和“声与能量”分两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声与信息》

  1、学生个体提前收集声的利用实例。

  2、课堂上,教师组织小组交流、展示成果。

  教师提出要求,说明评价办法。小组为单位汇总成员独立收集到的资料,收集资料内容的有效性、数量、呈现方式作为评价标准。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小组展示。自评、互评。

  师评:能区分现象和利用的,将相同的内容归类表示的、书写整洁表达新颖等,在此环节施教评价的同时又是学习资料汇总、归类方法训练。

  第二部分:《声与能量》

  学习程序和第一部分类似,评价引导关注“现象”和“利用”的区分,相同的内容归类表示的、书写整洁表达新颖,学生的学习要求更高一层,教学的递进性得以体现。

  任何一类教学内容都有其共性可循,教研组活动中,组长带领老师通过对一节课的研究,辐射到同类课的教学,充分的迁移运用,将教学研究落到实处。

  来源:想想再说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