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00年 ~ 1700年
1086—1093年,宋代《梦溪笔谈》中记载有当时的化学工艺,第一次使用石油这一名称(中国 沈括)。
十一世纪,中国宋初曾公亮等编《武经总要》一书中,有火药用作武器的最早确实记载。
十二世纪,阿拉伯和希腊出现“智者石”之说,认为“智者石”可使贱金属变为贵金属。
十三世纪中叶前,中国火药传入伊斯兰教国家。
十三世纪中叶前,中国瓷器传入欧洲。
十三世纪,认识到空气为燃烧所必需的物质(英国 罗杰·培根)。
1250年,以雄黄和皂制出化学元素砷(德国马格纳斯)。
中国明代已大量生产金属锌(当时称倭铅),早于西方四个世纪。
1450年,发现化学元素锑(德国 索尔德)。
十五世纪,提出金属的“三原素”说,认为金属是由硫、汞、盐三原素所组成,而硫指颜色,硬度,
亲和力,可燃性;汞指光泽,蒸发性,熔解性,延展性,盐指凝固性,耐火性等(德国 瓦伦泰恩)。
十六世纪,化学从金丹时期逐步进入制药时期,中国以明代(1596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为标志,西方
以瑞士的帕拉塞尔苏斯为代表,毒剂已用作药物。
十六世纪,辨认出胃汁中有酸,胆汁中有碱,水玻璃中有矽石,发现碳酸气不助燃,认识到火是极热
气体之外形等(其著作于1648年出版)(比利时 范。赫尔蒙脱)。
1556年,发表《冶金学》一书,细载冶炼金、银、铜、汞、钢等方法(德国 阿格里科拉)。
十六世纪,汞齐冶金法在墨西哥获得使用。
十六世纪下半期,掌握将磁釉固着于陶器上的技术(法国 帕利西)。
十六世纪,靛蓝、胭脂虫等染料从东印度输入欧洲。
1603年,在炼金实践中,用重晶石(硫酸钡)制成白昼吸光、黑夜发光的无机发光材料,首次观察到磷
光现象(意大利卡斯卡里奥罗)。
十七世纪上半期,认为消化过程是纯化学过程,呼吸和燃烧是类似的现象,辨认出动脉血与静脉血的
差别(德国 西尔维斯)。
十七世纪中叶,把盐定义为酸和盐基结合的产物(意大利塔切纽斯)。
1637年,明朝《天工开物》总结了中国十七世纪以前的工农业生产技术(中国 宋应星)。
1660年,提出在一定温度下气体体积与压力成反比的定律(英国 波义耳)。
1661年,发表《怀疑的化学家》,批判点金术的“元素”观,提出元素定义,“把化学确立为科学”
,并将当时的定性试验归纳为一个系统,开始了化学分析(英国 波义耳)。
1669年,发现化学元素磷(德国 布兰德)。
1669年,发现各种石英晶体都具有相同的晶面夹角(丹麦 斯悌诺)。
1669年,提出可燃物至少含有两种成分,一部分留下,为坚实要素,一部分放出,为可燃要素,这是
燃素说的萌芽(德国 柏策)。
1670年,开始用水槽法收集和研究气体,并把燃烧、呼吸和空气中的成分联系起来(英国 迈约)。
1670年左右,首次提出区分植物化学与矿物化学,即后来的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法国莱墨瑞)。
十七世纪下半期,认识了矾是复盐(德国 肯刻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