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13岁读大学的天才:最大心愿是回学校读书

2019-12-03 14:00:49

重访13岁读大学的天才: 最大心愿是回学校读书

魏永康辍学在家近两年了。这个被媒体称作“天才”、“神童”的孩子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名青春逼人的小伙子。他的传奇是,两岁时就能认识2000多个汉字,13岁读大学,17岁时考上硕、博连读,20岁从辍学回家。

关于他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时的话题俨然成为一个家庭教育、应试教育的典型样本。

再过半个月,离魏永康从辍学回家的日子就两年了。现在的他,每天早上7点钟起床,8点准时赶到华容县上半天班,下午以后的时间自由支配。问到他如今最大的心愿,“到学校读书。读书是我的特长和乐趣。”魏永康毫不犹豫。

  同事:他干什么都专心

  截至昨天,魏永康上班已两周了。邀请他去的华容县副主任王佩群说:“要他来是尽一份爱心,让他多接触人,锻炼他的社交能力,也让他心情舒畅一些。”工作人员的电脑有病毒或坏了,他都能很快修好。

  王佩群给魏永康提了3个要求,每天步行上班;没事多练字;多与人交流。魏永康家离县有两公里多的路程,他每天都不折不扣地执行。“他身体有点胖,步行能把身体练结实点。”

  华容县办公室秘书周莹初说:“他干什么都很专心,只要钻到里面去了,其他的一概不管。他的专业知识十分精湛,也坐得住。”“如果让他做一般性的工作,不让他读书,真是浪费!”“在这儿不能解决什么根本问题,主要让他补补社会交往这一课。在外面有人把他看成书呆子,在这儿不会。”问他们会不会给魏永康发工资,“到时再考虑,看能不能给点补助。他家里确实比较困难。”

  魏母:他比以前懂事多了

  谈起儿子,魏永康的母亲曾学梅不知疲倦。昨日上午,她和记者一聊就是两三个小时。“永康比以前懂事多了。他会主动给客人倒茶,不回来或者回来晚了会打电话或即时给你解释。”“他现在都是自己洗衣服,只要一提醒,他就高高兴兴去洗了。有时也让他买买菜。他知道家里经济困难,同一类菜,他总是挑最便宜的买。他知道一家超市的藕尖最便宜,3块4毛5一斤,就在那儿买了几次,有一天涨到3块8毛4一斤,他就跑了另几家超市,发现比这里更贵,后来干脆就不买了,只买了5毛钱一块的豆腐回来。买米也是买1块零四毛的最便宜的米。”

  魏永康:不恨我妈妈了

  记者到华容县采访时,曾学梅要魏永康陪着去,“机关不让人随便进。”在记者采访的当口,魏永康在县办公室拿了一份《参考消息》到另一房间去看。中途,他在另一个办公室上了下网,查阅火车线经过各地的小地名。采访结束时,记者催他快走,他不忘拿回报纸,把它整齐地放回报架原处。回家时,他说,坐公共汽车吧,因为要赶时间,记者和他一起乘的士回家,下车时,他抢着付车费。

  问他上班的感觉,魏永康一脸腼腆和笑容,“很好的”;中午下班回家,记者和他打招呼,他微笑一下;谈到熟悉的话题,他主动和记者攀谈起来;吃完两块西瓜后他随手用衣服擦了擦嘴就拿起一本华容地图志,上面有些空白页全是铅笔临摹的地图,这是魏永康的作品。他说,现在很喜欢看地图。在他身后墙壁上贴着的中国地图上,记者随便挑了几个小地名,他都能立即说出地名所属的省份,准确率100%。

  对话魏永康 魏永康的快乐与苦闷

  22岁的魏永康是平静的。在他那里,你看不到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所有的烦恼或不快一到他那稚气、青春的脸上,似乎都被化解到九霄云外去了。

  和所有人一样,他自在自如地活在他自己的自由世界里,有他的混沌、更有他的澄明之境。不同的是,从他的言行里,你看不到虚伪和激烈,看不到敌意与算计,虽然他也有自己的价值观,有他对这个世界的判断。

  下面的对话,希望能助你从细微处了解魏永康的点点滴滴。

  “是她使我不会与人交往”

  “现在不怕妈妈了”

  记者:这么多媒体来采访,你烦不烦?

  魏永康:不烦。

  记者:你从学校回来,是因为网上那篇言论,还是因为忘记写论文?

  魏永康:两者都有吧,主要是社会经验不足。

  记者:现在还恨你妈妈吗?

  魏永康:不恨。

  记者:害怕她吗?

  魏永康:不怕,她不发脾气了。

  记者:和爸爸的感情还好吧?

