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素志
有这样一件事:某先生到了某幼儿园,他在黑板上点了一个粉笔点,询问坐在下面的几乎目不识丁的孩子们:这是什么?孩子们像被点燃了一样,七嘴八舌答开了:猫头鹰的眼睛、香烟头、电线杆子的顶端、星星、小石头、南瓜里的虫,一口气涌出50多个答案,惊现孩子们灵动的想像力和美好的原创力。这位先生带着他的粉笔走进高中学生的教室,询问下面的高中生:这是什么?在很整齐的几秒钟沉默以后,高中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黑板上的一个粉笔点。
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无比明晰无比正确的答案,然而,也是可悲的正确答案。
20世纪末叶以来,人们越来越清醚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多元多极的世界,这是一切皆有可能的世界,人与人寻找想像共鸣,寻求相异相歧,人们的视野前所未有的开阔,人们的心灵前所未有的错综,人们的情感前所未有的变幻。多元(的世界需要多元的阐释,多元的答案。因此,就像法国哲学家查提尔一语道破:当你只有一个点子时,这个点子再危险不过了。
读书界有一本颇引人注目的书《复杂——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也从科学哲学的角度印证了这一点。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些具有非凡才智与造诣的科学家达成了一个基本共识:他们都坚信一个将普照自然与人类的新学科——复杂理论。这一理论是建构于近20年知识热潮的成果(如神经网络、生态平衡、人工智能、混沌理论等)之上的一种崭新思维方式。它正以凌厉的思想气势冲破自牛顿时代以来一直统治着科学及人类头脑的线性简化论的思维模式,或者说,一元独霸的中心论时代的思维模式。人们将这一复杂理论称为21世纪的科学、21世纪的思维。多极互补取代二元对立,宽容精神取代绝对精神,彼此倾听、互相联系取代惟我独尊、自一说自话,成为人类文明进程的必然。
说得更平易一点,复杂理论提醒人们,世界上的事情万般错综,决不是一种观念、一个思想——无论它有多么了不稗的分量、出自多么至高无上的权威——能够诊释的。何况,人的认识有时还要进入极端,陷于悖论,成为谜团。
将这一理念延伸到散文读写中,就会发现主题设定上的僵硬模式,比如只要笔墨对准老师,主题基调必是啊,老师,你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对准父母,必是共同的感叹:太多的爱是溺爱,偶尔的鼓励,偶尔的批评就已经让我受益匪浅,我有能力选择自己要走的路,也有勇气不停地走下去。你不能否认这些抒发出自肺腑,但是把世界简单化,把人物一元化,这样获得的外部经验仍然是贫乏而苍白的,并不能丰富我们的心灵,这样的读写不过是原地踏步,毫无心智的成长。
综上所述,散文读写中的主题设立,不少这是一个粉笔点的思维定势。
专业的散文创作似乎也感染着这种主题症候。
比如,近年中国文坛大致以散文面孔呈现的那场文化论战,即现代化是美景还是陷阱、当代人如何应对急速的历史转向等论争,便生发、演变、强化出了激烈的两极对立主题模式。张承志等作家的散文坚守清洁的精神,高举人文的大旗,对物质当道、文以载欲发出激情的警世之音,王蒙等作家的散文保持与时俱进的活力,为现代化进步鼓掌叫好,对保守落后持有警惕,发出冷静的通世之音。
对此论争,应是兼容互补,而非偏执一隅。因为执拗于人文精神一极,可能会排斥商品社会而退回到传统社会的僵化保守;把反人文精神推到极致,可能从多元的价值诉求走向失掉人类基准的零价值乃至负价值追求,将作者的主体心态拖进天下兴亡,关我何事的冷漠。只有拥有宽阔的襟怀,获得超越的视野,才有可能摆脱这是一个粉笔点的束缚,使自己的散文主题享有开阔的眼界和选择的自由,使笔下的散文变得立体而敞开。正如俄罗斯思想家洛扎诺夫的诗化表达:人身上有多少美好的东西啊,)出乎意外。人身上有多少丑恶的东西啊,)同样出乎意外。我的肩头站着两位天使:一个是笑的天使,一个是泪的天使。她们永恒的争论乃是我的生命。正如帕斯在《对现时的追寻》中说: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有一座桥梁。传统如果孤立地存在,会僵化;现代如果孤立地存在,会挥发。二者如果融为一体,那么一个就会赋予另一个以活力,而后者则会给它以重量和地心引力作为回报,,对现代性的寻求是一种返朴归原,现代性将我引向自己的开端,将我引向远古。决裂变成了和解。于是我明白了诗人只是世世代代的长河中的一个涟漪。
现在可以断言,“这是一个粉笔点”在散文领域里享有何等特权。对散文读写而言.,如果始终是一根筋思维,久而久之,我们的思想和文笔可能因定势而老化。创造性的读写最忌死守一种招式。
