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式的转变

2019-09-18 21:56:08

  初中学生正处于思维成长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的思想水平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多依靠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效的思想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学生未来选择正确的人生发展道路奠定基础。所以,在初中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教学的重要性,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现状,脚踏实地,大胆创新,锐意进取,优化课堂结构,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从而有效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完善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体会。

  一、教学理念和方式的转变

  1、把情感教学放在首位

  思想课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学会感恩,学会奉献。指出,“没有正确的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让学生学会爱才会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身先士卒,作出表率;要严中有情,端正学风;要以情感为契机渗透创新能力的培养。

  2、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新的热情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倡导师道尊严的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组织者、制定者和评判者,是知识的化身和权威,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主动者、是支配者。新课改中,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塑造了师生之间多种多样、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景和沟通关系。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在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而是积极、主动的求知者。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教师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拓学生思维,把课堂变成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3、鼓励参与,培养学生的质疑与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是一个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课前要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问题,才能在课堂上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所提问题应能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令人深思,给人启迪,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有思考价值。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爱因斯坦说:“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导电塑料的开发,伽俐略的重力加速度理论的产生,超导体的发现,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所有这些,无不是对既有观念的质疑,而获得成功的。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设计疑问,让学生讨论,激励学生质疑,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学习。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去,以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研究者的角色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创造的火花,及时鼓励,及时引导。

  4、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与创新能力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和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把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传授书本知识,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方式,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提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二、提高课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

  1、实践学习主体参与式教学

  主体参与式教学,是应改革和消除传统教学中“死读书”、“读死书”、“高分低能”的弊端的需要提出来的。这种施教法的目的在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即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陶冶能力,独立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协作与竞争能力,自主独立地思考、判断、辨别与决择的能力,自觉践行能力,独立的动手与操作能力,自我评价与调控能力,责任心与自我负责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等。

  2、坚持开放与活动式的课堂教学

  开放式教学相对于封闭式教学而言,它要求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空间、教学评价、师生关系等方面向社会开放,向校园开放,向学生开放,跨学科开放。它有以下特征和要求:首先、把以活动促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无论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实现的,唯有活动才是提供学生参与的最佳途径和手段。其次、以活动作用教学的基本原则。活动的目的是要求把活动作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本途径,借助活动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使学生享有课堂教学中更多思想和行为、自由选择、发展自我的机会。

  总之,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批评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求异,让学生知道没有绝对的真理,不要盲目崇拜什么专家,要敢于对权威、对理论、对教材、对教师、对学校提出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质疑、去创新,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