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如何答题

2019-10-29 06:26:28

刘英魁
  
  答疑第一,关于读题方法
  
  为学生适应明年的“新课标”下的语文高考,给学生印了2009、2010、2011年宁夏高考所用语文试卷,让学生了解试题形式,体会变化。学生提出了如何阅读试卷的问题。我给出的读题方法如下:
  
  一、类读法,就是将一类题作为一个读题单元来研读。其好处是整合知识、厘定思路,强化技巧。
  
  二、逆读法,就是将试题答案一口气读下来,之后从答案来推想命题意图,针对命题意图提出做题策略,从而形成答题技巧。
  
  三、反思法,就是先尝试性做题,然后与答案比较,来检验自己,反思得失,明确今后的复习方向。
  
  答疑第二,关于词语理解思维能力
  
  学生在阅读文言试题时,提出疑问:对一个词句,我如何就算理解了?
  
  答疑如下:下列六种理解方式中,你能用一种方式去分析解说这个词语,你就可以说对这个词理解了。当然,综合运用的方式越多,你的理解就越到位。
  
  1、形象理解,就是通过想象联想将要理解的词语从文字还原成为形象,从而领会的过程。比如,你读到“山”、“水”时,脑子里就浮现出“山”、“水”的形象,并联想到与这些事物相关的知识。当你读到“邯郸学步”、“鹬蚌相争”、“刻舟求剑”这些成语时,脑中便活现出这些成语故事,并能领悟到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当你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些诗句时,脑中便有栩栩如生的意境,并体会到了诗句抒发的思想情感。这样的思维过程,就是想象理解。
  
  2、同义理解:
  
  同义理解,就是能给要理解的词语找到一个概念相等的词来解释,以获得理解。比如遇到“郑人买履”一词,如知道“履”就是“鞋”,那么这个词就算理解了。如读到“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知道“稼”是播种,“穑”是收获,“廛”是捆,便是一种理解。这种利用同义词来注释以获得理解的方式,就是同意理解。传统的词语解释,就是利用了这种思维方式。
  
  3、比较理解
  
  比较理解,就是将要理解的词语与一组近义词语进行比较,在同中求异的过程中,理解词语的细微差别,如感情色彩、范围大小、语气轻重、语体差异等方面的不同。如“沟通”与“勾通”比较,就可知道两者感情色彩不同;“显著”与“卓著”比较,就可知道词义的轻重不同;“边疆”与“边境”比较,就可知道词义的范围大小不同。
  
  4、矛盾理解
  
  矛盾理解,就是给要理解的词语找一个意义上相矛盾(或相对)的反义词,在对照中加以解释,或通过否定形式以获得理解。如我们要理解“遐想”的“遐”,能指出“遐”的反义词是“迩”,在“遐迩”的对照中,知道“遐”就是“远、不近”的意思。如理解“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指出“贵”与“贱”、“长”与“少”是反义词,那么“不贵”就是对“贱”“不长”就是对“少”的同义理解。
  
  5、语法分析理解
  
  语法分析理解,就是通过语法分析,确定要理解词语的词性、意义和用法,从而获得理解。如“择善而从之”,“择善”是动宾关系,这里的“善”字是名词,当理解为“善人”、“善良的人”。
  
  6、修辞分析理解
  
  修辞分析理解,就是通过修辞分析,来把握作者的表达意图,从而获得理解。如“驾一叶知扁舟”,作者运用比喻夸张,形象地写出了扁舟的小。再如“臣不胜犬马恐怖之情”,运用了比喻修辞,作者自比犬马,来表达自己做臣子的怖惧之情,以见谦卑之义。
  
  答疑第三,关于词义选择思维能力
  
  学生在阅读文言试题时,提出疑问:对一个词语,我如何选择准确的解释呢?
  
  答疑如下:就一个词语来讲,特别是多义词,准确选择在具体语境中的词义解释,是词语理解的一项基本功。要提高自己的词义选择思维能力,必须明白下列两点:
  
  第一点,词义的分项:
  
  1,基本义,由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而产生的字,其所表达的原始义。如马、羊、上、本、明、休、江、草。
  
  2,引申义,在基本义基础上由扩大、缩小、转化等而形成的新义。如“明白了。”的“明。”
  
  3,转化义,因词性变化而形成的新义。如“衣褐”的“衣”,名词作动词,义为“穿”
  
  4,比喻义,从比喻产生的词义。如“火红”之“火”。
  
  5,假借义,因假借而形成的新义。“三岁贯女”的“女”是“你”的意思。
  
  6,转注义,因转注而形成的新义。如考老转注,考有了老的意思。
  
  第二点,选择思维流程:
  
  列疑-----比较------排非择是------判断
  
  如“杀身自效”的“效”,查有三义:1.效果。2.仿效。3.奉献。语法分析,句中效字为动词,排除名词“效果”。“自效”解读为“仿效自己”不合情理,排除。解读为“奉献”为好。就是可以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自己的名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