从幼儿园到高中,学生的身体不断成长,理想遮天盖地,经验与日俱增,可是他们的感知力、想像力日趋弱化,心智停滞不前,他们彼此同化,似乎融为一体,最后他们拥有的不是智慧,只是经验,适应世俗和获得成功的经验。这其中片面狭隘的审美思维是始作俑者,它造成了语文学习的平庸苍白,语文素质的日渐下降,这不能不一说是整个民族的悲哀。就像教育学家波斯特曼批评教育: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素质教育当下的一个棘手问题,就是从事素质教育的人的自身素质,显然,素质不高的施教者,对于教育来说是灾难。
教师的总体审美素质出了问题,问题还不止于此。教师本人对于某篇具体的散文价值如何,也是把握不准。当然,文学作品价值的衡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距离太近、压力、审美偏见、普遍短识都是人类固有的顽疾,它造成了文学上的冤假错案无数,不光是把真正的好作品说得一无是处,打入冷宫,更糟的是,把一些貌似真品的膺品、以次充好的低水准作品捧到不当的位置上,或者把一些不太坏,但也委实不算优秀的作品夸张得过好。
具有伟大创造力的作品总是超前,超出时代的,它呼唤一双真正的慧眼沙里淘金,万里挑一,它愿意等待很久,只为获得理解者的理解,无知者的尊重。
所以,这些都在呼唤教师必须拥有高人一等的思维品质和审美素质,否则,很可能误读文本,误导学生,即使似乎能够理解文本,可是在实践中,由于教师自身的素养不够,或者缺乏有意识更自觉的努力,散文教学呈现一片既无情趣也无个性的情景。要想真正改变这种现状,关键在于教师自己努力重造知识结构。作为一个教师必须掌握三方面的知识:本体性的知识,即关于语文学科本身的基础素质的知识,包括文字、文学、文艺、文化等等揭示人类艺术基本规律和普遍法则的知识;条件性知识,即关于从事教师工作必备的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学习学、人际学、幽默学、信息学、语言学等等;实践性知识,即关于语文教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的知识,帮助教师把文本内容转化为教学设计并借助课堂这个媒体渗透给学生的知识,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机智等等转化的智慧。
判断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如何,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是否具有相当的语文知识.
2.读写听说的能力如何?
3.对母语是否有深厚的感情和正确的态度?
4.文学的审美趣味和能力如何?
5.是否有较宽的文化视野
其中读写听说能力是核心,只有拥有较强的读写听说能力,其他四个方面才能得到很好发展;在读写听说能力中,阅读能力又是基础,只有善于阅读的人,才能从各种读物中汲取需要的信息和养料,才能拓宽文化视野,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很多作家学者谈自己的成长过程,都会提到少年时代爱上了读书,对他们日后走上文学创作或学术研究有着不容置疑的影响。阅读能力决定其他四方面的能力,其他方面的能力反过来制约阅读能力,特别是文学审美趣味和文化视野决定学生对优秀的接纳心态和理解程度。这里不包括思想品德,但不意味着放弃思想教育,语文课上的思想品德教育不是教师刻意传授,而是伴随着学生阅读过程的进行,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心灵,这样的教育才是春风化雨的教育,才是滋养一生的教育。
所以,排除外界因素,师生双方都需要各自努力,彼此包容。特别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养成定力,练好内功,努力让学生产生对语文的兴趣,培养解决语文问题的能力,具备语文后续发展的动力。教师要先从自身做起,带动学生超越自己。(来源:中华语文网)
高中散文教学的存在问题探究
2019-11-25 09:03:05
相关推荐
- 世界知识产权外交会将在京举行 2019-11-27 12:19:51
- 细说唐诗中的"捣衣" 2019-11-03 09:59:01
- 怎样调节复习时的烦躁情绪 2019-11-02 16:17:24
- 高考复习每日学习计划统筹安排 2019-06-18 11:13:18
- 反恐疑云 2019-11-25 09:2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