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这种流传千古的文学样式,以它精炼优美的文字和节奏鲜明的旋律,赢得了世人的喜爱。千百年来,人们读她,吟她,唱她,诵她,背她……她在人们的心中播下了永远美好的种子。
优秀的诗歌,经典的诗歌,人们一直读她,诵她,反复地咀嚼,细细地品味,犹如面对一杯香气四溢的香茗,先闻闻茶香,再轻轻地吮一小口,慢慢地品啜,慢慢地回味,让茶香通过舌尖,扩展到舌苔,直接刺激味蕾,溢满整个口腔,再回肠荡气,这样才能从淡淡的茶香中品出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韵味来。读诗是如此,诗歌的课堂教学更应如此。但我们许多古诗词教学,学生读得少了,老师讲得多了;学生品味少了,老师分析多了;语用训练少了,语法分析多了。硬是要把生动鲜活、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歌,上成古汉语翻译课、思想道德分析课。学生得到的,全是老师给予的,学生没有自己的阅读,没有自己的品味,没有自己的体验,难怪学生从小学到中学,虽然学了不少古诗词,但是对于古诗词的认知和感悟还是很有限,这也是我们阅读教学效率一直不高的主要原因。
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又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就充分说明了“读”的重要性。我们的古诗词教学,内容是中华文化传统的精华,学习方法上也当然要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古诗词教学,教师要带领学生一起读诗,反复地读,运用各种方法去读,让学生读熟文本,在此基础上再和学生一起品味,品味语言,品味情感,品味意蕴,品味文化。这样去教学显得很普通,显得缺乏“创意”,而且,这样做的教师还不是很多,特别是在“语文报杯”这样全国性的课堂教学大赛中,许多人多是以新取胜,以奇取胜,以巧取胜。整个教学过程扎扎实实带领学生诵读、品味的教师并不多见。田玲老师执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课,就是这样以诵读和品味作为主要教学方法的。她带领学生学习杜甫这首诗,就是在反复地诵读,在细细地品味,虽然没有多少“新意”,但是整个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如坐春风,全班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果显著。就是这么一堂自自然然、普普通通、真真实实的课,同样赢得了专家评委和听课教师的广泛认同。
一、学诗,就是诵读品味语言文字。
教学生学诗,首先就是教学生诵读,通过诵读来品味构成诗句的词语,品味诗句的表层含义,品味语言文字运用的妙处,这是诗歌教学的最初层面。在这个层面上,我们惯常的做法是,把教师认为学生不理解或者重点的词语列举出来,给学生一一讲解,讲清词语意义,讲清词语的一些特殊用法,疏通了文字,然后再进入分析阶段。也有的教学是,通过一词一词的对译,一句一句的翻译,来疏通文字。这样的做法,基本将文字和文本割裂开来,也就是“言”“文”分割,过分注重了古汉语的学习,而忽视了具体文本内容和语言文字紧密融合的相互关系。
田老师却采用了最“原始”的办法,她领着学生反复地朗读课文,在学生基本读熟课文的情况下,才和学生一起进入文本,一起咀嚼文字,一起品味语言。对“怒号”“卷”“三重”“挂罥”“飘转”“欺”“盗贼”“自叹息”“冷似铁”“踏里裂”“丧乱”“沾湿”等词语的咀嚼品味,既让学生理解了词语本身的含义,也让学生知道了诗人使用这些词语的作用和妙处;既是学习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感悟,也是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更重要的,这不是孤立地咀嚼文字,而是在理解诗意的过程中随机进行的,也就是随文学言。这样的品味语言,是基于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的感悟品味,是在学生有了大体感知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具体化,是真正实现了“言文合一”的要求,也是文言诗文教学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学诗,就是诵读品味思想情感。
对于诗歌语言文字的品味,这是学习诗歌最基本的层面。对于词语、诗句理解基础上,更进一步就是对于诗歌的内容情感进行体味。对于诗人情感的品味,还是要通过诵读来实现的。如果只是一味地分析讲解,即使再深刻,那也只是教师自己的感悟和体味,而学生并没有自己的亲身阅读体验,没有通过阅读以后自己的“顿悟”。反复地诵读,特别是对重点诗句的细细品读,加之教师引导式的追问、点睛式的点拨,构成了师生间探究式的对话,从而在课堂教学对话中完成对于诗歌内容情感的感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表现了诗人杜甫多方面的思想情感。面对秋风破屋的惨状,他心情愁苦,无可奈何;面对群童抢茅的现实,他内心非常痛苦,无助叹息;面对屋漏难眠的长夜,他心中无限悲苦,寒湿交迫……诗中表现出的这些思想情感,不是靠教师的讲解就能让学生理解的。田老师在咀嚼品味语言文字的同时,也引导学生琢磨、体会诗人的这些情感。具体情景中,诗人的情感是不同的,需要通过一词一句的细细咀嚼品味,自然而然地就会从诗歌的字眼行间里品出诗人的情感。对于诗人身处困境,仍然表现出激情奔放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的希望,田老师引领学生多次诵读这些关键的诗句,从“广厦”的含义,到为什么要“千万间”;从“大庇”,到“天下寒士”;从“吾庐独破”“死亦足”,到“突兀见此屋”……让学生在诵读中、在品味中,体会感悟到了诗人那种高尚的情怀。这里的诵读、品味、感悟,结合得是那么天衣无缝,交融得是那么水乳不分。
三、学诗,就是诵读品味文化意蕴。
诗歌教学,如果仅仅停留于通过诵读品味语言文字、品味思想情感上,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那只是就诗教诗,就文本学文本,教师不能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去考察诗歌的文化脉络,学生也不能更清晰地认识诗人的伟大和崇高。所以,在基本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教学要有深度,还需要上升到文化的层面,把文本和作者放在具体的社会背景中去认识,放在整个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传承过程中去感受。这样,才能品读出诗歌深厚的文化意蕴。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出来的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悲悯情怀和家国情怀,如果就诗人本身孤立地来看,是他个人的一种高尚品格和精神,但要把它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来看,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许许多多的文人,都有着这种悲悯情怀和家国情怀,这是儒家也就是读书人的千年传统,自古文人最推崇的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格,屈原、杜甫、苏轼、辛弃疾、陆游、柳宗元、范仲淹、文天祥、顾炎武等等,无不是这种家国情怀的代表文人,而杜甫,无疑是这种文化精神史上最耀眼的一颗珍珠,最宏伟的一座丰碑。田老师在引导学生诵读文本、品味语言和情感的基础上,又与学生一道,挖掘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他的诗之所以成为“诗史”的文化渊源,把杜甫的这种品格、这种精神,放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去认识:家国情怀是渗透在中国文人血脉里的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世代传承。这无疑提升了学诗的高度,是对杜诗深入体味基础上的一种深层次的解读。当然,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田老师在这个问题上虽有涉及,但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以及对这种家国情怀的进一步升华还不充分,无疑留下了一些小小的遗憾。
对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样一首古代经典诗歌,田老师采用了最普通的诵读、品味的方式,通过反复诵读,品味了语言文字,品味了思想感情,品味了文化意蕴,这种诵读品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自然功成,而且,没有丝毫的割裂之感,始终是将诵读和品味紧紧融合在一起的,在诵读中品味,在品味中诵读,读读品品,品品读读,一节课,如行云流水,水到渠成,赢得了学生和不少听课教师的高度赞誉。
这种自然本真的语文课堂,这种看似随意寻常的语文教学,其实需要教师有耐心亲和的教学态度,有灵动鲜活的教学机智,有对整个教学过程高度的把控驾驭能力才行。这样的语文课,才正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