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由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二)》)颁布实施了。今年秋季,我市作为浙江省第二批基础教育课程实验区,将全面执行新课程标准计划。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发实施,新编教材的使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改革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通读这个标准会发现无论是从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以及内容标准来看都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如何落实《标准(二)》成为了历史社会课教师极为关注的一个课题,同时也是极为紧迫的任务。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和中心环节,它不仅占去师生在校的绝大部分时间,而且课堂教学的质量如何,最直接地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实现,影响着教书育人的效果。因此,加强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这里,首先概括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到底有什么要求;接着说明为什么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着巨大的弊端;最后论述把思维导图引进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重大意义。
新课程体系与旧课程体系相比较,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就是侧重点或者说是焦点的不同。旧课程体系片面强调知识,而新课程体系不仅仅重视知识,而且更注重知识的综合,不仅强调能力,而且更强调能力的综合。因此“综合”、“能力”是理解和贯彻《标准(二)》的两个关键词。《标准(二)》明确指出“教学不应过多考虑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要突破学科体系之间的界限,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贯穿综合的主线,整体把握课程目标的实施。”因此,能力是核心,综合是主线,二者紧密相关。《标准(二)》强调指出:“本课程的综合性不仅在于对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综合,还有对其基本方法和技能的综合;不仅是对历史发展过程和现实社会问题的综合,还体现在对分析、认识某个事件或现象的角度的综合。”
我们传统的注重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方式与上述新理念是有较大差距的。从根本上讲,它忽视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其表现就是“满堂灌”、“填鸭式”,使大批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而许多教师则感叹,为什么我讲得越来越多,而学生掌握的越来越少呢?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呢?……所有这些都暴露出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的严重弊端。众所周知,当今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仅*课堂所传授的那点知识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需要的。因此,课堂教学要与时俱进,就不仅要“授之与鱼”,而且更要“授之与渔”。也就是要将以知识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以能力中心的课堂教学,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而思维导图就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思维导图又称脑图、概念图,英文是mindmaps,它是当今世界大脑学习研究方面的头号权威人物、英国大脑基金会总裁托尼·巴赞发明的。它最初是用来代替传统的单调的、不突出重点的线性笔记的,但由于思维导图反映了人的自然思维过程,使大脑以天然的协同的方式进行工作,大大改变了人的精神行为。因此,它诞生不久就从简单的个人用途扩展到了家庭学习、教学以及会议演讲、经营管理等各方面,吸引了全世界几百万学习和使用思维导图。与此同时,托尼·巴赞也成为大脑方面极富启发性的作家和著名的电视演讲人,所出版的二十多种大脑方面的图书已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在全球五大洲的五十多个国出版,并成为世界顶尖级公司进行高级培训的必选教材,其先期出版的第一本专著《开动大脑》仅英文版就已行销百余万册。 毫无疑问,思维导图之所以大受欢迎,是与其强大的功能分不开的。把思维导图用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无论是对课堂的主体——学生,还是课堂的主导——教师,都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思维导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从而根本上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思维导图最初就是用来辅导一些被认为是“学习残疾人”“无药可救”“不良少年”和“落后生”的,并取得巨大的成功。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思维导图以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的有效的方法驾驭整个范围的皮层技巧——词汇、图形、数字、逻辑、节奏、色彩空间感,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托尼·巴赞在《思维导图》一书中强调指出:“给学生上的第一课就是智力扫盲,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学习——哪怕是在他们还没有开始学习的时候。”为了这个目标,大脑要求有合适的工具,而思维导图就是这样一个工具,它能使学生中心明确,层次清楚地进行思考。思维导图的部分即图,就是思考的主题是要用到三种颜色,并有一定的空间立体感,能使学生始终围绕主题进行思考,起纲举目张作用,思维导图的各级分支则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即所谓的基本顺序思想。即是指一种从各个角度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考虑问题的思想,它主要包括基本问题(when where what why who how )性质、历史、结构、功能、过程、评估、定义、特征这符合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角度的综合”。通过对上述角度的思考,学生在描述分析评估和合成信息的能力将大大加强。另外思维导图必须使用关键词,这迫使学生不得不归纳句子的要点。如光每秒钟所行的距离是30万公里,用关键词表示就是光速=30万里/秒。这种简洁的文字大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总之,思维导图以一种简单有趣的方式激发人脑的思考。
思维导图也有利于老师的课堂教学,上好课的前提是要备好课,而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备课比写出来更快,而且可以让讲课的人和学生始终都能掌握全盘内容。另外,它也能使教师的教案不仅不会随着年岁增加而变得相对僵硬,反而会更有弹性,更容易更改。
《标准(二)》指出:“尽可能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教学活动”。思维导图特别适合作为集体合作学习的工具。通过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成员之间合作制作思维导图,有助于小组成员之间共同发展认知和解决问题,几乎会自动地创造一个越来越清晰的统一思想,建立起团队精神,大大有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二、国内外的研究综述
