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大网未必效率高

2019-11-10 19:19:34

高考应试是对考生的知识、能力的考查,速度、难度兼而有之,也是体质和毅力等身心素质的全面竞争,能否取得理想的应试效果,关键在于正确竞争意识支配下的坚定自信。因此张老师指出,正确处理和理解以下几个问题的关系十分必要:
  
  第一、知识理解与解题的关系
  
  张老师特别指出,希望通过大量解题来包围高考题即撒大网捕大鱼,这是高消耗、低效率的错误做法,常常事与愿违、得不偿失。“做题就是复习,复习就是做题,做完题就是复习完,没题可做就是没的可复习,是极端错误的。”张老师表示,多解题主要提高的是解题技巧,技巧熟练当然对提高成绩有一定作用,但不是最主要的作用,所以不能埋头作题,尤其是模式固定、套路固定的题目(十字交*法、pH计算等)。高考中真正起作用的是考查能力为主的试题。因此正确的态度是,在尽可能深刻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适量进行解题训练。解题中出现问题和困难时,要思考相关知识如何理解,在知识后面隐含了什么思想方法、规律(量变与质变、内因与外因、对立统一关系、守恒规律等)。“解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每一题对错都有收获。”
  
  第二、重点知识与一般知识的关系
  
  如果把知识比喻为一张渔网,重点知识就是这张网的纲,一般知识就好像是有一根根网线织成的目,所谓纲举目张。张老师认为,重点知识是构成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石或关键,关键知识理解深透才能对整个学科知识有系统的认识,构建起整个学科知识的框架,并能从一个高的立足点去理解认识学科的一般知识。比如化学学科中的元素周期律、溶液中的电离理论、化学平衡和平衡移动、氧化还原反应、官能团和有机反应类型等。但是重点知识离不开一般知识的支撑,一般说来,重点知识都是抽象和概括程度比较高的知识,一般知识抽象程度低一些,与现实实际和宏观的东西联系多一些。如有机化学中的甲烷、乙烯、乙炔、乙醇、乙酸等;又如:周期表里的第三周期、碱金属、卤素等;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醋酸钠的水解平衡、水的电离等。
  
  从考试的角度看,试题多数落在重点知识上,但总要和相关的一般知识挂钩,不论是重点还是非重点都应掌握。一道考查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题目,很可能涉及卤素单质、过氧化钠、小苏打、烧碱等的性质。当然高考试题涉及的知识还包括有属于与生产和生活联系密切的应用性知识。
  
  第三、难题与基础之间的关系
  
  张老师分析,高考的试题有难、中、易之分而且有明确的数量分配。难题一般只占20%左右,基础题和中等难度的题目占80%。鉴于以上认识,在距高考还有100天的时候,张老师向考生建议:
  
  1、复习的知识内容不超越教材范围。
  
  2、能力层次不超越考纲要求。体现大纲的精神——以思维能力为主线的观察、实验、自学能力。
  
  3、突出基础、主干、重点、核心——概念的辨析、原理的实质、应知应会、基本技能。
  
  4、强化学科思想方法的确认——物质的观点、变化的观点、内因和外因、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守恒的思想、平衡的思想等。
  
  5、落实对知识网络的自我建构——自己建设自己的有个性的知识结构和网络。
  
  6、注重实验内容的总结——事实性知识、方法性知识、规律性知识。
  
  7、关注解题技巧的归纳总结——规律化、策略化、程序化(审题、选择题、图像题、含计算因素的选择题、框图题、离子浓度分析题等);强调在通性、通法、通则基础上的个性、巧解、特例。
  
  8、慎重选题、表述规范、严谨简练;强调对学习障碍和失误的分析。
  
  9、坚决彻底删除知识超本、能力超刚的繁、难、偏、怪、杂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