  魏永康:很好。和他交流的少。

  “没有自己的偶像”

  记者:有没有想过将来要做什么,有没有学习计划?

  魏永康:没有。

  记者:你认为自己的特长在哪里?

  魏永康:读书、搞学习。

  记者:对做什么最感兴趣?

  魏永康:对很多东西都感兴趣。

  记者:有没有自己的偶像,或者希望自己成为怎样的人?

  魏永康:没有,没想过。

  记者:华罗庚、陈景润、杨振宁你知道吗,有没有想过将来向他们学?

  魏永康:知道,没有想过成为他们那样。

  “在家里呆着不舒服”

  记者:在家里呆着舒服吗?

  魏永康:不舒服。

  记者:除了学习工作之外你都喜欢干些什么?

  魏永康:看书,晚上也看电视。

  记者:什么节目,哪方面的书﹖

  魏永康:《焦点访谈》以及新闻;专业方面的书和其他很多书。

  记者:印象最深刻是哪本书?

  魏永康:不知道,忘记了。

  记者:为什么喜欢看新闻?

  魏永康:想关心一下国家大事。

  记者:和同学出去玩吗?

  魏永康:出去,偶尔逛逛街。

  记者:你有最好的朋友吗?

  魏永康:没多少。

  记者:你最喜欢的老师是谁?

  魏永康:不知道。

  “希望能游遍全世界”

  记者:你为什么那么喜欢看地图?

  魏永康:就是想看,想知道那个地方的风土人情。

  记者:去年出去玩了那么多城市,是哪些城市?

  魏永康:从岳阳出发,先到杭州,再到上海,再到北京、郑州、武汉、襄樊、安康、重庆、贵阳、怀化、湘潭、长沙、衡阳、广州、深圳、茂名、柳州、南宁,最后从南宁回到岳阳。

  记者:你是哪天走哪天回的?

  魏永康:2004年11月19日走的,12月26日回来的。

  记者:听说只花了300多块钱,是怎么花的?

  魏永康:有同学(给),他们给我一些钱。

  记者:对哪个地方印象最深刻?

  魏永康:上海。

  记者:为什么?

  魏永康:楼房漂亮,很现代。武汉也很漂亮的,到过黄鹤楼。

  记者:喜欢旅游吗?

  魏永康:是的,希望能游遍全世界。

  记者:想出国吗?

  魏永康:想。

  记者:如果出去了回不回国工作?

  魏永康:我想会的。

  “希望妈妈少管一些”

  记者:后来一次出去玩是什么时间?

  魏永康:今年4月1日考研分数线出来后就去了广州,4月20日回来的。

  记者:去年两次出去玩给妈妈打过电话吗?

  魏永康:打过。

  记者:后来回家道过歉吗?

  魏永康:没有道歉。

  记者:回家后你妈妈骂你了?

  魏永康:骂了。

  记者:希望妈妈管你吗?

  魏永康:希望少管一些。觉得是她使得我不会与人交往,才会被劝退学。

  记者:想过反抗你妈妈吗?

  魏永康:原来想过。

  记者:这样在家呆下去是不是有点浪费?

  魏永康:是的。

  记者:碰到过不会解的数学题吗?

  魏永康:没有。

  记者:解数学题和物理题的时候是不是感觉很高兴?

  魏永康:是的。

  记者:你觉得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

  魏永康:快乐。你那个相机是数码的吗?(说着把相机拿过去)

  记者:是的。有女朋友给你写信吗?

  魏永康:有。这个相机怎么调焦?(他双手举着,眼睛瞄准,但没打开镜头盖)

  记者:是哪儿的?

  魏永康:同学,各个时候都有。

  记者:你给她回信吗?

  魏永康:回过几封。

  对话魏永康母亲

  曾学梅的改变与坚持

  30岁时才有儿子的曾学梅,从魏永康生下来的第一天起,就把他当成年人教育,和他说话就跟和成年人说话一样,把一些应该大孩子接触的东西都教给他,希望他能做科学家。魏永康与众不同的表现更坚定了她“包办一切”的信念。如今,魏永康辍学在家,与她有点“极端”的教育方法不无关系,有些人不理解这样超前的、极端的教育方式,说她是“有神经病”;有人却指出,如果说魏永康是“天才”的话,那是因为曾学梅是个“天才的教育家”。现在,把所有的原因都归结于她未免太过简单和片面。两年的时间,对于这样一个惜时如金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她的内心曾有过怎样的波澜。

  希望下面的对话能助你了解一个真实的母亲。

  “希望孩子成科学家想法没变”

  “现在不那么强迫他了”

  记者:当初魏永康回来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曾学梅:不敢相信,再就是不想让别人知道。第二天就送他到广西他姨妈那里了,在柳州教了几个月的高一物理。直到我知道他还可以继续考研究生他才回来。

  记者:你不知道他还有机会继续读书搞研究吗?