(一)、国际方面:
托尼·巴赞发明思维导图后,思维导图就在企业培训和教育方面得到推广和运用。国外教育界一般称思维导图为“概念图”(concept mapping)。最早的主动自觉地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概念图——来帮助教师和学生提高教学质量。目前,比较公认的是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rnell university)教育系的Josehp d Novak 教授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来。Novak教授一直从事元认知工具用于促进有意义学习和知识创新的研究。概念图作为元认知工具的提出是基于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有意义的学习是将新的概念同化到已有的认识结构中去”。Novak教授认为,概念图对于学习者和教师同样重要,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师生的认知活动。
思维导图作为帮助学生认知的工具,在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所提供的教案范例和软件资源目录中可以看到许多优秀教案都使用了思维导图。
(二)、国内方面:
我们把国内分为大陆和台、港、澳地区。台港澳地区有不少学校都在推行思维导图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如香港卫理中学的何嘉华老师,在香港大学举办的2000年国际语文教育研讨会上宣读的《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的捷径——思维导图教学》的论文,还有值得一提颇有借鉴意义的是澳门大学图书馆文献中心收藏的梁佑澄所著的《以思维导图(mind map )为核心的学习辅导课程对初中学生之学习业成绩提升之研究》(A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mind map Based learning counseling course on Elevating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s of junior High students )
大陆起步较晚,最先大概是从《学习的革命》一书中了解到脑的概念,后来作家出版社于2000年5月出版了BBC托尼·巴赞智力丛书,其中包括《思维导图》一书,以此为契机,国内关于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多。现在据互联网所查,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的齐伟老师把思维导图应用于物理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桂林市中山中学一级教师石向东开展了《“思维导图”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思政课实效》的课题研究,他在《基础教育研究》2001年第六期上发表文章指出:“思维导图的最直接作用是利于思考、探究和联想,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逐渐学会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起创造思维并把所学的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它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借鉴作用”。
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目前中文互联网上有不少关于思维导图的论坛,有利于人们互相切磋。可以肯定的是,在明确的可以预见的时间里,思维导图必将有更加广泛的应用,也必将更加深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
三、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1、教师方面
师熟练掌握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进行备课;探索最有利于实现思维导图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调查学生的学习方法及要求,确定思维导图教学的重难点及针对性;对思维导图教学成果的反馈分析。
2、学生方面
学会画思维导图;扩展思维导图的用途;在历史与社会课堂上熟练运用思维导图,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预期目标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花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好的效果。与此同时,提升我校历史与社会教师的执教水平、科研实力,从而更好地贯彻执行《标准(二)》,有力地推进素质教育。
1、有关教师完成“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最后形成一份《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基于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研究》总报告。
2、编辑《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集。
3、形成各年段“初中历史与社会思维导图课堂教学模式”。
四、 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王坛镇中学全体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和初三两个实验班学生。
(二)、研究方法
资料文献法。通过查找相关书籍及利用互联网来获取有关信息、文献等。
调查法。可用问卷访谈等形式。
对照实验法。一部分班级尝试用思维导图教学。
课堂教学研究法。教师直接对所从事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研究。
五、研究步骤及人员分工
(一)、研究步骤
1、2004年月1月到2004年3月,为研究组成员调查学生学习情况和熟练掌握思维导图制作。
2、2004年4月到6月,全面向学生推广思维导图。
3、2004年6月到10月,深入探索思维导图的课堂组织模式。
4、2004年11月到12月,总结,以论文形式提交阶段成果,完成总结报告。
(二)、课题组人员分工
姓 名——课题内分工
杨尧兴——负责指导本课题的实施
金红鑫——具体指导本课题的实施
孙国明——学生学习方法情况的调查及反馈分析(组长)
朱立元——思维导图的课堂组织模式的探究
王可钦——思维导图的课堂组织模式的探究
滕年春——思维导图的课堂组织模式的探究(执笔人)
喻华英——思维导图的课堂组织模式的探究
六、研究的条件分析
1、尽管王坛地处山区但信息并不闭塞,因为校园内的网络系统已满足本课题研究需要。
2、现在很流行多媒体教学,尽管它有很多优点,但我们也注意到,它首先需要大量的投入,其次他需要老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制作课件,而学生却没有参与进来.我们王坛镇中财力有限,师资也有限,我们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就不能一味的讲求形式,追求硬件,而应该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紧密结合王坛的实际开展教育创新.而本课题不需要学校重新投入,也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课题组成员坚信本课题一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3、本课题组成员具有无私奉献,与时俱进的拼搏精神。杨尧兴校长、金红鑫副校长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朱立元、孙国明老师长期执教初三社会,经验丰富,王可钦老师在电脑课件制作方面有一定的专长,滕年春老师在读大学期间,就把思维导图应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喻华英老师亲历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