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解实验设计题,首先要弄清实验的原理和目的、实验中材料的使用、实验中的变量、现象及预测实验结果等。本文从考纲出发,总结出解题技巧:设计实验的“一”“二”“三”“四”,即一个实验目的,两个实验原则,三个实验变量,四个实验步骤。
【关键词】实验设计 对照原则 解题技巧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获取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研究过程的重要环节。因此在高考对实验能力的考查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考纲如下:(1)能独立完成所列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3)具备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高考实验设计题,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是主流。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的方向突破和发展,已然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实验命题的方向和热点。那么,如何才能答好生物实验设计题,取得优秀的分数呢?本文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解题技巧:设计实验的“一”“二”“三”“四”,即一个实验目的,两个实验原则,三个实验变量,四个实验步骤。
一个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法一般从目的、要求入手,确定实验原理、选择适当操作过程,也可以从如何检测现象、结果入手。找到简单、明确的现象观察或结果检测方法,就找准了方向,再设计实验过程更简单明了。同时从实验目的可以看出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也可以看出实验结论。如果是验证性实验,预测的现象应单一并对应需要验证的结论;如果是研究性问题,现象的预测应注意正反多方面的逻辑性,并分别对应不同的结论
两个实验原则:实验设计过程要遵循多个原则:科学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平行重复原则,其中最常考到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一)变量,或称因子,是指实验过程中所被操作的特定因素或条件。按性质不同,通常可分为两类: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因素或条件。额外变量,也称干扰变量,指实验中由于无关变量所引起的变化和结果。显然,额外变量会对反应变量有干扰作用,例如,上述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低温、适温、高温)以外,试管洁净程度、唾液新鲜程度、可溶性淀粉浓度和纯度、试剂溶液的剂量、浓度和纯度,温度处理的时间长短等等,都属于无关变量,要求对低温、适温、高温3组实验是等同、均衡、稳定的;如果无关变量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因素或条件,对三个实验组的给定不等同、不均衡、不稳定,则会在实验结果中产生额外变量,出现干扰,造成误差。实验的关键之一在于控制无关变量或减少额外变量,以减少误差。
在实验设计中仅仅改变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综合研究多变量时,也要求先研究一个变量,再研究一另个变量。
(二)对照是实验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目的还是在于平衡或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通过设置实验进行对照,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也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通常,一个实验可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至于哪个作为实验组,哪个作为对照组,一般是随机决定的,这样,从理论上说,由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无关变量的影响是相等的,被平衡了的,故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则可认定为是来自实验变量的效果,这样的实验结果是可信的。
按对照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通常有以下对照类型:
1.空白对照: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例如,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的实验中,向甲试管溶液加入试剂,而乙试管溶液不加试剂,一起进行沸水浴,比较它们的变化。这样,甲为实验组,乙为对照组,且乙为典型的空白对照。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的实验中,实验组滴加了唾液淀粉酶液,而对照组只加了等量的蒸馏水,起空白对照。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出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强了说服力。 2.自身对照: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组。单组法和轮组法,一般都包含有自身对照。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就是典型的自身对照。自身对照,方法简便,关键是要看清楚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3.条件对照: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意义的,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例如。“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习实验,采用等组实验法,其实验设计方案是: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条件对照组);丙组:不饲喂药剂(空白对照组);虽然,乙组为条件对照。该实验即设置了条件对照,又设置了空白对照,通过比较、对照、更能充分说明实验变量———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小动物的生长发育。又如,在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实验组是“R型活细菌+S型细菌的DNA混合培养”,条件对照组是“R型或细菌+S型细菌的DNA和DNA酶混合培养”。
4.相互对照:是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对照。如“植物激素与向光性向重力性实验”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所采用的都是相互对照,较好地平衡和抵消了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三个实验变量:即实验变量,无关变量,反应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为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实验的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后果。例如,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所给定的低温(冰块)、适温(37℃)、高温(沸水浴)就是实验变量。而由于低温、适温、高温条件变化,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反应结果也随之变化,这就是反应变量,该实验即在于获得和解释温度变化(实验变量)与酶的活性(反应变量)的因果关系。
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因素或条件。额外变量,也称干扰变量,指实验中由于无关变量所引起的变化和结果。显然,额外变量会对反应变量有干扰作用,例如,上述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低温、适温、高温)以外,试管洁净程度、唾液新鲜程度、可溶性淀粉浓度和纯度、试剂溶液的剂量、浓度和纯度,温度处理的时间长短等等,都属于无关变量,要求对低温、适温、高温3组实验是等同、均衡、稳定的;如果无关变量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因素或条件,对三个实验组的给定不等同、不均衡、不稳定,则会在实验结果中产生额外变量,出现干扰,造成误差。实验的关键之一在于控制无关变量或减少额外变量,以减少误差。
四个实验步骤:1取材、分组、编号:取材一般指实验所用的生物材料,实验材料要有相似性和重复性,这样可减少误差,尽可能消除因材料的不同而引起的干扰。分组及编号指将材料或所用器皿均分并编号,以便描述及记录。如:将长势相同高度相似的若干同种植物均分为三组,编号为1,2,3。
2.设置实验变量:按照研究的问题确定单一变量,设置空白对照、前后对照或相互对照。一般研究“是否”的有关问题设置空白对照;如:设置有无二氧化碳的供应研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研究“是多少”的有关问题可设置有梯度的相互对照。如:设置不同梯度的温度研究酶的最适温度是多少。
3.屏蔽无关变量:注意试剂量、试剂的浓度、实验时处理的方法。如:等量的试剂、适宜的浓度、适宜并相同的条件完成实验。
4.观察反应变量:根据不同的实验采用不同的观察或检测结果的方法,并记录、分析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