  曾学梅:哪里知道?我以为这下翻不了身了。那个时候,想死的心情都有,总希望哪天被车碰死或者食物中毒死了算了。看到风把树叶吹到我家门口,我都想,连风都在欺负我。后来大家都来关心我,直到有人告诉我,永康的档案没问题,还可继续深造读书,我就又有了希望。2003年10月二十几日的时候,的导师打电话问永康报名考研了没有,我说没有啊,永康打算11月份报名考博的。他说硕士没有毕业不能考博,现在考研报名时间已经过了,看看能不能补报一下。后来我努力了,没有结果就放弃了。

  记者:永康今年考研哪儿不顺?

  曾学梅:英语差5分,其他科目还好。他考试后回来跟我说没有带眼镜,英语字母看起来有点模糊,一紧张就发挥不好。数学150分他考了146分;物理他考了126分;也有60多分。后来有读者打电话说,作为永康的母校,湘大应该破格录取他。我说,湘大对永康的恩情可说是比天还高比海都深,永康为没有给母校争气而惭愧。湘大不录取他是按规定办事,我们不怨湘大。

  记者:看到你现在心情很好,跟永康的进步有关系吧?

  曾学梅:是的,他现在懂事多了。不过我的脾气也好了,原来脾气不好。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刘医生给我开了两种药(奥贝汀和阿普唑仑片),已吃到第二个疗程了。现在感觉好多了,没有那么焦虑了,以前看不顺眼的现在看顺眼了,以前总觉得别人是在幸灾乐祸,没有好的想法。很感谢那位医生,他都不肯留姓名。

  记者:你现在还坚持原来的教育方式吗﹖

  曾学梅:现在不那么强迫他了,注意让他懂点社会知识。但希望孩子成为科学家的想法没有变,相信人生不做科学家就太平常了。从古到今在皇宫里当官的、地方上当官的都是读书的。江苏一个读者看到当地转载你们报纸的报道后(本报2004年7月15日曾以《天才辍学》对魏永康作过报道——编者注),打电话来说,他赞同我不让孩子做家务,说一个天才为什么一定要做饭洗衣服,那不是浪费吗?请个保姆就好了。

  “再培养一个孩子能让他8岁上大学”

  记者:如果再有一个小孩,你会怎样教育他?

  曾学梅:那啊,我能让他8岁上大学。

  记者:哦。你用什么办法﹖

  曾学梅:吸取这次的教训,不再只教他读书而是教他全面发展。

  记者:你怎么看现在的教育体制?

  曾学梅:这个教育体制不好,太残酷了。像永康,应该看他的专业,而不是外语,他又不是读外语专业的。他大一过的四级,大二过的六级,在也通过了研究生英语考试。

  记者:觉得永康现在听你的话吗?

  曾学梅:基本上听我的,如果不听那不是他的问题,而是我说的话不中听,不中意。

  记者:永康有女朋友吗?

  曾学梅:没有。在湘潭大学的时候,有女同学找她玩,我骂过他,我对永康说,美女是毒蛇,会把你拉下水的。不过,要找就找个相貌平平的,只要有美德、学业好、事业心强就行。永康说才貌两者都要。哪有那么好的,漂亮的可能靠不住。

  “不会让他干一般的工作”

  记者:永康上班你怎么看?

  曾学梅:感谢他们对永康的关心,让他散散心也好,不过我不会让他干一般的工作,太浪费了。即使给一万块钱一个月,如果是平常的工作也不愿意他做。

  记者:听说你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

  曾学梅:是的,我拒绝了好多媒体的采访,像《知音》、《夕阳红》等。他们都不能给我解决问题。中央台的新闻调查栏目都解决不了,我想他们也解决不了。

  记者:街坊邻居对你们还好吧?

  曾学梅:还好。有很多企业的老板打电话来,邀永康到他们那里工作,我也搞不清是什么人,有人说,那千万不要上当,万一是骗子把永康的哪个器官拿去卖了可不得了。本报记者 雷天遥

  魏母的两大心愿

  在采访中,曾学梅对记者说,永康还是要去读书,你们能帮我解决两个问题就好了。第一个就是给永康联系一个能破格接受他读研究生的学校。现在离9月分开学还有3个月时间。人家说,光阴一刻值千金。第二个就是,希望有个好心的导师能带着他写毕业论文。他智力没有受到影响,也有信心。